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发现的令人惊叹的彩虹色天体

360影视 2025-02-08 08:29 3

摘要: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捕捉到了一颗处于起步阶段的原恒星。通过研究围绕它旋转的尘埃颗粒,天文学家希望更好地了解像我们这样的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捕捉到了一颗处于起步阶段的原恒星。通过研究围绕它旋转的尘埃颗粒,天文学家希望更好地了解像我们这样的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

(图片来源:ESA/Webb, NASA & CSA, Tazaki et al.)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 (JWST) 捕捉到了一张令人惊叹的图像,其中一颗年轻的恒星向太空发射能量,照亮了一个可能形成新太阳系的原行星盘。

这颗被称为 HH 30 的年轻恒星是一个赫比格-哈罗天体——当来自年轻原恒星的气流与附近的物质碰撞时形成一个明亮的气体结,产生冲击波。

HH 30 位于 450 光年外的金牛座分子云中 LDN 1551 的黑云中。天文学家正在研究气体结,以更多地了解尘埃颗粒如何与大质量喷流结合形成行星。研究人员于 2 月 3 日在《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上发表了他们的发现。

“这些颗粒只有百万分之一米宽——大约是一个细菌的大小,”研究人员在图片随附的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虽然大的尘埃颗粒集中在圆盘最密集的部分,但小颗粒的分布要广泛得多。”

恒星需要数千万年才能形成,从密集、滚滚的湍流尘埃和气体云中生长到柔和发光的原恒星,然后像我们的太阳一样形成巨大的聚变动力等离子体球体。

科学家们认为,当尘埃和气体粒子碰撞并粘在一起时,行星会围绕年轻的恒星形成,滚雪球般地发展数百万年,直到它们达到最终形态。

为了研究 HH 30 的边缘盘(意味着 JWST 从靠近地球的有利位置只能看到盘的一侧),研究人员将 JWST 捕获的红外数据与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阵列 (ALMA) 望远镜和哈勃太空望远镜进行的长波长观测相结合。这些数据使研究人员能够捕获从毫米到微米级的尘埃颗粒。

结果是尘埃在盘中移动的令人叹为观止的详细视图,显示它在盘内迁移并沉淀在一个致密的层中,在那里它聚集形成行星的起点。与此相邻的是几层气体。其中一层来自恒星喷出的喷流,而其他层则来自被反射恒星光线的星云包裹的更宽的锥形流出。

研究人员写道:“总之,这些数据表明 HH 30 是一个动态的地方,微小的尘埃颗粒和巨大的喷流都在新行星的形成中发挥作用。

来源:科学学与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