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李丽芳:车祸、患癌全赶上了,嫁平凡丈夫,儿子是厨师

360影视 2025-02-09 20:53 2

摘要:李丽芳是著名的京剧旦角演员,她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嗓音一流。李丽芳将程派艺术与小生行当巧妙结合,唱腔激越高亢,感情饱满,感染力强。

李丽芳是著名的京剧旦角演员,她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嗓音一流。李丽芳将程派艺术与小生行当巧妙结合,唱腔激越高亢,感情饱满,感染力强。

她常演的京剧剧目有《花木兰》《佘赛花》《穆桂英挂帅》《昭君出塞》《白门楼》《红岩》《杜鹃山》等数十部。

1973年,李丽芳在京剧电影《海港》中饰演女一号“方海珍”名满全国。她演唱的“忠于人民忠于党”,是不朽的名段,深受戏迷喜爱。

李丽芳人生坎坷,遭遇过车祸、癌症等重大不幸。她坚强乐观,热爱生活,与平凡丈夫将儿子培养成烹饪技师。李丽芳的围城风景有爱有泪,让人动容……

1932年,李丽芳出生于北平花市大街一个贫民大杂院,她上面有一个姐姐名叫李慧芳,下面有两个弟弟,分别叫李铁铮、李铁梁。

李丽芳的爷爷是京剧名票,一有时间就在院子里的槐树下,一边拉京胡,一边唱《空城计》《四郎探母》。

受爷爷影响,李丽芳和姐姐从小痴迷京剧。她们小小年纪就跟爷爷学会多个唱段。

解放前,李家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非常清苦。爷爷无奈将李丽芳一家赶了出来。

此后,李丽芳跟着父母和姐姐流落到天津、南京等地,生活比乞丐好不了多少。

为了糊口,姐姐李慧芳经常去街头卖艺,用微薄收入买回玉米面、高粱面,供全家人充饥。

1937年南京沦陷后,李丽芳一家流落到上海,他们住在上海大世界对过的胡同里。

上海大世界常年有戏班演出,姐姐加入那里的戏班,天天登台。李丽芳小小年纪帮姐姐在后台换戏服,捧着茶壶为她饮场。

(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大世界)

(早年李丽芳)

小时候李丽芳齿白唇红,水汪汪的大眼睛仿佛会说话。一天在后台她来了兴致,唱了一段韵味十足的花脸,周围的人都惊呆了。

李慧芳不忍心妹妹被埋没,1944年,她请上海名家新丽琴、程玉菁、陶玉芝教李丽芳唱京剧青衣。

李丽芳本就是一块璞玉,经名师打磨,很快光芒四射。

1947年,李丽芳应邀赴南京、徐州演出,著名武生李盛斌、老生名家李宗义、王琴生为她搭戏。

中国京剧武生名家李盛斌(1911年—1990年)

此时的李丽芳虽然只有15岁,但舞台上的她优雅端庄,嗓音甜润优美,展现出极高的艺术素养。

短短两个月内,李丽芳先后主演了《打渔杀家》《甘露寺》《红娘》《玉堂春》《王宝钏》等传统剧目,所到之处,观众场场爆满,掌声喝彩声不断,李丽芳成功跻身戏班头牌行列。

1949年,事业稳步上升的李丽芳,准备在上海挑班成立自己的剧社。

随着新中国成立,全国推行文艺改革,李丽芳改变计划。1952年,她成为总政京剧团的一名演员。

(早年李丽芳)

同年,李丽芳随团赴抗美援朝前线进行慰问演出。他们冒着敌机的狂轰滥炸,从一个前线转场到另一个前线,将优美唱腔献给最可爱的人。

朝鲜的冬天奇冷无比,在外面刷牙,两三分钟漱口水就能变成冰坨。李丽芳先在外面刷牙,最后漱口时才敢将搪瓷缸子端出来。他们平时不敢生火,生怕招来敌机。

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李丽芳和战友们出色地完成了慰问任务。

在总政京剧团,李丽芳迎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1953年,团里招进一个名叫义维华的花脸演员,他身材挺拔,声音洪亮,举手投足彰显男子汉气概,李丽芳对他颇有好感。

义维华比李丽芳小5岁,1937年出生于北平一个京剧世家,他的曾外祖父是深受戏迷追捧的明净黄润甫,父亲义小亭是著名的京剧武净演员。

不久团里排演《昭君出塞》,领导安排李丽芳饰演“王昭君”,义维华出演她的车夫。

李丽芳端庄漂亮,唱念做打俱佳,是团里的“四大头牌”之一,义维华倾慕她的美貌和出众的艺术才华。在台上他是中规中矩的车夫,下了戏,义维华贴心地替李丽芳打饭,剧团转场时,他细心地帮李丽芳拎行李,并肩与她坐在客车上。

