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听说河南鹤壁有个影院,一天排了88场哪吒2,平均10分钟一场,高峰期5分钟一场,这排片频率比公交车发车还高!甚至凌晨3点场都挤满了人,老板估计做梦都能笑醒。
春节以来,哪吒2的票房真猛,简直像坐了火箭一样,冲破天际!
听说河南鹤壁有个影院,一天排了88场哪吒2,平均10分钟一场,高峰期5分钟一场,这排片频率比公交车发车还高!甚至凌晨3点场都挤满了人,老板估计做梦都能笑醒。
刚看报,目前票房已经达到67.92亿,直接刷新影史记录,把国产动画送上了世界级票房神坛!从30亿到67亿,仅仅用了六天。
我实在没忍住,出差的昨晚也跑去附近的影院看了,不得不说,好电影真的藏不住。剧情和视觉效果全程高能,2个小时一点尿点都没有,节奏紧凑得让人直呼过瘾,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能找到共鸣。
不过,网上清一色的好评,我忍不住也想唱个反调,从鸡蛋里挑挑骨头。哪吒2作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续作,一上映就靠着精美的画面和“反抗命运”的主题吸引了超多目光,票房也非常亮眼。
但我得吐槽一下,电影里泛滥的口号式台词和过度的说教,真的很影响观影体验。这些问题不仅打乱了叙事节奏,还让角色变得单薄,主题也没了深度,那些少许挑剔的观众,估计很难被打动。下面我就跟大家聊聊哪吒2在叙事和主题表达上的这些缺憾。
先说这口号式台词,从金句变成了空洞的重复。哪吒2延续了前作的反抗精神,这本来是好事,可把反抗精神变成口号式台词,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像“小爷是魔,那又如何”,第一部里说这话,那叫一个震撼,是哪吒反抗精神的经典体现。
但到了第二部,不管是面对敌人挑衅,还是自我打气,哪吒张嘴就来,重复次数太多,台词的力量感全没了,我看得都腻味了。而且,这句台词和具体情节联系不紧密,特别孤立,没有情感和逻辑支撑。台词的力量应该来自角色的成长和情节推动,光靠机械重复可不行。
影片结尾,哪吒、敖丙、申公豹等人一起高呼“反抗命运”,这本该是高光时刻,结果因为之前的情感积累和剧情铺垫不够,显得特别生硬、刻意。集体宣言想要有力量,得靠角色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共同的成长经历,少了这些,就只能是走个形式,观众看了内心毫无波澜。
再说说说教式表达,强行上价值真的很尴尬。哪吒2太想通过台词把主题直接传达给观众,结果叙事变得生硬,角色塑造也浮于表面。
就说龙王和敖丙的对话,龙王训诫敖丙“龙族绝不屈服”,这话来得莫名其妙,前面既没有情感铺垫,也没有剧情支撑,观众听着就像被老师教训,根本没办法自然地感受到主题。要是能结合龙族的历史和父子之间的矛盾,肯定会感人得多。
还有殷夫人的“母爱说教”,她安慰哪吒说“你是我的孩子,我永远相信你”,这话太模板化了,对母子关系的挖掘不够深入。母爱是很复杂的情感,要是台词能结合她和哪吒的经历或回忆,肯定会更有说服力,也更能打动观众。
最后是叙事节奏失衡,情节与情感断裂。口号式台词和说教式表达不仅让主题失衡,还打乱了叙事节奏。有些段落太依赖台词传递信息,情节推进生硬,情感表达断断续续。
比如申公豹的觉醒,他突然宣称“我不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但之前对他的成长背景和内心挣扎刻画太少,转变太突然,观众根本摸不着头脑,更别说感同身受了。角色觉醒得靠情感铺垫和情节设计,不然观众很难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还有搞笑桥段的问题,像太乙真人炼化肉身时“三小妖拉扯”的戏份,和主线关系不大,很多观众吐槽这是“为搞笑而搞笑”。搞笑桥段得和主线情节紧密相连,推动情节发展或展现角色性格,不然就会打断叙事连贯性,让观众情感上产生断层。
哪吒2虽然票房大获成功,但口号式台词和说教式表达的问题,也暴露了影片在叙事和主题表达上的不足。说到底,还是叙事和角色塑造不很到位。影片太依赖台词灌输主题,却忽略了情节和角色行动的力量。
我真心建议,以后创作的时候,最好少依赖台词,多通过细腻的剧情和角色成长来传递主题,这样肯定更容易打动更多的观众。观众既能在欢笑中融入剧情,又能感受到影片的深层次魅力。
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不仅要视觉震撼,还要能打动观众的情感,启迪观众的思想,照亮观众内心的世界。
当然,在一片赞扬声中去这样解读一部作品的问题,真可能不太讨人喜。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得声明,这些问题都瑕不掩瑜,哪吒2绝对是一部现象级的好作品!
来源:老常精彩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