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工智能年代,人们应该如何阅读梭罗与尼采的经典著作?哲学教授约翰·卡格(John Kaag)和克兰西·马丁(Clancy Martin)联合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经典出版公司”Rebind Publishing。通过人工智能将古典名著文本与世界级作家、学
人工智能年代,人们应该如何阅读梭罗与尼采的经典著作?哲学教授约翰·卡格(John Kaag)和克兰西·马丁(Clancy Martin)联合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经典出版公司”Rebind Publishing。通过人工智能将古典名著文本与世界级作家、学者配对,让现代作家为经典名著提供分析、导读,帮助读者与名著文本沟通。2024年12月,Rebind AI被《时代》周刊(Time)评为“2024年度最佳发明”之一。2025年3月,Rebind AI将在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音乐电影艺术节SXSW上参展。马丁对《纽约时报》说,他们希望Rebind AI未来可以提供超过100本书的导读内容:“与人工智能合作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艺术机遇。”
有科技媒体认为,Rebind AI 可能改变读者、书本与科技之间的关系。
“在森林中,在马萨诸塞州康科德城,我过着孤独的生活。就是在这里,我写下了下面这些文字。我亲手搭建的木屋,就坐落在林中的瓦尔登湖边。离我最近的邻居,也在一英里之外。我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在这里度过了两年零两个月的时光。不过现在,我又寄生在文明社会中了。”梭罗(Henry Thoreau)的《瓦尔登湖》(Walden)首次出版于1854年。这一年,著名作家王尔德刚刚出生,伦敦市政府提出修建人类历史上第一条地铁的想法,梭罗在书中记录下他对生活的种种观察:“平静而绝望,这就是许多人的生活。所谓听天由命,就是那种深入骨髓的绝望……甚至在人类所谓的消遣与游戏中,也潜藏着一种陈旧的、无法察觉的绝望。”
哲学教授约翰·卡格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读《瓦尔登湖》的情景。他的哥哥把这本书留在家里。卡格拿走了书,和自己的拉丁语老师一起读。老师后来带他去了康科德市瓦尔登湖原址。“我在湖里游泳,对自己说,我要成为哲学教授,我要教《瓦尔登湖》,我要住在康科德。今天,我住的地方离那里只有10分钟路程。”《瓦尔登湖》问世171年后,地铁早已成了大城市的标准配置,世界上有了手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年代,人们应该如何阅读梭罗和尼采?2024年10月,卡格和另一名哲学教授克兰西·马丁联合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经典出版公司”Rebind Publishing。平台将经典作品与世界级作家、学者配对,用ChatGPT聊天技术让读者与经典名著沟通,“帮助今天的读者更好地阅读经典”。
人工智能遇上莎士比亚
你该如何使用Rebind AI?抱着“对电子书深深的怀疑与不安”,记者卡莉·奎尔曼(Carly Quellman)记录下自己使用Rebind AI阅读的经历。上线第一个月,平台上有5本名著供用户选择,包括乔伊斯的短篇集《都柏林人》(Dubliners)、梭罗的《瓦尔登湖》、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Thus Spoke Zarathustra)、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和康拉德的小说《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
用户选择一本书,先观看Rebind AI邀请作家与评论家录制的评论导读视频,再与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讨论书中内容,配合阅读原著,每本内容售价为29.95美元。奎尔曼选择了小说《黑暗之心》,故事出版于1899年,讲述船员马洛为象牙贸易公司工作时经历的种族文明冲突,被认为是西方文学经典之一。Rebind AI邀请普利策奖入围作者克洛伊·琼斯(Chloe Jones)来评论这本书。琼斯出生于泰国,以记录种族冲突与群体差异著名。2020年,她报道了纽约警察杀害非裔市民的故事,入围普利策特写写作奖。在Rebind AI提供的七个视频中,琼斯介绍了自己阅读《黑暗之心》的体验,她对殖民主义、暴力与历史的看法,对今天世界战争与冲突的分析。
克洛伊·琼斯。
“我可以在页面上添加评论、与人工智能聊天、注释和复制文本。”奎尔曼将琼斯的导读比作连接读者和文本的桥梁,“我在视频、讨论、导读者提出的问题和原著之间穿插,这个过程让我对这本书的好奇心和理解力达到了很好的平衡。对那些想要寻求文学互动又不知该去哪里寻找文学社区的人,或者那些想要对已有名著提出新问题的人来说,Rebind AI似乎是一个引导人们思考、提问的方式。我讨厌电子书和读书俱乐部,却发现Rebind AI为我提供了无需走出家门就能与经典作品连接的渠道。”
Rebind AI项目赞助人约翰·杜布克(John Dubuque)对《纽约时报》说,这个项目提供了一种崭新的阅读体验:“我对经典和旧书情有独钟,因为它们能带来与观看Netflix不同的感觉,一种脱离日常的清爽体验,就像《哈利·波特》中的魔法报纸。”
Rebind AI 联合创始人约翰·卡格(左)和克兰西·马丁。
