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少年,粉丝2000万,年入过亿

360影视 2025-02-08 14:53 2

摘要:他是初中沉迷游戏沦为“学渣”的网瘾少年,曾让无数老师摇头,差点连职高也考不上,如今却全网坐拥千万粉丝,年营收过亿。

他是初中沉迷游戏沦为“学渣”的网瘾少年,曾让无数老师摇头,差点连职高也考不上,如今却全网坐拥千万粉丝,年营收过亿。

这个95后青年,凭什么让全网年轻人疯狂?

前段时间,一年一度的B站百大UP主(视频创作者)盛典落下帷幕,潘天鸿也顺利拿下了他人生中的第六座百大奖杯。

● 影视飓风的创始人潘天鸿,网友们更熟悉的是其英文名字Tim

不久前,一场关于"视频平台画质变糊"的讨论席卷全网。这场风波的源头,正是影视飓风发布的视频《清晰度不如4年前!视频变糊是你的错觉吗》。

虽然视频最终被下架,但这位敢于直面平台、揭露行业潜规则的创作者潘天鸿(Tim),却让更多人记住了他的名字。

很少人听说过潘天鸿的名字,但很多人都看过他拍摄的视频。

他们耗费30天,用无人机扫描河南老君山和湖北武当山,用10000张图片复刻出世界文化遗产云顶天宫;

飞了大半个地球只为拍摄《山海经》记载的上古神兽;

辗转多地勘查,拜访学者求识,苦苦等候十多天,只为呼吁更多的人保护长江江豚。

他的视频不仅有科技内涵,还包含了人文温度。

当一位截肢的粉丝许下奔跑的心愿,他们花费巨额成本,耗时数月,用特效制作出这位粉丝的身体和双腿,让他在视频中奔跑了起来,真正诠释了科技向善。

在过去的两年里,他的账号“影视飓风”不止一次地整大活。

看完他不计成本的整活,网友们开始怀疑——莫非他就是传说中的“富二代”?

一时间,互联网上出现了许多关于他的传说,最著名的一条是,他是“圆通之子”。

关于这点,Tim也不装了,直接摊牌。

他的父亲虽然不是圆通真正的老板,但自从2019年开始,的确担任着圆通总裁一职。

● Tim的父亲潘水苗

他的确是个富二代,但却是个“不继承家产”的富二代。

父亲对于这个网瘾儿子,一分钱都不会多给。

所谓的“钞能力”,都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拼出来的。

这个29岁的年轻人取得今天的成绩,靠的不是拼爹,而是自己的血汗与泪水。

他的故事,远不止是一个“富二代”的奋斗史。

网瘾少年

Tim出身优渥,但小时候的他,疯狂地迷恋电子游戏,为了打游戏甚至逃课不去上学。

初中时,他时常一连打上好几天的游戏,给他爸气得直跳脚。

● Tim回忆他小时候的爱好,除了拍视频就是打游戏

照当时Tim的表现,别说考不上普通高中了,就连上个职高也很勉强。

父母当即决定,还是把这个不争气的娃送去国外“镀层金”吧。

于是十几岁的Tim,独自来到了英国著名的爱德华国王学校。

● 爱德华国王学校

父母每个月只给他最基本的生活费,且卡得非常紧,不会给他多余的钱。

Tim是学校里唯一的中国人,他生性腼腆,还有些自卑。

刚开学的时候,他连被子都没有分到,因为羞于跟老师开口,最开始的两周时间,竟然一直睡在光溜溜的床上。

在人高马大的英国小伙面前,Tim一直是班里最不合群的那个,性格上的内向沉闷,让他曾数次遭到同学的霸凌。

● 高中时代的Tim

他想找人诉说,却无人开口,想出去转转,却无玩伴,迷茫、困顿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

他以自己曾经玩过的游戏为灵感,在贴吧上用“_哈拉菩萨”为笔名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写作,在这里,他不必为现实生活而烦忧。

