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一由“上灯”“炸龙”想起张兰和汪小菲账号被封及“人血馒头”

360影视 2025-02-08 17:23 3

摘要:虽然上班好几天了,但中国人的“年”还没有过完。很快就到正月十一了,正月十一的年俗,也不少。这天是“子婿日”,岳父岳母会在这一天宴请女婿和女儿。此外,一些地方从正月十一起开始筹备元宵花灯,称为“试灯日”。宁夏各地也都准备着元宵灯会,会有划旱船、踩高跷之类的活动,

虽然上班好几天了,但中国人的“年”还没有过完。很快就到正月十一了,正月十一的年俗,也不少。这天是“子婿日”,岳父岳母会在这一天宴请女婿和女儿。此外,一些地方从正月十一起开始筹备元宵花灯,称为“试灯日”。宁夏各地也都准备着元宵灯会,会有划旱船、踩高跷之类的活动,将年推向最后的高潮。在广东、福建等地的正月十一年俗,家中若上年添男丁,需于初十一在祠堂悬挂花灯,即“上灯”,并宴请亲友。在潮汕地区,正月十一晚上还有“行彩桥”的习俗。而在广西宾阳,正月十一夜会舞炮龙穿街,民众向龙身投掷鞭炮,以“炸龙”驱邪纳福。在北方部分地区,人们还会在这一天吃烙合子,取“合”与“和”的谐音,寓意家庭和和美美。不过在热热闹闹的年里,网上这两天也是热闹非凡,层出不穷的社会新闻里,张兰和汪小菲账号被封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是的,在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社交媒体平台不仅是人们交流互动的空间,更成为了公众人物展现自我、拓展商业版图的重要阵地。然而,当个人行为突破平台规则与社会伦理的界限时,一系列连锁反应便随之而来。这两天,汪小菲和张兰的抖音账号被无限期封禁这一事件,犹如一颗投入舆论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背后所折射出的,是平台治理、公众情绪、商业逻辑与家庭伦理之间错综复杂的博弈。

张兰、汪小菲账号被封禁事件的直接导火索,是张兰、汪小菲及其关联账号在大S逝世后,毫无底线地利用这一事件进行博流量的行为。其中,“汪小菲包机运送大S骨灰”的谣言尤为引人注目。抖音公告明确指出,“我是夏小健”账号首发此谣言,在逝者家属否认以及包机公司公开辟谣后,其性质被确定为恶劣。而张兰不仅没有对谣言传播进行有效制止,反而通过自己的账号推荐相关不实视频,进一步加剧了谣言的扩散。这种恶意营销、屡次违规且拒不改正的行为,严重违背了《抖音社区自律公约》。

因此,抖音副总裁李亮在回应中强调,此类行为触碰了公序良俗和道德底线,平台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对这些高流量账号的封禁,彰显了平台净化流量生态的决心。

长期以来,张兰与汪小菲将“家庭矛盾”当作吸引流量的法宝。从离婚风波中的各种直播“整活”,如模仿具俊晔、曝光大S隐私等,虽然在短期内让他们的话题热度飙升,品牌关注度也随之上升,但从长远来看,这无疑是一种对公众信任的过度透支。在大S逝世事件中,汪小菲街头淋雨、下跪等看似深情的表演,以及张兰一系列商业化的炒作操作,在公众眼中逐渐演变成了一场令人反感的“闹剧”。曾经被视为卖点的家庭故事,如今却成为了公众集体抵制的对象,他们苦心经营的公众形象在一夜之间崩塌。

商业层面,抖音作为张兰母子重要的直播带货平台,账号封禁对他们旗下的品牌“麻六记”造成了沉重打击。失去了个人账号这一关键的流量入口,品牌推广面临巨大挑战。即便企业账号暂未受到影响,但直播带货中“真人出镜”所带来的独特营销效果难以替代。与此同时,网友对麻六记直播间的恶意退货与抵制,让“个人IP绑定品牌”这一商业模式的弊端暴露无遗。品牌价值与个人形象紧密相连,一旦个人形象受损,品牌也将遭受池鱼之殃。

张兰与汪小菲账号被封禁事件,可以说是在直播行业内引发了强烈的震动。它被视为平台对“审丑文化”和“恶意炒作”进行清理整顿的重要信号。主播们应该意识到,在追逐流量的道路上,必须坚守道德底线,否则将面临严厉的处罚,同时也推动了直播行业朝着更加规范化、健康化的方向发展,促使从业者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准则。

从社会层面来看,公众情绪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尽管起初部分网友对张兰的企业家身份抱有一定的同情,但随着事件的发展,主流舆论一边倒地支持平台的封禁决定。

就如一位网友说:这母子俩之前在网上一直话题不断,之前直播带货那热度,直播间人数超多,卖货卖得也特别猛,而且麻六记生意也越来越好。就因为吃人血馒头被封,确实活该,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这一现象反映出公众对“流量至上”错误观念的厌倦,以及对“尊重逝者”这一社会基本共识的强化。人们更加渴望一个积极健康、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环境。

面对抖音账号被封禁的困境,张兰和汪小菲也试图摆脱困境,张兰此前已尝试转战微博等其他平台,但微博也对其直播功能进行了限制。未来,他们的团队或许会加速布局去中心化渠道,如私域流量、自建平台等。然而,这一过程中,他们将不得不面对用户迁移成本高和信任重建艰难的双重挑战。

从商业角度出发,此次事件让“麻六记”深刻认识到企业品牌与个人IP解绑的重要性。品牌独立运营是降低风险的关键,弱化个人色彩,转向更加专业的品牌管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伦理与商业逻辑的天平上,此次事件给出了明确的警示。企业在追求商业利益时,绝不能以牺牲社会伦理为代价。“争议营销”或许能在短期内带来流量和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必将引发公众信任危机,甚至面临监管风险。

我个人不是很关注张兰和汪小菲,但偶尔会刷到两人的表演,觉得比较荒诞,斯人已逝,理应尊重,在大年里,这母子却闹了这么一出,直至账号被封禁,所以说了这么多话,最后一句就是:活该!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