没有深情表白,没有山盟海誓,李丽芳与义维华相爱了。

同事都认为他们的恋情不靠谱,理由有二:一是李丽芳比义维华大5岁,年龄相差悬殊。

二是李丽芳是团里的台柱子,义维华名不见经传,女强男弱的恋情不会长久。

然而李丽芳与义维华将外界舆论抛在脑后,爱得很投入。

1954年总政京剧团解散,李丽芳与义维华双双进入中国京剧院工作,两人的爱情丝毫没受到影响。

4年之后,李丽芳的爱情再次迎来考验。1958年,为支援宁夏京剧事业,上级将中国京剧院“老四团”演员及家属300多人,集体调往银川,组建宁夏京剧院。

义维华恋恋不舍去车站送行,在月台上,他动情地对李丽芳说:山高路远不能阻挡我们的感情,不管走到哪里,我对你的爱不会变。李丽芳与义维华洒泪而别。

这次远赴银川,李丽芳将一个弟弟带在身边,他帮自己解决了很多生活难题。

义维华没有食言,他几乎每星期都给李丽芳写信,他还用省下来的工资买白糖、带鱼罐头,寄给远在银川的李丽芳。

李丽芳放心不下多病的母亲,义维华一有时间就往李母住处跑,将她照顾得很周到。

相爱多年,两人的心从没远离,双方都认可自己的选择。1964年底,李丽芳回北京探亲,义维华用自行车载着她来到街道办事处,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那年北京的冬天很冷,那年两颗年轻的心滚烫,李丽芳与义维华沉浸在甜蜜与幸福中。

03

结婚后,李丽芳就与义维华两地分居。在宁夏京剧团,李丽芳主演了《锁麟囊》《武松打店》《玉堂春》《雁荡山》等名剧,还参演排演了《杜鹃山》。后来团里排演革命京剧《林海雪原》,李丽芳又饰演“白茹”,始终是单位的骨干。

1966年春天,上海京剧院排演现代京剧《海港》,由于李丽芳思想过硬,业务突出,被借调到上海京剧院出演《海港》中的“方海珍”。

李丽芳对这部戏非常重视,她走访港口老工人,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不仅如此,李丽芳还去上海港务局第三装卸区体验生活,100斤的米包扛起来就走。

一位于姓音乐才子负责《海港》的唱腔设计,李丽芳逐字逐句与他探讨“方海珍”的所有唱段,不允许有任何瑕疵。

随着特殊年代来临,李丽芳的姐姐李慧芳遭受不公正待遇。上海京剧院一些演员为了挤走李丽芳,借机将她的被褥扔到大街上,说上海不是她的“防空洞”,让她从哪里来,滚回哪里去。

李丽芳含着眼泪,将被褥、行李重新打包。《海港》剧组担心李丽芳的人身安全,让她住进了锦江饭店。

义维华在信里鼓励她,你安心在上海排戏,我会一如既往照顾岳母的生活起居,我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最终,李丽芳顶住重重压力,完成了《海港》排演。

上海沪东工人文化宫

1966年10月1日,由李丽芳主演的京剧《海港》在上海沪东工人文化宫首次公演,获得巨大成功。

义维华从收音机里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得热泪盈眶。

1968年,李丽芳在银川生下一个健康可爱的儿子,她与丈夫给宝宝取名义兵;1972年,她被正式调入上海京剧院。

组织上非常关心李丽芳的个人生活,为避免夫妻分居,不久将义维华也调入上海京剧院,后担任导演。考虑到儿子年幼,单位还出资为宝宝请了一名保姆。

彻底消除了后顾之忧,为感谢上海京剧院的知遇之恩,李丽芳将全部精力扑在事业上。

197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海港》全剧录音。李丽芳演唱的“忠于人民忠于党”等唱段,唱响祖国的山山水水。

197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将京剧《海港》搬上了银幕。同年10月,该片在全国公映。

李丽芳饰演“方海珍”深入人心,她演唱的“午夜里钟声响江风更紧”
“忠于人民忠于党”等唱段成为不可逾越的经典。

在城市,不少人多次买票进影院,只为听李丽芳荡气回肠地演唱“忠于人民忠于党”。

在乡村,很多人更是跟着放映队跑,看一两遍《海港》根本不过瘾。

李丽芳红遍全国,她在《海港》中的剧照被印成大幅年画,贴进了千家万户。

(李丽芳、郭伸钦《海港》剧照)

(李丽芳《海港》剧照)

