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京没有DeepSeek,高校云集但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于杭州

360影视 2025-02-09 10:35 3

摘要: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交汇点连发三篇专稿:“杭州有DeepSeek,南京有什么?”“DeepSeek为什么会出现在杭州”“为什么南京发展不出‘杭州六小龙”。

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交汇点连发三篇专稿:“杭州有DeepSeek,南京有什么?”“DeepSeek为什么会出现在杭州”“为什么南京发展不出‘杭州六小龙”。

南京与杭州在培育类似DeepSeek这样的创新型科技企业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源于两地在产业生态、创新转化机制、城市定位及政策环境等方面的不同。

南京部分大学

1.人才二次流失

杭州的产业吸附力:杭州凭借互联网巨头和新兴科技企业的聚集效应,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才。其创业氛围与高人均收入(高于南京)也是科技型年轻人才涌入杭州的重要原因。

南京的人才流失困境:南京仅双一流高校就有13所,数量之多仅次于北京上海等超一线城市,每年培养30万毕业生,但顶尖人才留存率仅18%。人才“二次流失”现象严重,许多毕业生流向上海、苏州等周边城市。

2.产业生态与产业链完整性

杭州依托阿里云构建的算力基座、海康威视等企业的技术沉淀,形成了“芯片设计-算力集群-场景落地”的完整产业链。例如,DeepSeek的创始团队来自浙大CAD实验室,并受益于杭州的产业土壤,能够快速对接上海的芯片资源和义乌的供应链网络。

南京虽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多年,但更多扮演“产业链参与者”角色,缺乏“链主企业”。例如,南京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仅为28%(杭州为45%),许多技术止步于论文阶段,未能形成产业级应用。本土培育的AI企业如地平线机器人、思必驰等,最终将总部迁往苏沪,导致“育苗难成林”的困境。

3. 政策环境与投资文化

杭州的投资环境更宽容,允许较高的失败率。截至2024年,杭州私募基金管理规模为南京的2倍以上,且资金更多流向新兴科技领域。而南京的创投机构比较审慎,这也使得早期很多项目难以获得亿元级投资。

来源:Penguin爱吃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