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加法”人人做!晒出你的科学含量】作品展播之科学奇趣展:科学就在身边,奥秘等你发现

360影视 2025-02-25 00:04 2

摘要:202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你是否曾为牛顿的苹果而着迷?是否曾幻想过亲手制造一架火箭?是否曾用好奇的眼睛观察过这个奇妙的世界?

202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提出两周年之际,2月12日,由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指导,中国网、新浪微博主办的#晒出你的科学含量#大型互动类征集火热开启,话题发布当天,登上微博热搜第三,3000余万人次参与话题讨论,全国的中小学生在微博话题下纷纷晒出自己的科学实验和自制科学模型,晒出他们的科学含量。

#晒出你的科学含量 微博数据截图。

科学实验,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孩子们打开探索世界的大门。他们用镜头记录下亲手操作的实验过程,每一个模型,都凝聚着孩子们的热情与智慧;每一次探索,都见证着他们的成长与进步。在一次次的科学实践中,他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培养了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以及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月20日起,中国网将对这些优秀作品进行主题展播,通过展现他们优秀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感受科学知识的魅力,让我们一起为这些小小科学家们点赞,为他们的科学梦想加油!

【第三期】科学奇趣展:科学就在身边,奥秘等你发现

作品一:神奇的梳子

点击图片,欣赏精彩作品

微博网友@虎妈潘潘 供稿

投稿原文:静电还能这么玩?梳子与毛巾摩擦后,可吸附纸屑,这就是静电,用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增进孩子学习物理的兴趣,带孩子发现生活中的为什么。

作品二:《盐水的浮力》

点击图片,欣赏精彩作品

微博网友@果碧果碧 供稿

投稿原文:在这个实验中,当你在水中加入足够的盐,鸡蛋就会神奇地漂浮起来!而在清水中,鸡蛋则会沉到底部。清水加盐后鸡蛋浮起,原理是盐增加了水的密度。通过这个小实验,我深刻感受到了科学的奇妙,也激发了我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希望大家也能喜欢这个实验,一起在科学的海洋里畅游呀!

作品三:用“晕染”做一幅画

点击图片,欣赏精彩作品

微博网友@懒猫薇宝0 供稿

投稿原文:晕染是一种毛细现象和扩散现象共同作用的物理现象,当水接触到纸张时,由于水的表面张力,水会沿着纸张纤维间的细小孔隙上升,这就是毛细现象。通过毛细现象,水能够快速地在纸张表面和内部蔓延开来。当颜色溶解在水中后,颜色分子会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从浓度较高的区域向浓度较低的区域扩散。随着水在纸张上的蔓延,颜色分子也会随着水的流动而扩散到纸张的各个部分,从而使得颜色在纸上晕开。

作品四:火山喷发

点击图片,欣赏精彩作品

抖音网友@复兴区岭南小学 供稿

投稿原文: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内部岩浆通过地壳断裂上升至地表的过程,伴随气体释放和物质喷射,常引发气候和环境变化。你们想亲眼看一看火山爆发吗?就请跟随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岭南小学三年级(1)班的闫苏睿同学一起去做一做吧!

作品五:瓶吞鸡蛋

点击图片,欣赏精彩作品

抖音网友@复兴区岭南小学 供稿

投稿原文:岭南小学六年级七(7)班的王炳之同学开展了“瓶吞蛋”科学实验。实验巧妙运用热水、凉水与熟鸡蛋,清晰呈现了操作过程与内在原理。实验中,因瓶内压强变化,熟鸡蛋被稳稳“吞入”瓶中,随后又能轻松取出,生动展现了外部大气压强的神奇作用。

文案:仝选

编审:韩雅洁刘佳

来源:中国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