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王军霞夺奥运冠军,春节却被人送花圈,直到去世仍住一居室

360影视 2025-02-24 19:00 1

摘要: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田径赛场上,王军霞身披国旗绕场奔跑的身影,成为中国体育史上最动人的画面之一。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田径赛场上,王军霞身披国旗绕场奔跑的身影,成为中国体育史上最动人的画面之一。

人们记住了这位“东方神鹿”的荣耀,却鲜少有人注意到看台上那位默默注视着她的教练,毛德镇。他的眼神里既有欣慰,也藏着难以言说的疲惫。

这位将王军霞从低谷推向巅峰的功勋教练,一生未曾享受过与贡献相匹配的尊荣,甚至在晚年因坚持正义而饱受威胁,最终在清贫与病痛中离世。

1937年,毛德镇出生于辽宁大连的一个普通家庭

年少时,他凭借天赋与努力成为辽宁省田径队的中长跑运动员,退役后进入大连体育学校任教。

当时的中国田径尚处于萌芽阶段,基层教练的待遇微薄,但毛德镇始终保持着对体育事业的热忱。

毛德镇像一位勤恳的园丁,在简陋的训练场上培养出孙日鹏、丁维峰等一批优秀运动员。

孙日鹏在亚运会上摘金的时刻,毛德镇站在场边悄悄抹泪,那是他第一次体会到“教练”二字的分量。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994年。

当时,马俊仁带领的马家军因内部矛盾爆发“叛师事件”,王军霞等核心队员集体出走。

这些曾叱咤赛场的姑娘身心俱损,甚至萌生退役念头。

辽宁省体育局心急如焚,距离亚特兰大奥运会仅剩一年半,而王军霞是中国田径夺金的唯一希望。

几经权衡,他们找到了刚战胜肝病的毛德镇。

没人料到,这位年近六旬的教练会接下这块“烫手山芋”

同事劝他:“马俊仁的势力盘根错节,你何必蹚浑水?”毛德镇却只说:“运动员的青春耽误不起。”

刀光下的守护

初次见到王军霞时,毛德镇心头一紧。

眼前的奥运苗子体重不足45公斤,眼神空洞,连说话都带着颤音。

原来,王军霞的哥哥刚因车祸去世,而她在马家军时长期遭受精神压迫,心理创伤极深。

毛德镇没有急于制定训练计划,而是先扮演起“父亲”的角色。

他自掏腰包买人参熬汤,为王军霞调理身体,请来心理医生为她疏导情绪,甚至在她失眠的深夜陪她聊天。

渐渐地,王军霞脸上有了笑容,训练状态也开始回升。

然而,危险接踵而至,某日训练结束,王军霞在宿舍楼道撞见几个陌生男子,对方阴鸷的眼神让她不寒而栗。

毛德镇当机立断,带着全队搬进一处偏僻民宅。

白天,他指导训练,夜晚,他握着手电筒在房前屋后巡逻。

即便如此,意外仍防不胜防,王军霞外出购物时被自行车“意外”撞倒,肇事者转眼消失在人潮中。

那一夜,毛德镇在院子里枯坐到天明。

次日清晨,弟子们发现教练的棉袄下多了一把明晃晃的砍刀。

“只要我在,谁都别想动你们。”他的声音很轻,却让所有人红了眼眶。

奥运金牌

1996年7月28日,王军霞以14分59秒88的成绩冲过5000米终点线,成为中国首位中长跑奥运冠军。

领奖台上,她将金牌挂在毛德镇颈间:“这是我和毛指导共同的荣誉。”

电视机前的国人欢呼雀跃,却无人知晓这块金牌背后交织着多少凶险。

早在奥运前夕,毛德镇就收到匿名信:“敢去美国,让你全家陪葬!”

除夕夜,有人将花圈摆在他家门口,大年初一,三十多通恐吓电话响彻小屋。

妻子缩在墙角发抖,老母亲吓得神志恍惚,女儿哭着求他放弃。

毛德镇把家人送到亲戚家,独自面对黑暗中的獠牙。

当记者问他为何不报警时,他苦笑:“有些事,不是一纸报告能解决的。”

然而荣耀并未带来安宁,奥运归来后,毛德镇申报“国家级教练”职称屡屡受阻,退休工资被无故停发,甚至因“违规带走队员”的莫须有罪名遭单位刁难。

更令人心寒的是,他培养的队员接连遭遇神秘袭击。

一名河南籍运动员被诱上面包车毒打;王军霞险遭车祸,训练器材常在深夜被破坏……这一切,他都默默咽下,只在日记里写道:“我教的是跑步,不是跪着求生。”

2008年,毛德镇被确诊肺癌晚期。

昔日弟子凑钱送他住院,却被婉拒:“别浪费,留着培养新人。”

病房里,他撑着枯瘦的身躯观看北京奥运会直播,看到中国田径队入场时,浑浊的眼里泛起泪光。

王军霞偷偷买来电视,他难得发了火:“退回去!你的钱要养孩子!”

2009年6月1日,72岁的毛德镇在大连一间37平方米的老房里停止了呼吸。

前来吊唁的人们震惊地发现,这位奥运功勋教练的家,墙面斑驳、家具老旧,唯一的“奢侈品”是弟子送的电饭煲。

王军霞扑在灵前泣不成声:“他护住了我的命,却护不住自己……”

毛德镇去世后,中国田协送来抚慰金,媒体掀起一阵悼念热潮。

但喧嚣很快散去,如同他的一生,来时寂静,去时悄然。

如今,体育场馆里挂着更多“金牌教练”的肖像,他的名字却渐渐被淡忘。

他留给世界的,不只是王军霞身披国旗的辉煌瞬间,更是一面照见时代暗角的镜子。

来源:黛月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