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云脑守护万家灯火 数字赋能护航假日平安

360影视 2025-02-09 21:03 3

摘要:春节假期期间,为应对崂山区石老人海水浴场等重点区域可能出现的客流高峰,崂山区电子政务和大数据中心充分发挥视频监控、无人机、手机信令、位置服务等数字化技术优势,联动多部门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预警体系,通过数据融合、智能感知、精准触达等创新手段,实现人流动态实

春节假期期间,为应对崂山区石老人海水浴场等重点区域可能出现的客流高峰,崂山区电子政务和大数据中心充分发挥视频监控、无人机、手机信令、位置服务等数字化技术优势,联动多部门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预警体系,通过数据融合、智能感知、精准触达等创新手段,实现人流动态实时掌控、风险隐患提前预警、应急处置高效协同,为市民安全保驾护航。

多源数据融合,打造人流监测“智慧大脑”

“小年夜”期间,崂山区电子政务和大数据中心以“城市云脑”为中枢,汇聚整合位置服务、运营商基站定位、地铁客流监测等多维度数据,动态监测区域人流热力,形成多源数据交叉验证的综合监测体系。通过在“城市云脑”上线人流密度监测数据看板,在“山东通”手机端开发接入“城市运行监测”人数统计功能,对4个重点区域(石老人海水浴场、海之恋公园、小麦岛公园、沙子口休闲广场)人流密度进行实时监测分析,提供每5分钟一次的人员数据更新、监测区域最大承载量和人流密度趋势图谱,为后方指挥中心和前线应急指挥车提供了鲜活、精准的决策数据支撑。

春节期间,人流密度监测平台将监测范围扩展至10个重点区域(石老人海水浴场、海之恋公园、小麦岛公园、极地海洋公园广场、大河东游客服务中心广场、仰口海水浴场、会场沙滩、流清河沙滩、沙子口休闲广场、沙子口大集),形成“重点区域全辐射、动态数据全贯通”的监测格局。

精准触达预警,织就公共安全“防护网”

针对重点区域人流聚集风险,崂山区电子政务和大数据中心对接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的基站定位数据,创新应用运营商大数据短信触达能力,利用区域内人员手机与周边5G基站的握手数据建立“监测-预警-响应”闭环机制,精准识别区域人群,灵活触发短信发送,当系统研判人流密度达到阈值时,自动识别区域内停留超5分钟的人群,定向发送定制化烟花禁放提醒短信,实现公共服务从“广而告之”到“精准滴灌”的升级,进一步提升了公共服务的精准性和及时性。“小年夜”累计向石老人海水浴场区域内停留超过5分钟的人群发送短信4434条。

智能感知为一线巡查与应急处置插上“智慧翅膀”

利用全域低空智能感知平台,充分发挥自动巡检多旋翼无人机及机动服务保障车能力,在“小年夜”对石老人海水浴场等重点区域进行烟花燃放、城市管理巡查,累计飞行27架次,飞行里程124.67公里,飞行时长近400分钟,覆盖5个街道共25个点位,将低空飞行实时影像推送至区级和街道指挥中心以及前线应急指挥车,方便各级指挥部指挥调度。在石老人海水浴场和金家岭街道现场验证无人机喊话能力,提醒广大市民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效果良好。

春节假期期间,全域低空智能感知平台累计调度无人机飞行168架次,飞行里程700余公里,飞行时长33小时,覆盖崂山区所有重点监管区域。崂山区无人机飞行服务采用自动机场实时调度、机动保障车及时响应的综合低空巡查模式,形成“线上+线下”“自动+灵活”的低空智能感知体系,进一步提升了节假日期间城市管理效率,有效保障了市民出行与生活安全。

基于全域智能视频感知网建立了4条视频巡更路线,覆盖烟花燃放监控重点区域、重点道路和重点点位,通过视频巡查代替人工巡查,提升了巡查业务工作效率。

大数据管控烟花禁放,智慧监管保障空气质量

春节期间,崂山区加大了烟花爆竹禁放管控力度,确保了空气质量稳定。崂山区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大气环境综合监管系统对区内7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实时数据进行24小时监控,累计向崂山云脑推送数据5000余条。面对烟花爆竹禁放管控的严峻挑战,系统实时推送、告警研判重点区域、重要时段的大气环境监测数据,为烟花爆竹管控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持。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的实时推送,让监管部门能够迅速掌握区域内空气质量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置污染源,确保了节日期间空气质量优良,也为全区人民营造了一个清新、舒适的环境。

城市云脑持续进化,数字赋能共创假日安全新篇章

目前,崂山区正在以数智化手段实现城市事件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防的新跨越。下一步,崂山区电子政务和大数据中心将深化“城市云脑”场景应用,推动数据共享与智能算法迭代,探索“大模型+城市治理”新模式,创新通过人流密度分析、靶向短信触达、烟花燃放识别、大气环境监管、应急广播协同等技术手段,实现智能预测、科学预警突发事件,一网统管自动分派处置任务,为重点区域节假日安全保障提供更智慧、更高效的“崂山方案”,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