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颗名为“2024 YR4”的小行星可能在7年后撞击地球,概率为1.6%。联合国就此首次启动了《行星安全协议》以应对这一潜在威胁。
近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发布了一则招聘公告,公开招聘3名“行星防御岗”员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而在最近两天,多家媒体报道,一颗名为“2024 YR4”的小行星可能在7年后撞击地球,概率为1.6%。联合国就此首次启动了《行星安全协议》以应对这一潜在威胁。
这一消息让大众对行星防御相关话题的讨论更加热烈起来。
“行星防御岗”员工要做什么事?
据悉,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本次将参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21名合同制工作人员。其中,“行星防御岗”将招聘3人。此次招聘的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2月28日。
招聘公告截图
上游新闻查询与招聘公告一同发布的《岗位需求一览表》了解到,“行星防御岗”员工承担的任务主要为近地小行星监测预警研究,这与NASA招募的行星保护官的职责有所不同,行星保护官的主要职责系防止外星微生物污染地球,同时确保人类在太空探索过程中不会破坏其他行星、卫星和太空中的生命体。
一颗小行星或在7年后撞地球?
就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招聘“行星防御岗”员工一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时候,据多家媒体报道,联合国首次启动了《行星安全协议》,以应对一颗可能在7年后撞击地球的小行星。这一消息让大众对行星防御相关话题的讨论更加热烈起来。
据报道,一颗于2024年年底被新发现的,约有一个足球场大的小行星,经过科学家1个多月的追踪及对其轨迹的计算,发现其在2032年撞击地球的概率为1.6%。这是科学家发现的首颗已知与地球相撞概率超过1%的大尺寸小行星。这颗小行星被命名为“2024 YR4”。
为了应对“2024 YR4”带来的潜在威胁,联合国首次启动了《行星安全协议》。《行星安全协议》包含一整套机制和需要遵守的准则,目的是让地球为可能发生的小行星撞击做好准备。
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
事实上,据公开报道显示,早在20222年,国家航天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透露,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以应对近地小行星撞击的威胁。
去年9月,从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又传出消息,我国正在策划实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并发布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设想。
在这次会议上,嫦娥七号任务副总设计师唐玉华介绍,我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计划选用“伴飞+动能撞击+伴飞”模式,当撞击器对目标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时,探测器对撞击过程进行全程观测,并在撞击后继续开展撞击效果评估和科学探测等工作,通过一次任务实现“动能撞击+天基评估”。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澎湃新闻、新华网等
来源: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