抢救考拉、袋獾! 澳洲袋鼠IVF为濒危物种点燃希望

360影视 2025-02-07 18:27 2

摘要:澳洲科学家首度成功利用体外受精技术,成功培育东部灰袋鼠(eastern grey kangaroo)胚胎。这项技术是将单一精子直接注射入成熟卵子中,与一般体外受精不同,更适用于精子数量稀少或品质不佳的情况。

澳洲科学家首度成功利用体外受精技术,成功培育东部灰袋鼠(eastern grey kangaroo)胚胎。这项技术是将单一精子直接注射入成熟卵子中,与一般体外受精不同,更适用于精子数量稀少或品质不佳的情况。

据《卫报》报道,研究负责人Andres Gambini博士表示,ICSI可应用于考拉、袋獾(Tasmanian devil)及澳洲毛鼻袋熊(northern hairy-nosed wombat)等濒危物种,以保存其遗传多样性。研究团队已利用近期在野生动物医院死亡的袋鼠精卵,成功培育出超过20个袋鼠胚胎。

Gambini博士指出,东部灰袋鼠族群庞大且稳定,适合作为IVF试验对象。相较于人工授精,ICSI仅需极少量活精子,特别适用于冷冻精子活性降低的物种,如考拉。「我们只需要几个活精子就能完成受精。」Gambini博士说。

由于东部灰袋鼠数量众多,团队目前没有计划让这些IVF胚胎发育成活体袋鼠。下一步将着重于优化ICSI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其他濒危物种。研究团队希望透过冷冻胚胎技术,保存因捕食、疾病或车祸死亡动物的遗传物质,以利未来重建遗传多样性。

Gambini博士强调,遗传变异性对物种长期生存与环境适应至关重要。不过,他也指出,IVF只是保育策略的其中一环,应与族群监测、繁殖管理及栖地保护等多种手段并行。

澳洲哺乳动物灭绝率高居全球之冠,自欧洲殖民以来,已有38种本土哺乳动物灭绝。未参与研究的纽卡索大学(University of Newcastle)荣誉教授John Rodger表示,这是「科学家首度验证有袋类动物IVF技术的可行性」,为该领域的重大突破。

Rodger教授指出,澳洲虽有完善的植物遗传保存设施,却缺乏本土有袋类动物遗传样本库。他呼吁政府扩大生物样本库范围,确保未来保育工作能获得足够遗传资源。该研究成果已刊登于《生殖、受孕与发育》(Reproduction, Fertility and Development)期刊。

来源:一往无前苹果jH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