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又被DeepSeek啪啪打脸!百度每次都“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360影视 2025-02-09 15:06 3

摘要:随着deep seek在全球范围内超过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下载量霸榜冠军,其日活用户已经超过3000万,并且用户量每天都在呈几何倍数的增长。

百度又被DeepSeek啪啪打脸!百度每次都“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百度又被DeepSeek啪啪打脸!每次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李彦宏的“闭源信仰”还能撑多久?

——从AI大模型到智能驾驶,百度为何总在“掉队”?

随着deep seek在全球范围内超过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下载量霸榜冠军,其日活用户已经超过3000万,并且用户量每天都在呈几何倍数的增长。

开源正是DeepSeek大模型取得巨大成功的因素之一,就连闭源的chatGPT也是相形见绌~

而曾经标榜闭源的百度文心一言和chatGPT才是人工智能的正确之路,闭源绝对领先开源也是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的“名言”。

2024 年,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多个公开场合高调宣称“开源模型是智商税”,甚至断言“闭源模型永远比开源更强大、成本更低”。

他以百度的文心 4.0 为例,强调其通过灵活剪裁和优化,能实现“更高效、更低成本”的推理能力,并预言开源模型会“越来越落后”。

然而,2025 年 DeepSeek 的横空出世,彻底颠覆了这一论断。

DeepSeek 凭借其开源模型 DeepSeek - R1,不仅在性能上优于 OpenAI 的 GPT - 4 系列和谷歌的 Gemini 系列,更以成本优势碾压行业。

另外,deep seek的 API 定价仅为 OpenAI 同类模型的 1/20至 1/40,甚至直接引发 OpenAI 紧急推出低价模型应对竞争。

更讽刺的是,Meta 的开源模型 Llama 3 虽未完全超越闭源巨头,但差距已缩短至“4 - 6 个月”,而 DeepSeek 的崛起更是让李彦宏的“闭源护城河”显得苍白无力。

李彦宏的误判根源:他混淆了“开源模型”与“开源软件”的差异,认为开源模型无法通过社区协作迭代升级。

但现实是,DeepSeek 等开源模型通过开放底层框架和部分训练数据,吸引了全球开发者生态的参与,形成技术反哺的飞轮效应。

而百度文心一言的闭源策略,反而使其陷入“孤岛效应”,难以追赶开源社区的创新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并非缺乏技术野心,但其战略执行屡屡暴露短板。

1、大模型的调用量≠竞争力

李彦宏曾自豪宣布文心一言日调用量从 2 亿飙升至 5 亿,但用户实际体验却饱受诟病。

相比之下,DeepSeek 上线仅一个月,日活跃用户就突破 3000 万,用户评价其“响应速度更快、答案更精准”,甚至在高考志愿填报等场景中成为刚需工具。

反观文心一言的“高调用量”背后,更多是百度搜索、文库等原有产品的捆绑导流,而非真正的技术突破。

2、百度自动驾驶的技术落地远落后于宣传

百度 Apollo 曾号称“全球领先”,但实际商业化进展缓慢。

现实是,华为的 ADS 3.0 和特斯拉 FSD 已实现城市高阶辅助驾驶的规模化落地,而百度仍局限于部分城市的 Robotaxi 试点,且事故率和接管频率居高不下。

行业人士指出,百度过度依赖高精地图的路径选择,使其在技术灵活性和成本控制上逐渐掉队。

3、百度风口追逐史:从 O2O 到元宇宙的“跟风败局”

值得注意的是,百度的“跟风魔咒”早有先例。

例如:

移动互联网时代错失社交入口,O2O 烧钱大战中糯米网黯然退场,元宇宙和直播风口下也未能孵化出爆款产品。

李彦宏虽在 2024 年高喊“AI 原生应用”的重要性,但百度至今未推出一款真正颠覆行业的 Super APP,反而被 DeepSeek、豆包等后来者抢占用户心智。

根据百度 2024 年已经公布的财报显示,其核心收入中广告占比仍超 60%,而智能云和自动驾驶业务增速远低于预期。

尽管李彦宏强调“AI 改造传统业务”,但实际效果有限。

例如,百度搜索的 AI 生成结果占比仅 11%,且因“幻觉问题”频发遭用户吐槽。

更危险的是,搜索护城河正在瓦解:OpenAI 的 ChatGPT 搜索功能向全球免费开放,用户可直接获取整合答案而非广告链接。

后期DeepSeek、豆包等国产模型也以“无广告干扰”为卖点,逐步蚕食百度的流量根基。

值得注意的是,百度李彦宏曾说“AI 永远只是工具”,但若工具本身缺乏竞争力,再宏伟的愿景也只是空中楼阁。

当 DeepSeek 用开源和低成本撕开百度的技术遮羞布,这家曾经的 BAT 巨头,是否还能找回“All in AI”的初心?

百度如果还靠传统广告吃老本,恐怕连遮羞布都要被扯下…

来源:御今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