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很多人不愿做胃镜?北京大学发现:做一次胃镜,或保5年安全

360影视 2025-02-08 14:19 2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属于“艺术加工”,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属于“艺术加工”,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有人说,做胃镜就像吞了一条活蹦乱跳的蛇,想到这画面就瑟瑟发抖。

有人听说,胃镜能让人“生不如死”,咽喉那种异物感让人怀疑人生。还有人觉得,自己年轻力壮,吃嘛嘛香,怎么可能会得胃病?

可现实是,胃癌的发病率一直稳居我国恶性肿瘤前列,尤其是中老年人,简直是“高危玩家”。

根据《中国胃癌流行病学报告》,我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超过40万,占全球胃癌病例的近一半。更可怕的是,早期胃癌几乎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发现时,很多已经到了中晚期,治疗难度直线上升。

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定期做一次胃镜检查,能有效降低胃癌的死亡率,一次胃镜的保护效力甚至能持续5年。可即便如此,很多人依旧死活不愿意去做,拖到胃痛难忍才去医院,结果往往不太妙。

那么,胃镜真的那么可怕吗?胃癌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谁?有没有办法既不遭罪,又能守护胃部健康?今天,咱们就把这些问题一一盘清楚。

很多人以为,胃癌是“吃出来的”。确实,饮食习惯对胃的影响很大,但真正的罪魁祸首,是一种叫做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的细菌。

这家伙就像是胃里的“钉子户”,一旦住进去,就牢牢吸附在胃黏膜上,疯狂作妖。它会分泌一种能中和胃酸的物质,让自己在强酸环境里安然无恙,还能不断破坏胃黏膜,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已将幽门螺杆菌列为I类致癌物,也就是说,它的致癌能力是实打实的。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方式很简单,主要靠“口口相传”。比如,一家人共用餐具、同饮一杯奶茶,甚至是父母习惯性地先尝一口食物再喂孩子,都会增加感染风险。

数据显示,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50%以上,也就是说,每两个人里就有一个是“中招选手”。

被感染了怎么办?别慌,幽门螺杆菌并不是“宣判死刑”,通过正规的三联或四联疗法,大多数人都能把它彻底清除。但问题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感染,而胃镜检查正是筛查幽门螺杆菌、发现胃部病变的最佳手段之一。

胃癌最狡猾的一点是,它会乔装打扮,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些无关紧要的小毛病。很多患者在早期可能只是觉得胃有点不舒服,吃点胃药、喝点热水就过去了,殊不知,这可能是胃癌发出的“求救信号”。

“嗳,最近吃点辣的就胃疼,估计是老胃病又犯了。”

其实,胃痛是胃癌的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长期反复的隐痛,吃药只能暂时缓解,但过阵子又复发。如果你总是胃痛,千万别觉得是“老朋友”,该去医院查一查了。

“最近老是吃不下饭,估计是工作太累了。”

胃癌患者早期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饭后饱胀等情况,但因为症状轻微,很多人误以为是压力大、吃多了、消化不好,结果拖着拖着,病情就发展了。

“哎呀,最近体重掉了好几斤,看来少吃夜宵还是有效的!”

如果你没有刻意节食运动,但体重却明显下降,那可得警惕了。胃癌患者往往会在短时间内无缘无故地瘦下来,这可能是营养吸收受损,或者癌细胞在疯狂消耗身体能量。

“昨晚吃了猪血粉丝汤,今天拉出来的颜色不对,正常吧?”

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信号,很多胃癌患者在早期可能就会出现柏油样黑便,但因为日常饮食里也有深色食物,所以容易被忽略。如果连续几天发现大便颜色异常,赶紧去医院查查。

说到胃镜,很多人光是听名字就开始打退堂鼓。确实,传统的普通胃镜需要把一根管子插进喉咙,确实不太舒服,但随着科技进步,现在已经有了更温和的无痛胃镜

无痛胃镜怎么做?其实就是在检查前打一针短效麻醉,等你一觉醒来,检查已经完成,整个过程完全无感。相比普通胃镜,无痛胃镜的体验感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适合怕疼、怕恶心、心理压力大的朋友。

谁需要做胃镜?如果你有以下情况之一,建议尽早做一次胃镜:

40岁以上,有胃病史家族中有胃癌患者长期胃痛、反酸、食欲下降体重持续下降排黑便或呕血

多久做一次?一般来说,一次胃镜的保护效力可达5年,如果没有发现异常,可以5年后再复查;但如果有胃病史,或者医生建议短期复查,就要按医嘱执行。

胃癌真的可防可控

很多人觉得,癌症是天灾,避无可避。但实际上,胃癌是少数可以预防的癌症之一。

1.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腌制、烧烤、烟熏食物,增加新鲜蔬果摄入,减少高盐饮食。

2. 注意餐具卫生: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

3. 定期体检:40岁以上,或有胃病史的人,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4. 避免长期熬夜、过度饮酒:长期熬夜会影响胃黏膜修复,酒精则会增加胃癌风险。

胃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等到症状明显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与其害怕检查,不如勇敢面对,给自己的健康上个“保险”。

来源:道法自然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