成名后李丽芳演出不断,无论路途多遥远,无论条件多艰苦,她从不讲条件。

1975年秋天,李丽芳与同事们乘坐两辆客车去北京平谷演出。傍晚时分山路上起了雾,由于视线不好,两辆车发生追尾。

剧烈撞击下,李丽芳肾脏受到严重伤害,当晚住进了医院。

妻子的伤情牵扯着义维华的心,他寝食难安。几天后,义维华带着儿子来到北京。病床上的李丽芳面色苍白,神情憔悴。义维华抓住她的手,舍不得松开。

年幼的义兵心疼地问:妈妈,你的肚子还疼吗,我给您揉揉吧。说完,将小手放到了妈妈的被子上。

夫妻深情,儿子的懂事,让李丽芳热泪盈眶。

1976年,随着特殊年代结束,李丽芳开始接受调查。那段时间她失去了登台的机会,以前的好友开始疏远她,生怕引火烧身。

李丽芳度日如年,被痛苦包裹。义维华安慰道:咱就是一个演员,没做任何亏心事,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为了将角色塑造好,咱问心无愧。

大半年后调查结束,结果显示李丽芳是清白的,她重新回归京剧舞台。

上世纪80年代,李丽芳在上海京剧院参与演出了《花木兰》《佘赛花》《穆桂英挂帅》《吕布与貂蝉》等十多部优秀京剧剧目,深受戏迷追捧。

1986年,李丽芳从上海京剧院退休了,后被单位返聘,继续活跃在舞台上。

受父母遗传,儿子义兵本来颇有艺术天赋,身材、嗓音都很好,可李丽芳和丈夫整天忙于排练演出,无暇培养儿子。

1986年,义兵高中毕业后没能考上大学,进入上海扬子旅游学校学习烹饪。

自己和丈夫几十年积累的舞台经验没能传递给儿子,李丽芳心有遗憾。

义兵能理解妈妈的心情,他宽慰道:妈妈,我喜欢烹饪,灶台就是我的舞台,我也会像您一样成就一番事业。

义兵说到做到,在锅碗瓢盆交响曲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多次在烹饪大赛中获奖。

上世纪90年代,义兵凭借一手高超厨艺进入上海政府机关工作,成为行业内的翘楚。

返聘后的李丽芳多次带队赴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巡演。他们所到之处,就是当地戏迷的节日,大家将最热情的掌声、欢呼声送给剧团。

与此同时,李丽芳四处讲学,注重青年演员的培养,努力将自己钟爱的京剧事业传承下去。

李丽芳爱京剧、爱戏迷,也爱家人。她自己舍不得花钱,穿着5块钱买的白皮鞋四处演出,一件衣服经常穿10多年。

对丈夫对儿子,李丽芳却非常大方。上世纪90年代,她开始领取政府特殊津贴,虽然钱不多,她却花4000多元给儿子买了一部手机。

李丽芳给义维华买衣服、鞋子,价钱通常是自己的两到三倍。丈夫无论知名度还是收入都与她有很大差距,但李丽芳将丈夫当成手心里的宝。

一到休息日,义兵就在厨房里做美食,帮父母改善生活。李丽芳最喜欢为儿子打下手,她笑呵呵地说:师傅,葱花、蒜末给您准备好了,徒弟还需要做什么,请吩咐。

李丽芳的幽默将义维华和儿子逗笑了。

一家三口互相关心,恩爱和谐,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然而1998年,癌魔却向他们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这年夏天,李丽芳在单位体检中被查出乳腺癌三期。义维华和儿子向她隐瞒了病情,李丽芳渐渐从医护人员和病友的交流中猜出了病因。

他们三人谁也不提“癌”字,却合力与癌魔作斗争。

手术后经历了放疗、化疗,李丽芳的身体有所恢复。

2000年3月,上海京剧院庆祝建院45周年。病愈后的李丽芳重新登上舞台,演唱“忠于革命忠于党”等唱段,她嗓音浑厚,气息饱满,唱腔穿云裂帛。

45分钟的演出,掌声爆发19次,李丽芳多次返场含泪谢幕。

这次演出,是李丽芳人生最后的高光时刻。

2002年4月29日,一代京剧名家李丽芳因癌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享年70岁,义维华和儿子陷入无尽的悲痛中。

告别仪式上,数百名戏迷自发赶来,含泪送李丽芳最后一程。

到2025年2月,李丽芳已经离开我们23年了,但她塑造的经典舞台形象,她刚柔相济,富有穿透力的唱腔,永远被一代代戏迷喜爱和铭记。京剧《海港》和李丽芳饰演的“方海珍”,堪称永恒的经典!

来源:细品名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