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而且,即便小米公关部作出回应,称“该账号为多年前申请,并非新上线”,也阻挡不了大家的讨论。
小米如今强得飞起。
一则“小米眼镜官方微博上线”的消息,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而且,即便小米公关部作出回应,称“该账号为多年前申请,并非新上线”,也阻挡不了大家的讨论。
就冲着这热度,要是小米真的入局Ai眼镜,感觉不用主动宣传就能卖爆!
如今,小米集团(01810.HK)的股价彻底燃爆了。
2024年8月:+15.8%;
2024年9月:+15.38%;
2024年10月:+18.67%;
2024年11月:+3.93%;
2024年12月:+24.32%;
2025年1月:+11.01%;
截至2025年2月7日,单月涨幅+10.84%。
也就是说,小米集团股价连续7个月上涨;不仅刷新了历史新高,而且还站上了万亿大关,达到了1.1万亿港元。
拉长周期看的话,这种强势表现会更加直观。2022年10月至今,小米集团从8.3港元上涨至43港元,累计涨幅超过了400%。
在一众港股互联网公司里,小米集团如今仅次于腾讯和阿里巴巴!
这一切,都得益于汽车业务。
2月7日,小米官方宣布,小米SU7 UItra将于2月底发布。目前,该款车已经进驻全国42个城市,112家门店。
SU7 UItra这款车到底有多火?
这么说吧,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能够登上热搜。
比如,有网友发现SU7 UItra限量版的车标是“碳纤维+金色”,随后雷军转发微博表示是金做的,引发强烈关注;比如,雷军宣布SU7 UItra的全年销售目标是1万辆,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再比如,为了SU7 UItra量产上市,雷军化身“雷厂长”进入工厂打螺丝,也吸引了大家的围观。
除了雷军的卖力宣传,管理层也打起了配合。
针对雷军的高频爆料,小米汽车市场部副总经理称“雷总……别爆了,求求了……”,小米汽车副总裁也表示“这咋整……”。网友也是看事不嫌大,直接支招“他没签保密协议的吗,罚就完了。”
总之就是,或许限制大家下单冲动的,可能只有超80万的售价!
SU7 UItra这款车,对小米最大的意义在哪里?
咱们先从小米SU7说起。
根据小程序显示,小米SU7目前的提车周期最长需要30周,也就是7-8个月;就拿1月来说,据说SU7的新增锁单超过了4万辆,但交付量只有2.3万辆左右,越加快交付反而欠的越多。
也就是说,在不增加产能的情况下,即便把在手订单全部交付,都差不多快到四季度了;换言之,随着小米汽车门店数不断增加,随着接下来小米YU7的上市,小米的全年销量势必大超30万辆的目标销量。
小米的可怕之处在于,完全不受过往规律的束缚。
一般来说,即便是热销车型也存在生命周期,订单要么“高开低走”要么“增长乏力”,差不多一年左右的时间就需要更新换代,以重新刺激销量,即便是问界M7和M9也遵循这个规律。
但是,SU7这款车上市已经接近一年,但就新增订单来说,不是下滑而是继续增长。而且,消费者也不在乎车型更新换代,即便等车周期长达半年以上也愿意等待,而不是转投其他品牌。
某种程度上说,SU7这款车已经超出了车型本身的范畴!
再来说SU7 UItra。
SU7 UItra这款车最大的意义在于,是小米汽车高端化的再次探索,继续强化小米在高端市场的布局。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假如小米SU7 UItra刚发布不久,新增锁单订单就超过了1万辆,那么对整个汽车市场会是怎样的冲击。
进一步来说,假如定价80万的SU7 UItra都能够爆卖的话,那么往后在20万-50万的市场,小米是不是会更加的无敌?靠着这股热度,YU7这款车的销量会不会远超SU7?
这么说吧,小米汽车的大获成功,让小米的品牌形象已经彻底蜕变。
一年前,小米的处境是,手机业务被华为摁着打,汽车业务面临的更多也是嘲讽。但如今,已经彻底改变。
汽车业务不用多说,热度和形象甚至超过了华为,手机业务如今也不逊色华为,再也没有人提“屌丝机”这种说法了。
一年前,余承东的“遥遥领先”口号像病毒一样扩散传播,但如今,雷军接棒化身成了最强汽车品牌代言人。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