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夜的中关村依然灯火通明,美团总部大楼里,王兴看着大屏上实时跳动的订单数据眉头紧锁——京东外卖订单量连续三周环比增长超300%,补贴战已让美团单均利润跌破0.3元。这个曾用九年时间击退饿了么、百度外卖的王者,正面临史上最危险的时刻。若预言成真,王兴是否真如坊间
文/互联网商业观察组
深夜的中关村依然灯火通明,美团总部大楼里,王兴看着大屏上实时跳动的订单数据眉头紧锁——京东外卖订单量连续三周环比增长超300%,补贴战已让美团单均利润跌破0.3元。这个曾用九年时间击退饿了么、百度外卖的王者,正面临史上最危险的时刻。若预言成真,王兴是否真如坊间传闻只剩三条退路?这场战役又将如何改写中国互联网格局?
---
一、生存假设的残酷前提:京东凭什么绞杀美团?
在讨论王兴的退路前,必须正视一个基本事实:外卖市场的绞杀成本远超电商。
- 履约成本黑洞:每单外卖需要支付骑手5-8元,是电商快递成本的3倍(数据来源:达达集团2023年报)
- 用户迁移壁垒:外卖用户月均打开APP次数达23.4次(极光数据),高频使用形成路径依赖
- 生态协同难度:京东主站3C用户与外卖群体重合度仅17%(QuestMobile交叉分析)
即便刘强东祭出“0佣金+骑手社保”双重杀招,要实现全面绞杀仍需满足三个条件:
1. 每年持续烧钱超200亿元(参考滴滴外卖2018年9个月烧20亿仅获2%份额)
2. 半年内骑手规模突破300万人(美团现有624万骑手)
3. 商户端补贴力度达到美团历史峰值的3倍(2018年“夏季战役”日均补贴1.5亿元)
---
二、三条出路的可行性解剖
【路径一】套现离场:资本市场的血色现实
若王兴选择清仓美团股票(现持股约10.4%),将面临三重绞杀:
- 估值崩塌:创始人抛售必然引发股价暴跌,参照俞永福卸任阿里本地生活总裁时,口碑估值缩水40%
- 控制权危机:腾讯持有美团17.2%股份,若王兴退出,极可能触发阿里系资本反扑
- 历史污点化:资本市场将永久标注“败退者”标签,直接影响其后续创业融资能力
现实对标:拉手网吴波在千团大战失利后套现,至今未能重回互联网一线阵营。
【路径二】合并饿了么:反垄断铁幕下的幻梦
阿里系饿了么当前市占率约25%,合并看似能形成“美团+饿了么”超70%份额的垄断联盟,但存在致命障碍:
- 政策红线: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明确要求“平台经济领域禁止经营者集中”
- 组织排异:阿里与美团积怨已久(从支付入口争夺到骑手归属纠纷),文化整合难度远超当年美团合并大众点评
- 协同陷阱:合并后需关停重复站点,预计导致超100万骑手失业,社会风险不可承受
历史镜鉴:滴滴合并快的后引发监管重锤,最终被迫从纽交所退市。
【路径三】全面价格战:七伤拳背后的生死时速
若美团跟进京东的“0佣金+骑手社保”策略,将触发三重连锁反应:
1. 资金消耗:按日单量5000万计算,每年佣金补贴超540亿元(佣金按3元/单估算),相当于美团2023年净利润的9倍
2. 股东反噬:腾讯等主要投资者已公开反对“无底线补贴”,可能引发董事会政变
3. 生态崩解:到店酒旅业务需反哺外卖亏损,或将重演百度砍掉O2O拖累AI业务的悲剧
数据警示:2023年社区团购价格战中,美团优选亏损率扩大至32%,证明激进补贴已触及资本忍耐极限。
---
三、第四条隐秘通道:美团的逆向突围术
在三条明路之外,王兴可能启动“战略防御计划”:
1. 即时零售升维战:
利用美团闪电仓(已建3000个前置仓)发起“30分钟万物到家”攻势,直击京东3C品类配送时效软肋。
2. 下沉市场结盟:
与拼多多合作接入“拼饭”入口,用低价白牌商品对冲京东品质化路线。
3. 技术降本革命:
加速无人机配送落地(已在深圳开通11条航线),将单均履约成本压至3元以下。
4. 监管牌博弈:
推动制定“外卖平台骑手社保成本分摊标准”,将京东的道德攻势转化为行业集体成本。
---
四、终局推演:不可能三角下的共存时代
从互联网20年商战史看,外卖市场更可能走向“三分天下”格局:
- 京东:占据高端白领市场(客单价45元以上),主打3C即时配送
- 美团:固守中小商户基本盘(占比超80%),通过到店业务交叉补贴
资本分析师测算:当三家市占率趋近40%:35%:25%时,补贴战边际效益将趋近于零,行业进入“服务差异化”竞争阶段。
---
结语:杀死美团的从来不是京东
回望历史,真正击溃巨头的从来不是另一个巨头——诺基亚死于苹果重构手机生态,康师傅衰落于外卖改写速食场景。若美团倒下,只会是因为忘记“Food+Platform”的初心,而非刘强东的补贴弹药。这场战役的真正启示在于:当互联网进入存量博弈时代,企业的生死密码不再是资本规模,而是能否在成本、效率、体验的不可能三角中找到动态平衡点。
来源:最美乡村创作者华传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