“收到邀请参加Rebind项目的邮件时,我一度认为这是网络诈骗。”文化评论家、性别政治研究学者劳拉·吉普尼斯(Laura Kipnis)在为《连线》杂志撰写的Rebind AI长篇文章中写道。她受邀评论的是莎士比亚著名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这件事让我觉得颠覆又滑稽,毕竟我写过不少关于婚姻、两性、性行为准则的文章。想到朱丽叶在原著中只有13岁,我实在觉得有些讽刺。”在与投资人杜克对话之后,吉普尼斯答应为《罗密欧与朱丽叶》录制12小时的音频内容,方便人工智能算法将数据变成生成式的聊天内容,讨论包括“一见钟情是否可信?爱情是什么?几岁结婚比较合适?”等主题。
“我的目的并不是成为莎士比亚专家,而是让对话变得有趣。当用户在阅读剧本时,聊天窗口会一直开放,AI会根据我的回答与读者对话。我对人工智能有人们常见的焦虑,认为它会终结人类历史。但在实践中却发现,它太聪明了,我们很快就会发现,我们必须与它一起工作。我似乎让阅读重新变得性感了。”吉普尼斯在《连线》的文章中直言,“新技术总会引起恐慌,认为它将以难以想象的方式改变人类的生活。我内心的虚无主义者认为,如果人类注定要灭亡,那不如在阅读经典名著时灭亡吧。”
“像我一样想读晦涩巨著的人,一定还有很多。可是《白鲸记》(Moby-Dick)与《尤利西斯》(Ulysses)篇幅长、难度大,普通读者只能放弃,去读那些简单的东西。”Rebind AI的投资人杜克以做管道批发起家,他对吉普尼斯说,投资Rebind AI的初衷源自一种恐惧——“发家后却发现,自己可能永远读不完办公室书架上放着的《存在与时间》(Being and Time)”。他因此聘请了牛津大学哲学教授,每周上课两次,教他如何阅读这本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Heidegger)的著作。适逢ChatGPT问世,杜克发现自己想要接触更多名著。他因此结识了马萨诸塞大学哲学教授卡格。卡格以擅长将哲学与个人生活结合著名,曾出版《与尼采一起徒步》(Hiking with Nietzsche)和《美国哲学:爱情故事》(American Philosophy: A Love Story)等作品。卡格年幼时患有口吃,母亲每晚陪他在厨房里一起阅读,他因此希望复制这种有人陪伴的阅读体验。他与另一名创始人马丁相识已有14年,两人都分别结过三次婚。马丁长期与精神疾病搏斗,曾十次自杀未遂,之后出版回忆录《如何不自杀》(How Not To Kill Yourself)。
Rebind AI 推出的阅读项目。
“这件事太酷了。”卡格与马丁在《纽约时报》的采访中说,他们与杜克一拍即合。杜克提供资金,卡格与马丁联系作家创作内容。两人也负责内容录制,马丁制作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导读,卡格负责《瓦尔登湖》的内容。他尝试在导读中重新寻找这本名著的意义,将书中对人生的讨论与自己的经历结合。
卡格40岁时在一次健身之后心脏病发作险些丧命,梭罗在44岁时因肺结核去世。在采访中,卡格提到了死亡的体验如何改变他对《瓦尔登湖》的看法:“从心搏骤停中活过来之后,我只想探索一些以前没有探索过的事情。梭罗担心糟糕的健康状况会阻碍他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如果读者在Rebind AI的聊天记录中记录了自己碰到的生活困境,人工智能会发送我的经历与读者分享,我们也许创造了一种新的阅读方式。”
他们邀请爱尔兰小说家约翰·班维尔(John Banville)录制乔伊斯的《都柏林人》,邀请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讲述《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的故事,美国作家洛克衫·盖伊(Roxane Gay)将阅读《纯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Rebind AI上线的名著全部出版于1928年之前,即已经进入公共版权期。班维尔对记者说,他最初的反应“当然是深深的怀疑”:“的确,我获得了丰厚的报酬,但这不是钱的问题。我正在参与一些新的东西——让人阅读经典书籍,而不必害怕经典这个大招牌的绝佳方式。”
克兰西·马丁的著作《如何不自杀》。
科技记者贾斯汀·温伯格(Justin Weinberg)提出,Rebind AI将真人作家评论与生成式聊天机器人混合的做法可能加剧人们对虚拟与真实的混乱:“哪些是作家本人的评论,哪些是AI提出的问题,我们学习的是谁的看法与真相?”作家索菲亚·史密斯(Sofia Holman-Smith)则认为,在出版行业对人工智能感到悲观绝望时,Rebind AI提供了一种关于文学的全新希望。它将关注焦点放回阅读本身:“社交媒体让阅读重新流行起来,在社会指责人们只是在浮于表面地阅读时,Rebind这样的项目似乎在解决科技、书本与阅读之间的冲突。”
约翰·卡格的著作《美国血统:塑造国家的桀骜王朝》。
“我们并不是提供阅读笔记或者电子书服务。”卡格对记者强调,应该将Rebind与电子书行业分开,“我们鼓励人们放慢脚步,用心阅读,真正重视互动部分,探索自己的体验。大多数出版商只希望你买书,他们不关心之后的事情。我们希望人们阅读经典,利用这个平台终身学习。”马丁也提出,Rebind无法取代孤独的阅读体验,只是提供了不同的选择,“一种最有趣、最活跃的阅读方式。”在《连线》杂志文章末尾,吉普尼斯提到自己结束《罗密欧与朱丽叶》内容的录制之后到瓦尔登湖旅游,用Rebind AI听着音频版《瓦尔登湖》原文和介绍:“我通常不太喜欢人文主义的遐想,但突然觉得和梭罗这个古怪的家伙之间有某种联系。我很高兴在当下被提醒——即便是以这种技术化的方式——全世界都在努力驯服人工智能,奇怪而顽皮的人类想象力,最终找到了让科技渗入文化的方法。”
内容来源于《周末画报》
撰文—林湃
编辑—Y
图片—Getty、视觉中国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来源:i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