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在静坐中,常常会发现身体的各种反应,例如头脑中出现各种念头,或身体内部发出各种不舒服的感觉等。这些都是身体在告诉我们,它需要静下来。静坐的方法很多,但并不是每个方法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我们在静坐中,常常会发现身体的各种反应,例如头脑中出现各种念头,或身体内部发出各种不舒服的感觉等。这些都是身体在告诉我们,它需要静下来。静坐的方法很多,但并不是每个方法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很多人用呼吸来控制身体,但如果呼吸方法不正确,就会影响到静坐的效果。
呼吸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功能之一,呼吸方式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生命质量和寿命长短,在静坐时,如果用错了呼吸方式,不但起不到静修作用,反而会起到不良作用,因此,正确掌握呼吸方法非常重要。
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有效的静坐方法。
一、数息法
数息法是指在静坐中,将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用数字来代替呼吸,练习数息法的目的是排除杂念,培养内心的定力,进而达到入定的效果。
数息可以从1、2、3、4……一直到100、1000或更多。
数息时要注意呼吸的均匀,每次呼吸都要尽量做到深、细、长,如能长时间坚持数息,定能收效。
1. 双盘坐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
2. 双手叠放在小腹上,两手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小腹前,拇指压住中指。
3. 将全身放松,双眼轻闭或半闭。注意力集中到小腹上的呼吸运动上,感受呼吸时腹部的起伏变化。
4. 如果练习一段时间后感觉不到效果,可适当增加数量或延长时间。
5. 当练习到一定的数目后,会发现头脑逐渐清醒了起来,身心也变得平静了下来,当身体放松之后,开始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和心里都是空的,这时候可以观想一些自己喜欢的景物或想象一些美好的事情,也可以直接观想一个物体。
二、守气法
守气法就是指在静坐的过程中,要守住身体的气息,不让它跑掉,从而使自己进入到一种非常专注的状态。
一般守气法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自然守气,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呼吸守气”;
另一种是意识守气,即“意识守气”。
自然守气是最简单的守气方式,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腹式呼吸”,当我们进行呼吸时,腹部会有起伏,这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这样就可以做到不漏气息了。
当我们进行意识守气时,就可以使身体进入一种非常专注的状态,从而使自己进入一种很深的状态。
这种方法能使人体达到很高的精神境界,甚至可以让人进入无我境界,这种方法也被称为“入定”或“定功”,在静坐中运用此法效果非常好。
三、调息法
这是一种既能调心,又能调息的方法。
具体方法是:
1. 意念下沉,下腭内收,舌尖顶上腭;
2. 下齿内收,上齿外张;
3. 以鼻呼吸,每吸一口气,舌抵上腭;
4. 以舌吸气,口闭,舌抵下腭;
5. 以鼻呼气,口闭,口开息断。
如此为一次调息,如果没有做到上述要求,就先将意念下沉、下腭内收、舌尖顶上腭三次呼吸结合起来使用。
通过这种方法的练习,可以达到调心的目的,同时还能调息、调身、调心。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简单易学、非常有效的静坐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练习,可以培养我们的意志力和定力。
但在静坐中要注意调整呼吸节奏,使呼吸平稳而均匀,这是保证静坐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一环。
四、静坐中的呼吸调整
初学静坐,不能追求速度,否则会造成精神紧张,影响到身体的正常运作,首先要先调整呼吸,当身体能够保持平静时,再循序渐进地去追求速度。
如果感觉呼吸很慢,但身体还在颤抖,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因为人的呼吸频率是一分钟60~90次左右。这种情况下可以试着把呼吸调快一点,但不要超过90次/分钟。
在静坐中,如果有胸闷、头晕等情况出现,可以采用深呼吸法缓解症状。深呼吸就是一吸一呼的时间延长一些,但也不要超过90次/分钟。
在静坐中可以多练习深呼吸法,这样能够有效缓解身体的不舒服症状。
如果想要更快地进入静坐状态,可以练习腹式呼吸法,腹部放松时吸气时收小腹、肚子鼓起时呼气时收紧小腹。
五、气沉丹田
“气沉丹田”是道家的一个术语。它指的是人体气脉运行到丹田的状态,而不是腹部的起伏。在静坐中,如果做到气沉丹田,就可以使身体的经络运行更加畅通。
气沉丹田有很多种方法,比如:
1. 坐式呼吸,用鼻子吸气,用嘴巴呼气;
2. 正坐式呼吸,将注意力放在肚脐位置;
3. 自由呼吸法,在静坐中,将注意力放在身体的某个部位,例如头部、心脏或腹部等;
4. 呼吸引导法,在静坐中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
5. 意守丹田法,将注意力放在某个部位上。
气沉丹田是最基本的静坐方法之一,当我们做这些动作时,我们的大脑会逐渐放松下来,我们也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在放松时变得越来越敏感,当我们处于这种状态时,我们的思维就不会再集中在头脑中了。
同时也可以达到修心和修身的效果,它不仅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经络畅通和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且对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长期坚持练习这些静坐方法,可以使人身心愉悦、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精力充沛等。
六、腹式呼吸法
腹式呼吸法又称逆腹式呼吸法,是指用腹部带动呼吸的一种方法,它可分为自然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自然呼吸即是采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状态,使空气自然进出人体,不加任何限制。
腹式呼吸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一种深呼吸,它要求吸气时腹部膨胀,呼气时腹部收缩。
具体方法为: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收缩;呼气时,尽量做到深、长、慢,呼气结束时,尽量做到松、静、匀、缓;吸气时尽量做到小而深,呼气时尽量做到大而长。每天可以通过腹式呼吸法练习几次,每次练习时间可以在5-10分钟左右。
一般情况下,采用自然呼吸或腹式呼吸均可,但在静坐时,最好采用腹式呼吸法,因为腹式呼吸法对静坐效果更好。
七、数息法和守气法的结合运用
数息法是一种简单的冥想方法,它以观想和数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冥想方法,因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我们的大脑完全放松下来。
数息时,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意念来数数,也可以通过观想身体放松。当我们专注于一件事情时,很容易进入到冥想状态。
因此,数息和守气都是静坐的基础方法之一。
在静坐时,如果能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就能使冥想效果更好。
具体方法是:首先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然后闭上双眼,想象自己处于一片广阔的田野中,周围有很多树木和花草。
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随着呼吸的节奏慢慢地数到十。然后将注意力转移到身体上,通过身体的放松来数数。
当我们数到十以后,就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的某个部位上。如果在数数的过程中有杂念出现,可以通过观想杂念将其消除。
然后再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当你觉得没有杂念后,可以继续数十秒钟,然后再转移到身体上某个部位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守气法”。
以上介绍了几种简单有效、操作方便的静坐方法。你学会了吗?来源: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