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冬季,沈阳浑河流域都会吸引上千只候鸟栖息越冬。朦胧中,鸿雁、绿头鸭、赤麻鸭或舒展双翼掠过雾气萦绕的水面,或在水中嬉戏觅食、翩跹起舞,仿若人间仙境,令人如痴如醉。
东北新闻网、北斗融媒讯(记者田理)每年冬季,沈阳浑河流域都会吸引上千只候鸟栖息越冬。朦胧中,鸿雁、绿头鸭、赤麻鸭或舒展双翼掠过雾气萦绕的水面,或在水中嬉戏觅食、翩跹起舞,仿若人间仙境,令人如痴如醉。
2月6日清晨,记者来到沈阳鸟岛附近的浑河西段橡胶坝,看到摄影爱好者们架起“长枪短炮”,记录雁阵划破天际的瞬间,还有市民向河中抛撒玉米粒,引得大雁展翅争食。
“看!它们穿雾飞行时,像在仙境里跳舞。”市民李女士一边指着河面惊叹,一边在直播间里与网友互动,“早就知道浑河岸边是珍稀候鸟的栖息地,今天来到这,我的直播间就火了,让更多人看到了家乡的美令我特别自豪。”
家住附近的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候鸟来此过冬,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带着玉米粒和蔬菜来看小家伙们。“鸟越来越多,说明家乡的环境越来越好了,作为东道主,也要让它们感受到咱沈阳人的热情!”王先生说。
随着沈阳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浑河流域成为北方候鸟越冬的“新驿站”,大雁等鸟类从“匆匆过客”变为“常住居民”,为这座工业城市增添野趣与生机。
“往年‘七九河开,八九雁来’,如今大雁早把沈阳当故乡!”沈阳鸟岛动管部兽医院副院长于金丹介绍,浑河西段的橡胶坝因水流不息形成冬季“不冻区”,底层水温较高,雾气弥漫的河面为鸿雁、绿头鸭、赤麻鸭等提供了天然的栖息屏障。加之人工湿地修复与定期投喂,超过千只鸿雁、绿头鸭、赤麻鸭选择在此越冬,甚至繁育后代。
由于水温与气温差异,浑河鸟岛段常形成绵延数公里的晨雾,候鸟游弋其间,羽翼掠过雾气勾勒出飘逸弧线。夕阳西下时,雁群集结升空,鸣叫声此起彼伏,与冰面纵横交错的天然纹理相映成趣。
“候鸟‘落户’是生态系统的健康信号。”于金丹说,大雁等鸟类对栖息地水质、食物链完整性极为敏感,它们的长期驻留印证了沈阳从“灰色工业”向“绿色生态”转型的成效。
来源:东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