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暴击:DeepSeek冲击硅谷巨头、哪吒“大闹”全球影史、…

360影视 2025-02-08 17:48 2

摘要:前有DeepSeek刷新中国科技的高度,以不到OpenAI GPT-4o训练成本的1/10,创造了与其相当的性能,并在短短一周内,DeepSeek网站的用户数量就超过了谷歌的 Gemini 聊天AI(后者已存在了近两年),引发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历史性暴跌,全球

2025年,中国人享受了一个扬眉吐气的新春佳节。

前有DeepSeek刷新中国科技的高度,以不到OpenAI GPT-4o训练成本的1/10,创造了与其相当的性能,并在短短一周内,DeepSeek网站的用户数量就超过了谷歌的 Gemini 聊天AI(后者已存在了近两年),引发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历史性暴跌,全球最大投资银行之一德意志银行发表惊人评论: “中国吞噬世界” (China eats the world)。 后有《哪吒之魔童闹海》刷新中国电影的高度,1月29日上映, 仅用不到10天时间 就超越《长津湖》,创造我国新的影史票房纪录,2月7日又登顶全球影史榜首。 DeepSeek和《哪吒》,都是在短期内创造出的历史性的纪录,昭示的不仅仅是“中国速度”,更是在大国博弈不断,国内外挑战不断,爆发出的两颗“重磅炸弹”,刷新人们对于“中国高度”的认识,成为最提振人心的新春礼物。他们的爆火,也再一次证实: 第一,在当前的市场,只要不“糊弄”,拿出真才实学,就能赢得海量人买单。 相比起市场一些聊天AI的机械式回答,陈词滥调,DeepSeek不仅“说人话”,而且有理有据,甚至给出常人意想不到的角度,比如有网友问DeepSeek2025零成本暴富的秘诀,其将当下红利行业的细分机会一一列举,被评价“净说大实话”,“一点不见外”。 第二,不要对国内产业存在偏见,实际上我们可以、也拥有许多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据报道,《哪吒2》在制作上投入了5年时间,影片特效镜头近2000个,主创团队达4000余人。一些场景耗时3年打磨,一场陈塘关大战的打戏,时长约1分钟,分镜画了半年之久。而且相比于《哪吒1》,其也不是简单的延续,而对新老角色均全面“翻新”,角色数量是第一部的3倍。就像导演饺子说的,“我们做动画的心态是宁缺毋滥。”DeepSeek同样是将有限的资源放在最亮眼的地方,做到极致。 第三,只要资源倾斜到最有战斗力的年轻人,释放他们的创造力,奇迹总会出现。 从24年爆火的《黑神话悟空》,到今年初DeepSeek、《哪吒2》,事实证明,一些年轻人正“敢为天下先”,开辟新路。比如DeepSeek团队成员超过一半为95后,90后占比超过75%。《哪吒2》团队被形容为“奥运村”,集结了国内最优秀的动画人,一起冲击更高更远的目标。 他们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各方资源的倾斜。据《科创板日报》报道,《哪吒2》得到Base Media(倍视传媒)、天工异彩两家重磅特效公司支持;DeepSeek则在创始人梁文峰的量化投资下,用6年时间,基金规模突破千亿元,充实AI转型的弹药库——据报道,在基金公司赚取的利润支撑下,梁文峰开始大量采购英伟达的芯片,一家基金公司囤积了超过1万张芯片,比一些互联网大厂还要多。 这些叙事让人们相信,只要给足中国人财力和物力,不让他们受限,奇迹会不断涌现。 其他新鲜事

1、 金价狂飙,“黄金牛市”继续唱“牛”