● Tim曾经以“_哈拉菩萨”为网名

有了前进的目标,Tim表现出了近乎疯狂的自律。

他以每天8000字的更新频率连续写了两年小说,共码了140万个字。

这时,他才惊觉:原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如此快乐。

这部叫《传承》的游戏同人文在贴吧有不少拥趸,但后来,这部小说烂尾了。

无数网友在线催更,但他依旧没有回来。

因为他找到了更加热爱的事业——拍摄视频。

Tim的视频拍摄生涯同样起始于高中时代。他之前除了写小说,还偶尔画漫画,想象力挺丰富,所以拍摄视频时花活也特别多。

因为从小对数码产品的热爱,促使他开始尝试拍摄和剪辑视频,并逐渐在平台上发布自己的作品。

这些作品虽然初期并不成熟,但却得到了一些网友的认可和支持。

● Tim高中时代拍摄的视频,已经开始“整活”了

看着账号的600多个粉丝,Tim考虑:是时候给账号起个狂拽炫酷的名字了。

他绞尽脑汁,分别想了“影视龙卷风”、“影视狂暴”,始终觉得差点意思。

眼看方向越来越跑偏,最后他灵光一闪,确定下来“影视飓风”这个名字。

● 影视飓风logo最初的设计稿

Tim是一个找到目标就会付出全部努力的人,不管是写小说还是做视频,他始终拿出120%的精力做好自己热爱的事情。

即使前期他的视频观看数据并不理想,可他依旧每天花费十几个小时在视频制作上。

等Tim高中放暑假回国的时候,父亲建议他说:既然这么热爱拍视频,索性成立一家专门的公司吧。

Tim虽然毫无创业经验,但还是同意了:既然是决定做一辈子的事,不如把爱好变成自己的事业。

2016年8月,Tim注册成立了一家叫“星奥传媒”的公司,“星”代表星辰大海,“奥”代表奥斯卡,都是他平生最大的梦想。

和“影视龙卷风”“影视狂暴”一样,都带有少年特有的执着与中二气质。

不过,这种精神,正是他成功的关键。

起初,Tim做视频完全是为爱发电,他经常自掏腰包购买一些昂贵的数码产品进行开箱、评测。

可说一千道一万,创业还是为了挣钱。

在那个“厂商恰饭”还不是主流的年代,Tim已经开始思考该如何搞钱了。

他做过不少大胆的尝试,譬如从父亲那里借了8000块钱,尝试在网上卖桃子。

结果钱没赚到,还倒贴了1000块。

● Tim通过互联网卖桃子

创业初期就开门不利,但Tim从未放弃过视频拍摄这件事情。

看到来自天南海北的网友在他的视频下友好互动,在网络平台上,他不再感到自己孑然一身,有许多与他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愿意一起与他探讨,一起无限进步。

那个曾经迷茫的少年,坚信自己走向了正确的道路。

不久之后,他和厂商开展合作,推出了一款叫“飓风灯一号”的补光灯产品,因为性价比很高,产品在摄影圈里居然卖得不错。

● 飓风灯一号

Tim算是尝到了甜头——但只是一点点,彼时的他依旧处于“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危险境地。

等他大学毕业时,父亲再次把选择的自由交给了他:要么去美国继续深造,要么干脆回国创业。

Tim想都没想,选择了回国,而这次选择,给他的人生走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无限进步

2017年,短视频行业井喷式增长,Tim赶上了前所未有的红利期。

Tim开始持续优化内容策略关注影视、科技、生活、人文,策划有趣硬核的内容、脑洞大开的共创,通过持续转型,从之前不吃香的硬核科普视频拓展到游戏、摄影技巧、产品拆解、旅游vlog等多元化题材,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频道的粉丝数也在稳步增长。

随着频道的发展,他要同时兼顾视频剪辑、数码产品测评、vlog以及文案脚本。

此时,他的团队加上自己,也才不到十个人。

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往往刚把一个视频发出去就得开始策划新的选题,他习惯任何事都亲力亲为,经常忙得焦头烂额。

这一切都源于他的座右铭——无限进步。

● “无限进步”是“影视飓风”的座右铭

“无限进步” 意味着永不止步、持续突破。

作为一个摄影博主,他已经挑战了各种极限环境。

为了拍出想要的素材,他上过2万5千英尺的高空;潜过30米的深海,涉过零下25度的冰湖。

对于画质的精益求精,让他哪怕是最简单的vlog,也能拍出“画质天花板”的水平,随便截张图都是美颜暴击。

影视飓风拍摄的视频,因其高水准在业内广受赞誉,在圈内逐渐打出了名气。

2017年底,在朋友的推动下,Tim接到了一个大活:帮助现象级游戏《英雄联盟》拍摄宣传片。

Tim懵了,从来没接过商单,一下就揽了个这么大的活,不过,他并没有胆怯,他把这次挑战,当做自己的试金石。

为了达到理想效果,团队需要在四个城市勘景拍摄,时间紧任务重,在不同城市间奔波,协调拍摄场地、人员和设备等,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和突发状况。

