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整个电影制作,已经非常用心了。仅仅一个申公豹变身镜头,就用两年时间打磨,单帧毛发渲染甚至超过800万根,《哪吒2》累计修改超60稿,敖丙黑化剧情重构12次。
当粤语版哪吒喊出"你打我撒"时,全场爆发出比普通话版更热烈的笑声——这是《哪吒之魔童闹海》港澳公映首日的盛况。
如今该片全球票房突破124亿元,不仅在国内大火,更是火到国外,随着影片的爆火,导演饺子以及制作团队也从幕后走向台前。
让所有人意外的是,现在先是有导演饺子闭关,又传来团队停止所有采访的消息,不禁让人疑惑不已。
毕竟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这个站在巅峰的团队选择主动"消失",恰似哪吒削骨还父的决绝,撕开了中国动画产业的深层命题。
是逃避压力,还是死磕品质?其实在一开始饺子因为闭关这件事上了热搜的时候,就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创作团队选择沉默应对是早就有所准备的。
不少网友都对此表示理解,毕竟导演应该好好休息一下。
还有人说饺子导演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导演。
其实整个电影制作,已经非常用心了。仅仅一个申公豹变身镜头,就用两年时间打磨,单帧毛发渲染甚至超过800万根,《哪吒2》累计修改超60稿,敖丙黑化剧情重构12次。
但是当在港澳地区92.9%影院排片、IMAX场次秒空的火爆形势下,团队反而拒绝所有商业活动。这种"反流量"操作背后,藏着饺子导演的创作哲学:"动画是一辈子的事,不是赚快钱的工具。"
正如《哪吒2》中太乙真人那句"不破不立",团队用五年闭关打破"一年一续集"的行业潜规则,在短视频冲击影视行业的今天,这种坚持显得尤为珍贵。
从"催更狂欢"到"品质共识"《哪吒2》现象级成功的另一面,是观众与市场的集体进化。尽管出现"假冒导演直播带货"的闹剧,影迷自发组建"反催更联盟",在官微下刷屏"好好磨刀"。
哪吒2带来的影响甚至触及到了旅游行业,天津、四川、安徽等地掀起"哪吒户籍争夺战",带动相关景区客流增长200%,证明优质内容才是长效流量密码。
似乎思想的转变恰恰印证了制片人易巧的判断:"中国观众正在用票房奖励耐心。"当某流量明星主演电影遭遇"三日游"时,《哪吒2》凭借"动态水墨渲染"等173项专利技术,更是创造了所有影视作品难以逃脱的日均票房逆跌百分之五的奇迹。
其实闭关不是退场,而是蓄力破界在珠海可可豆动画总部,闭关的饺子团队已显露新动向。
当粤语版"给我破"登上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就连北美点映场也出现外籍观众cosplay哪吒得现象,不得不让人感慨:哪吒真是火的一塌糊涂。
在速食时代,做慢火熬汤的人当同行还在为"如何让观众忘记前作"发愁时,《哪吒2》团队用一场自我放逐给出了答案:真正的破界从不在热搜榜上,而在无人问津的创作深海里。那些被网友戏称"住在剪辑室"的动画人,正在用五年又五年的孤勇,书写着中国动画的"我命由我不由天"。
我觉得电影里一句话说的非常好:"若命运不公,就和他斗到底。这也适合所有的创作者"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像等待《哪吒3》那样,给真正的匠心以时间。
来源:小小吃瓜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