事件: 2025年春节期间,国际金价再创新高,伦敦现货黄金、COMEX黄金期货纷纷突破2800美元/盎司大关。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金价一共创下了40次历史新高,这个数字仅次于1979年的57次。2月7日,黄金珠宝品牌周大福、老凤祥、周六福、周生生的首饰金价格分别为869元/克、869元/克、869元/克、870元/克。而2024年春节期间,首饰金金价还在620元区间,每克价格上涨250元左右。
点评: 老话说,盛世买古董,乱世买黄金,用黄金避险,是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这波黄金“牛市”上涨的最主要的原因。从俄乌冲突、中东局势,到当前的“特朗普交易”,市场对于特朗普上台带来的贸易战担忧和对对货币政策宽松趋势的预判,使得黄金始终成为投资的首选。从花旗、瑞银、摩根大通、高盛等机构的预测来看,2025的黄金目标价将至3000美元/盎司,中期仍有一定空间。 不过消费者在购买黄金饰品时,也要警惕不合格产品。据《消费者报道》统计,过去三年(2022年1月—2024年1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各省市区级市场监督管理局共抽检黄金珠宝饰品4458批次,产品涉及项链、挂坠、手镯、戒指等,其中618批次不合格, 整体合格率约为86.1%, 包括 中国黄金、梦金园、中国珠宝、金大福、周大福、老庙、六福珠宝、老凤祥、DR 等知名品牌。 图源:消费者报道

