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外媒Theregister专文介绍了自2014年苏姿丰 (Lisa Su) 接任AMD首席执行官之后,10年来AMD是如何从仅是竞争对手英特尔 (Intel) 的廉价替代品,蜕变为x86处理器市场的主要竞争者。其中,阐述了AMD的Zen架构及其后续发展如何
日前外媒Theregister专文介绍了自2014年苏姿丰 (Lisa Su) 接任AMD首席执行官之后,10年来AMD是如何从仅是竞争对手英特尔 (Intel) 的廉价替代品,蜕变为x86处理器市场的主要竞争者。其中,阐述了AMD的Zen架构及其后续发展如何扭转乾坤,在台式机、服务器和移动设备市场上取得重大进展,并探讨了AMD在图形处理器市场上面临的挑战以及公司内部人事变动的影响。
报道表示,在2014年之前,AMD并不像今天这样在处理器市场上具有影响力。当时,AMD已经很久没有取得辉煌的成绩了。它最后一次对英特尔构成真正威胁是在2000年代初期,凭借其Athlon 64处理器。从那之后,AMD逐渐沦为预算有限、无法负担英特尔处理器价格用户的廉价替代品。
当时,AMD的主要处理器架构是代号为Piledriver的Bulldozer架构继任者。然而,Piledriver并未解决Bulldozer的问题,反而因为高功耗和低性能而饱受批评。相较之下,英特尔的Sandy和Ivy Bridge架构在设计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让英特尔轻松赢得并维持了整个x86市场的统治地位。这也导致了AMD在2014年的营收表现极为糟糕,市场占有率也相当低。这代表着AMD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研发,难以开发出足以与英特尔竞争的产品。长期亏损的财务状况,让AMD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也因为营收表现极为糟糕,AMD在2014年前后经历了一连串的关键人才流失,这对公司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例如,协助AMD CPU发展的关键架构师Jim Keller在2015年离开AMD;而被誉为“Zen之父”的Mike Clarke也曾短暂离开公司;至于,领导Radeon Technologies Group的Raja Koduri则在2017年底离职,之后加入英特尔。这些人才的流失,无疑削弱了AMD的研发实力,也为公司的未来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总之,AMD在苏姿丰接任首席执行官之前,面临着产品性能落后、财务状况堪忧、发展方向不明确以及人才流失等多重挑战。 这些问题让AMD陷入困境,只能在市场边缘苦苦挣扎。
然而,在2014年由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工程师苏姿丰临危受命,接任了AMD首席执行官之后,她的任务不仅是改变AMD的整体形象和公众认知,还要制定技术上可行的发展蓝图。10年来,在苏姿丰的领导下,AMD已经从“经济实惠”的替代品,转变为英特尔真正的竞争者。从Ryzen系列处理器使AMD重返台式机市场,到EPYC系列服务器处理器蚕食英特尔的数据中心主导地位。再到RDNA架构则赋予了AMD旗下GPU新的生命力。如今,AMD不再只是预算型产品的首选,它在价格和性能方面都树立了标杆,迫使英特尔如今必须奋起直追。
而说起AMD能够反败为胜的原因,就不能不提到苏姿丰在2014年接任AMD首席执行官后,立即放弃了失败的策略,并让AMD着手制定新的发展蓝图,重点放在扎实的工程设计上。这一努力的成果就是Zen架构的推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AMD Ryzen系列处理器。而第一代的的Zen架构在2017年推出,它是一种从头开始重新设计的架构,重点放在性能、效率和可扩展性上。 Zen架构的出现,不仅让AMD重返台式机市场,也成为AMD所有主要产品领域中关键处理器的基础。
AMD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持续推出了基于Zen架构的后续创业公司新架构,包括Zen+、Zen 2、Zen 3、Zen 4和Zen 5等架构。这些新架构不仅提升了处理器的性能,还降低了功耗,并增加了核心数量。其中,2020年,Zen 3将Ryzen 5000系列推向市场。在运算性能大幅提升,帮助AMD最终在单执行序性能上击败英特尔的情况下,成为了AMD的一个转折点。还有,采用Zen 3架构的EPYC Milan服务器处理器于一年后推出,进而扩大了AMD的服务器阵容,再加上Ryzen Mobile 5000系列将Zen 3核心与更新的Vega集成式显卡融合在一起,适用于轻薄笔记本等产品,一时间让市场为之惊艳。
