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大信工学子返乡行,科技文化双赋能

360影视 2025-02-24 23:23 2

摘要:这个寒假,四川农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围绕“科创乡村·青年实干”主题,组织30余支社会实践团队、千余名学子开展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各团队聚焦科技创新解决农业领域的痛难点问题、数字激活红色文化传承等,旨在引领广大信工学子在“行走的大思政课”中坚定强农兴农理想

这个寒假,四川农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围绕“科创乡村·青年实干”主题,组织30余支社会实践团队、千余名学子开展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各团队聚焦科技创新解决农业领域的痛难点问题、数字激活红色文化传承等,旨在引领广大信工学子在“行走的大思政课”中坚定强农兴农理想信念、锤炼知农爱农本领能力,为乡村振兴事业奉献青年力量。

智慧农业先锋,助力乡村产业兴

“五驱三农,智创馈乡”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组建了五支分队,走访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广安市岳池县、福建省三明市等5省、12市30余地的农业基地。针对果园病虫害、鸡群健康管理以及疫病防控等问题,团队结合计算机视觉与音频处理技术,研发了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实现虫害预警等功能,帮助养殖户及时调整养殖环境,减轻人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图1成员在果园观测橘子品质状况

图2团队开发的智慧鸡禽云养殖系统

科技融合传统,点燃孩子未来梦

“智启童程”实践团来到雅安市上坝路社区,给孩子们带来一场算法科技与传统文化的交融盛宴。团队成员将少儿Scratch编程与传统文化结合,引导孩子们通过趣味编程描绘心中的传统文化;同时,团队成员精心组织科学劳动教育,打造“智培新生实验室”,共同记录植物生长数据并科普农业知识;最后,团队成员还精心准备了剪纸、做灯笼等传统文化课程,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图3团队成员教授少儿Scratch编程

图4团队成员和小朋友一起制作新春灯笼

“白鸽传‘信’”团队去到雷波、广安等地,以数字之翼托举非遗星火,开展“五育融合·三色赋能”主题冬令营。用情景剧打造沉浸式思政课堂、将代码课带到大凉山大地上、让非遗美育文化浸润乡村孩童……用通过“学-护-传”模式,赓续非遗根脉,激活文化基因,以代码编织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让千年文脉在科技赋能中生生不息。

图5带乡村儿童制作漆扇

图6和乡村儿童

红色基因传承,搭建共享云平台

“我的家乡”实践团怀着崇敬的心情,寻访了四川、重庆、贵州、湖南等地的红色遗址,重温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并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搭建了红色文化网络云平台,将红色资源进行数字化整理展示,方便更多人学习和传承红色文化。而当被问及为何想要怎么做时,一位学子回答道“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让红色资源活起来、动起来,激励更多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就是我的初衷。”

图7团队成员寻访红色故事

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是四川农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学子将所学知识运用落地、服务社会的一次生动实践,更是新时代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

来源:牛魔王大板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