2、 中国女人的钱不好赚了,雅诗兰黛大裁员5800至7000人

事件: 日前,雅诗兰黛在财报中宣布将进一步扩大“利润恢复和增长计划”,包括重组计划,新的计划下,集团将裁减5800至7000个工作岗位。这是近10年来雅诗兰黛最大规模的一次裁员。面对2025财年第二季度净利润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亿元)的巨额亏损,雅诗兰黛集团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téphane de La Faverie表示:“ 中国消费者消费情绪低迷,给高端美容行业和集团的业务带来了巨大压力 同时,我们在市场中的敏捷性也有所下降,在渠道、媒介等方面逐渐落后于趋势。” 点评: 进口美妆品牌的裁员倒闭潮,正如多米诺骨牌效应已经触响了开关, 诗兰黛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进口美妆割不动中国女人了是铁一般的事实,国家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整个2024年全国进口化妆品金额创近5年新低(1160.8亿元),同比下滑7.9%。当然,倒霉的也不只是进口美妆,2024年整年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额较2023年下滑1.1%,2019年12.6%的高增长已经一去不复返,中间同样埋藏了无数国产美妆品牌的尸骨。 不是说摘掉口罩后大家会关心颜值吗?不是大环境越冷,“口红效应”越显灵吗?为什么化妆品越来越卖不动了?进口美妆卖不动,准确来说是高端化妆品卖不动了,说到底, 还是钱包不给力,只能找平替 。北上广深的社零都负增长了,曾经进出高端美容院的富婆们家里的顶梁柱都摇摇欲坠了,曾经买雅诗兰黛的那批中产女人开始买珀莱雅、百雀羚了,曾经热衷做“舔狗”给女性送高端化妆品礼盒那批男人开始养真狗了,谁还在乎口红有没有加金铂、粉底有没有加虫草呀? 3、国资接管之后,万科能不能活下来? 事件: 年前最后一个工作日,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董秘朱旭遭降职、总裁祝九胜辞任,深铁系全面入主。年后第一个工作日,万科管理层实权派再遭“血洗”。集团战投、财务部、法务部、北京区域、华东区域总经理等10个关键岗位,全部由深圳国资的中高管接任。经此一役,万科全面进入国资时代。 据克而瑞统计,2024年中国房企销售金额榜里,万科罕见跌出了TOP3。2023年还盈利100多亿,2024年预计巨亏450亿元。截至昨天(2月7日),万科A总市值885.3亿元,相比2018年市值高点4524亿元,缩水近8成。 点评: 当最早提出“活下去”的万科也未能幸免,挺让人唏嘘的。从“招保万金”,到“碧万恒”、再到“保万中”,始终有万科的位置。几十年的行业标杆、好学生,拥有国资背景,竟也熬不过短短三年的地产寒冬。 第一梯队里笑到最后的,只剩血厚的央企巨无霸,一个时代结束了。 国资接管,还只是“万科保卫战”的第一场战役。 2025年才是万科的“生死劫”。 管理层刚上任,就要面对新一轮偿债高峰。三季报显示,万科的现金流不到800亿元,现金短债比只有0.68,无法覆盖短期债务。万科能否“活下来”?将取决于三件事。首先是万科真实的财务状况究竟如何,估计要等2024年财报见分晓。其次是国家队持续输血,提供流动性支持。最后也是最根本的,楼市止跌,销售回暖,重新恢复赚钱的能力。 4、“脱不下长衫”的日产,还有谁愿意拉一把? 事件: 2月6日,日产社长内田诚正式向本田社长三部敏宏传达了终止与本田合并的决议,这场合并案持续两个月后正式告吹,两方问鼎“世界第三大”车企的野心也就此化为泡影。无数线索都能表明两方谈判并不愉快,矛盾主要集中在控制权层面,日产强调自身独立性,反对沦为本田子公司,本田则指责日产 “缺乏紧迫感”,“没有余力继续与其谈判” 与本田合作破裂后,日产对新的合作伙伴持开放态度,其中一个就是富士康。 点评: “脱不下长衫”的日产,把自己尬住了。 日产之所以对独立性如此执着,一方面是出自老牌车企的骄傲,另一方面则是对自身在发动机和固态电池等技术层面的自信。本田也是如此,两强对话,都不肯让步,一方服软是肯定的。 而日产的状况并不好,现金流只能维持12-14个月,这本身就会导致它在合并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事实上,早在与本田接触之前,富士康就表示要全权接盘日产,且没有那么多附加条件,只是当时日产主动选择了本田,且签署了不与本田之外的第三方接触的限制性条款。 相当于把富士康当成了“备胎”。 对老早就想要造车的富士康而言,日产的工厂设备、品牌影响力和全球运营经验都是愿意出价的理由,但“落难的凤凰不如鸡”,被本田“嫌弃”的日产相当于再次自降身价。而富士康的怀抱是温暖依旧,还是会趁机加码附加条件,对日产来说都将是未知数。 5、雷克萨斯国产化落地,为何抛弃老搭档投靠上海? 事件: 雷克萨斯工厂落户上海,继特斯拉之后,第二家在中国独资建厂的外资车企总算来了。根据公告显示,丰田雷克萨斯将在上海工厂研发纯电动车型,并计划于2027年投产。实际上,雷克萨斯国产化的消息早有苗头,今年1月就把雷克萨斯中国执行副总经理李晖提到了丰田中国总经理的位置,而且是丰田进入中国以来第一位华人总经理,无疑是为雷克萨斯在中国独资建厂埋下伏笔。 点评: 雷克萨斯新工厂选址在中国,乍一看是反直觉的。因为从销量上看,中国市场在雷克萨斯的全球销量份额里并不占优势,销量不及北美和日本。但关键在于,雷克萨斯将在中国生产纯电动车型,就说得通了。利用长三角地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雷克萨斯将加速实现2030年全系纯电动阵容的目标。 但另一问题在于,丰田为何不选广东,选上海?毕竟在中国这么多年,丰田老搭档一直都是一汽和广汽。 其中一个原因是,雷克萨斯想摸着特斯拉过河。 不论是借助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产业集群效应,还是期望复制当年特斯拉得到的政策优惠,既然有珠玉在前,这笔开年最大的产业投资花落上海也就不足为奇。另一个原因是, 雷克萨斯看重了上海的“氢能源”产业。 雷克萨斯新工厂,没有追随特斯拉落户临港,而是落户金山区,就是因为金山区是上海氢源供应与新材料产业重点基地,这无疑能让死磕氢能源汽车的丰田近水楼台先得月。 6、松下电器解散,断臂求生还是涅槃重生? 事件: 日本老牌家电巨头松下控股近日宣布解散旗下家电子公司“松下电器”,一时间松下退出电视机业务的消息引发市场热议。虽然根据最新公告,松下仍未对电视业务做出“退出”或“转让”的最终决定,但不置可否的是,松下电视,确实已经沦为了时代的眼泪。 点评: 不论是最后决定退出或转让电视业务,对松下控股来说都是明智的选择。 毕竟松下电视的全球市占率已经从巅峰期的超10%,跌至2023年的不足2%,沦为了集团利润的拖累,被划定为“问题业务”。资本面上也受战略重组消息的振动,股价应声大涨超13%,说明一众投资人也是“苦松下电视久矣”。 然而,松下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一方面,中国品牌凭借产业链优势持续抢占全球市场,2024年海信系电视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二, 日本本土市场半数份额亦被中国品牌占据 ;另一方面,松下2024财年收入预计下滑2%,数字化转型与成本削减计划的成效尚待验证。尽管集团后续澄清“解散”仅针对子公司架构调整,但如何平衡品牌传承与创新突围,仍是其重获竞争力的核心命题。

来源:面包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