2022年,Zen 4在台积电5纳米节点制程基础上与Ryzen 7000系列处理器一起推出,其增加了对最新DDR5内存和PCIe 5.0的支持,立即掀起势场热潮。而在行动方面,Ryzen Mobile 6000系列处理器配备Zen 3+ 核心和RDNA 2集成式显卡,提高了整体电池寿命和性能。还有EPYC Genoa服务器处理器将核心数量增加到96个,而Bergamo通过更紧凑的核心针对密集的云计算原生工作执行进行了优化,从而推动了这些环境中的性能、价值和能源效率,成功地打入了英特尔长期主导的数据中心市场。也因为在高核心数量、性能优势和总体拥有成本优势,迅速赢得了市场占有率,甚至在2024年第三季首次超越英特尔的数据中心营收金额。
然而,尽管AMD在CPU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GPU方面仍然面临着挑战。其中,虽然RDNA和RDNA 2架构取得了显著的性能进步,但AMD在性能方面仍然落后于在此领域的竞争对手英伟达 (NVIDIA)。尤其在光线关注、以及AI性能,与整体开发者支持等领域上,AMD仍然难以与英伟达竞争。原因是英伟达的CUDA生态系统使其在GPU领域保持主导地位,这使得AMD尽管在价格和性能方面具有竞争力,但仍然只能屈居第二。
尽管过去10年,AMD在苏姿丰的领导下并非一帆风顺,但AMD确实出现了显著的变化。AMD不仅在台式机市场,而且在移动设备和数据中心市场也推出了成功的产品。就市场占有率而言,AMD也开始获得真正的进展。在台式机市场方面,AMD的市场占有率从2014年的20%左右上升到2024年的29%左右。在服务器市场,AMD的市场占有率更是从几乎为零,攀升至24%。所以,当前的AMD已经从英特尔的廉价替代品,转变为x86处理器市场上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
虽然,AMD在苏姿丰的领导下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并在台式机和服务器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但在移动设备市场上,AMD仍然面临着一些持续性的挑战。例如OEM厂商的采用率低,特别是在高端市场其中,这使得英特尔仍然主导着高端移动设备市场,也限制了AMD在移动设备领域的发展。这原因归咎于AMD没有与英特尔Evo平台相媲美的生态系统,也使得OEM厂商难以在高端市场向消费者推销AMD产品。反观英特尔则是凭借着Evo平台,通过设置高端笔记本的标准,进一步锁定了客户的忠诚度。
另外, AMD的RDNA和RDNA 2架构在GPU方面虽然获得了显著进步。但与英伟达相比,AMD仍然在性能方面落后。这也因为英伟达的CUDA生态系统在AI和游戏领域的强势地位,所以也限制了AMD在移动设备市场的发展。因此,整体来说,尽管AMD在移动设备市场投入了大量资源,例如推出Ryzen AI等创新技术,但与其在台式机和服务器市场的成功相比,AMD在移动设备市场的占有率仍然有限。接下来,AMD需要继续提升其产品性能,创建更完善的生态系统,并加强与OEM厂商的合作,才能在移动设备市场上获得更大的成功。
报道强调,过去的10年,虽然AMD并非没有失误。但就业绩增长而言,确实发生了一步变化。 AMD推出了一个又一个成功的产品,不仅在桌面市场,而且在行动和数据中心市场也是如此。根据研究单位Mercury Research的数据显示,AMD目前出货量约占所有x86处理器的四分之一,其中包括服务器和台式机CPU,还包括物联网芯片和游戏机等中所使用的半定制化产品。
事实上,AMD近期最大的成功是它在服务器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上,而以前它在该领域没有任何影响力。现在,这一比例约达到约24%,这是一个重大进步,与英特尔相比,EPYC在核心数量方面取得主导地位,这情况预计会在未来几年推动这一比例进一步提高。
日前,苏姿丰在AMD最新的2024年第三季财报电话会议中指出,EPYC已成为现代数据中心的首选CPU,其中多代产品组合为几乎每个企业和云计算提供了领先的性能和显著的总拥有成本优势。所以,可以预计的是,在接下来苏姿丰的持续领导下,AMD的进步还将持续。至于,能进步到什么样的一个程度,也就值得大家持续的观察。
来源:十轮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