● 图片来源:影视飓风公众号

从12月中旬开始脚本设计,真正拍摄时间仅有6天,而Tim要带领团队在短短的4天后期时间中经历两个通宵来完成制作,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剪辑、特效、调色、混音等工作,对团队的工作效率和专业能力都是巨大挑战。

最终,他在放映前4个小时交上了最终版的片子。

没想到,他真的一出新手村就打败了最终BOSS,一下子为他带来了十多万元的收入,那种感觉就像是穷小子平地陡然而富。不仅如此,这条视频现场反应也极为热烈,受到了许多人的交口称赞。

● 英雄联盟LPL春季赛宣传片,这也是影视飓风团队的第一个商单

他不再愁于无处变现,因为如今自有“蝴蝶”寻香而来。

一拍即合

有了大型商单成功的履历,2018-2019年,影视飓风相继为B站、游戏赛事(守望先锋联赛、英雄联盟)、OPPO、大疆等品牌拍摄商业广告及Vlog内容,涉猎极广,变现路径相当多元化。

熟悉影视飓风的朋友都知道,“无限进步”是他们的座右铭,而“一拍即合”,更像是老友之间才懂的特殊暗号。

当你在他的视频中看见Tim对着镜头做出“一拍即合”的手势,熟悉的他粉丝都会相视一笑:“又有广告看了”。

他们的频道,甚至会出现“反向催更商单”的奇观。

当其他UP主还在为“恰饭”道歉时,影视飓风的粉丝反而已养成独特仪式:通过视频精致程度判断是否为商单——越像好莱坞大片,越可能是广告,越是广告,粉丝越兴奋。

他始终能把那些冰冷的商业广告,做出温暖的人文温度。

为了展示Intel笔记本的强大视频播放性能,在万米高空,Tim驾驶着飞机上演惊心动魄的特技表演:360度翻转、俯冲、盘旋……整个过程租了几家直升机大量航拍,最后用笔记本剪辑播放。

天空是他的舞台,云层是他的幕布。

与OPPO手机合作,他们硬是把一支手机广告拍出了大片的气势。

他们的镜头辗转于10座机场,只为捕捉最完美的航空瞬间。

两个月的拍摄周期里,他们不仅记录下各型客机的优美身姿,更幸运地拍到了中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客机起飞的震撼画面。

这支广告不仅展现了手机的拍摄性能,更用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中国制造、科技进步的动人故事。

2020年,他们与影石Insta360合作,在高空氦气球里装着3公斤全景相机,将承载了10000个粉丝梦想的气球升入30000米的高空。

“我们去做追星星的人。”是他送给粉丝最浪漫的礼物。

2022年,Tim将商业广告和中国非遗文化高度融合,为了展示VIVO手机的极致性能,他带领团队奔赴火海,顶着1600度的高温,唤醒了沉寂多年的非遗“打铁花”文化,在当时全网都难很找到打铁花的高清影像时,他用自己的方式,好好记录下了这个即将消失的艺术。

炙热的铁水被打向高空,绽放成烟火,再坠向大地,在这一刻,Tim让广告超越了广告本身的局限。

这就是影视飓风的广告风格:创意永远超乎想象,制作永远精益求精,每一帧画面都追求完美。

他们不满足于简单的产品展示,而是将情感、故事、社会价值融入其中,很多品牌方愿意给出远超行业平均的预算,就是因为相信影视飓风的实力。

为了内容能达到自己的标准,Tim拍摄视频几乎没有成本控制,经常出现接了一单商单,却因视频制作成本过高导致整个项目分文不挣,甚至赔钱的情况。

如今,影视飓风已成为行业内当之无愧的“商单代表”账号,他们的商单档期,总是排得满满当当,据他透露,公司一百多人,几乎没有在公司常驻的,都忙着出去满世界拍摄。

从2017年的不足十人,到如今发展成百人规模的大公司,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加入这个年轻的团队。

● “影视飓风”公司

今天的影视飓风已经做到了营收过亿、利润过千万,换言之,Tim这个95后小伙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企业家。

截至目前,他们全网粉丝已高达2000万。

那个曾经迷茫的网瘾少年,真的在坚持中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在热爱中无限进步,开辟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一切就像他所说的:让中国人燃起来是影视飓风的唯一使命,而无限进步则是他们自始至终的座右铭。

来源:墨问大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