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场看春晚的基层劳动者

360影视 2025-02-08 06:02 2

摘要:在现场看春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外卖诗人王计兵参与了春晚的彩排全程,在紧张的心情下顺利完成了为节目报幕的任务;来自西南边境的乡村邮递员桑南才坐在观众席的第一排,身着傈僳族的民族服装;听障骑手刘一飞作为残障人士代表,近距离观摩了春晚首次推出的无障碍转播。

阅读提示

在现场看春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外卖诗人王计兵参与了春晚的彩排全程,在紧张的心情下顺利完成了为节目报幕的任务;来自西南边境的乡村邮递员桑南才坐在观众席的第一排,身着傈僳族的民族服装;听障骑手刘一飞作为残障人士代表,近距离观摩了春晚首次推出的无障碍转播。

“春晚是我们老百姓的‘年夜饭’。”大年初一,刚上过春晚的王计兵对《工人日报》记者说。

在2025年央视春晚的现场,出现了以外卖诗人王计兵为代表的一批基层劳动者的身影。在现场看春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记者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外卖诗人王计兵:全程参与彩排,并为歌曲报幕

“我相信,生活给了我多少风雪,我就能遇到多少个春天。”在蛇年春晚的节目现场,身着蓝色外卖员工作服的王计兵如是说。随后,他为接下来王菲演唱的歌曲《世界赠予我的》报幕。

2022年,因为一首《赶时间的人》,外卖员王计兵走红网络——“从空气里赶出风,从风里赶出刀子,从骨头里赶出火,从火里赶出水。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只有一站和下一站……”被媒体争相报道后,王计兵已出版了多本诗集。直至现在,他仍在送外卖的间隙写诗,已经写了6000多首。

1月5日,王计兵接到春晚节目组的邀请,带着激动的心情来北京参加第一次彩排。随着一场接一场的彩排,他的体会也在不断变化。

“我讲话的语速、字数、时长都有严格的要求,要准确到秒。”王计兵说,他每天的心情都夹杂着兴奋、期待和焦虑、紧张。直至最后一次彩排时,报幕的那句台词,他总是反复出错,让大家都很着急。

正是因为经历了春晚彩排的全程,他比过去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要准备这样一台晚会有多大的难度。“无论是导演、演员,还是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精益求精。每一个精彩镜头的背后,都饱含着艰辛。”他说。

最后现场直播时,王计兵仍然很紧张,但他顺利完成了任务。他走下舞台,径直走向了休息区,感到整个人紧绷的神经立刻松弛了下来,“像一种果实成熟之后饱含着甜蜜的软”。

这一次在北京待的时间很长,王计兵的妻子作为春晚特邀嘉宾的家属也受邀一同前来。他也终于有空,和妻子一起去打卡了故宫,去看了升国旗。大年初一,他们踏上了返回江苏昆山的旅途。

乡村邮递员桑南才:身着傈僳族服装坐在第一排

在春晚的观众席上,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的代表,桑南才坐在第一排,身着傈僳族的民族服装。

桑南才来自位于中缅边境的云南省怒江州称杆乡,在山高谷深的邮路上奔波了37年。为了给乡亲们送信,他曾靠一双腿,步行40多万公里,每天从天黑走到天黑。到现在,他穿烂了500多双鞋,磨破了160多个邮包,骑坏了5辆摩托车,失去了半截手指……他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荣誉。

收到春晚节目组的邀请时,他兴奋地给身边的人看通知短信,但同时也有点忧虑。“家里事情太多了!”过年期间他们的邮政所照常营业,他去了北京,家里只得靠妻子忙里忙外。

“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代表的是我们这个群体。”1月22日,桑南才千里迢迢来到北京,此后参与了两次彩排。春晚直播时,他在主持人的引导下,站起来向镜头打了招呼。由于节目时间限制,他不需要说台词。

“在现场看春晚还是不一样,更激动,更自豪!”桑南才说。他还对《工人日报》记者说出了在春晚现场没能说出口的心愿:“无论多远,把邮件送到每一个人手上。”

大年初一,桑南才就踏上了漫漫回家路。他先搭乘飞机到昆明,然后转机到保山,下飞机后打了一辆网约车,1小时后到怒江六库,然后骑上自己的摩托车,1小时后到达称杆乡,到家时已晚上11点了。

听障骑手刘一飞:现场观摩无障碍转播

今年春晚第一次推出了视障版和听障版的无障碍转播。视障版通过音频对节目进行创作解读与背景拓展,让视障人士能听懂春晚。而春晚节目的听障版,不仅有主持人同步进行手语翻译,而且还有听障演员把春晚的节目用手语同步表演一遍。

1月10日,春晚节目组邀请了几位残障人士作为“春晚体验官”,到现场观摩体验无障碍转播,听障骑手刘一飞就是其中的代表。

刘一飞在2022年来到北京,成为一名“无声骑士”,凭借坚忍的意志和出色的记忆力,成为受到同行赞誉的“外卖活地图”。工作之余,他热爱唱歌,努力练习发声,努力融入社会。进入春晚彩排间之前,他和女朋友打视频电话,用手语说:“能到春晚彩排现场观看节目,实在是太开心了!太激动了!”

20年前初登春晚表演《千手观音》的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带着团里的十几位听障演员又一次来到春晚。他们花了很多时间去研讨,对节目进行了全新的创排,并非全部按照逐字的顺序去表演,而是加入了很多新的元素。手语不只是手部动作,可以结合全身肢体来表达,例如小品里面就会加入舞蹈,让听障人士更加能看懂节目、欣赏节目。

刘一飞告诉记者,以前他都是在大年初一看央视春晚的重播,因为往往那时候才会有小品的字幕。“如果我用手机看春晚的话,可以用软件把语音转成文字,但是转出来的效果不太好。”他说。这次他在现场观摩节目,能把节目看得很清楚。

此次听障版无障碍转播,不再是传统印象中新闻节目左下角的一个小小手语框,而是以新媒体端竖屏观看的方式来进行。除夕晚上,透过手机屏幕,刘一飞第一次和万千观众同时观看了春晚。

来源:中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