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下20万才发现,与其不停买买买,不如深度消耗物品

360影视 2025-02-25 01:21 1

摘要:搜了一下,发现已经是三年前买的了,当时试穿觉得有点小,又懒得退,心想“等瘦一点也能穿”,结果至今还在衣柜里吃灰。

你好呀,我是言柒,一个不太安分的打工人。

周末整理衣柜,翻出一条标签都没拆的连衣裙。

搜了一下,发现已经是三年前买的了,当时试穿觉得有点小,又懒得退,心想“等瘦一点也能穿”,结果至今还在衣柜里吃灰。

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

但凡这些东西能够全部物尽其用,不被闲置,大概我们也就不需要老是买买买了。

1、快时尚的“过期焦虑”:衣服还没穿旧,审美先过时了

快时尚的套路像一场精心设计的游戏——

- 春天流行碎花裙,夏天主打多巴胺配色;

- 去年oversized西装还是顶流,今年就被短款针织衫拍在沙滩上......

你以为买的是风格,其实不过是商家批量生产的“审美流水线”。

停止买买买,学会“一衣多穿”,几件衣服就能不停玩出新花样。

例如,一条黑色直筒裤,春天搭衬衫是通勤风,夏天配T恤是休闲装,秋天加件针织开衫又能变身温柔系。

2、护肤品的“集邮游戏”:瓶瓶罐罐不如皮肤说实话

从补水保湿到美白抗老,从精华到面膜再到贵妇霜......

每个女生的梳妆台上,基本都有一些“半永久”护肤品。

好像用得越多,就能让自己越年轻一样。

但护肤,真的不是越折腾效果就越好。

氨基酸洁面乳+基础保湿霜+硬核防晒霜,基本就够了。

比起涂了一层又一层,你的皮肤有时候更想安静喘口气。

3、日用品的“隐形囤积”:把超市货架搬进家

囤货的快乐像泡沫,戳破后全是负担:

- 为凑满减买的洗衣液,用到最后半瓶都凝固了;

- 跟风囤的网红零食,过期后连包装袋都不敢撕开;

- “买三送一”的毛巾,拆封时才发现花色丑得惊人。

哪怕是日常消耗品亦然,小柒前两年就吃过教训。

双十一的时候囤了4箱纸巾,用了两年都没用完,后来搬家,还要专门腾出一个箱子来装。

现在学乖了,不管买什么东西,最多3个月的用量就是上限。

遇到特殊时候更是严格控制,比如搬家前一个月不再添置新物品,有超过3天以上的外出计划,提前一周停止购买食品,把家里的消耗掉......

4、精神消费的“虚假充实”: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直播间抢购的“人生必读100本经典”,在你家书柜里站岗几年了?

我有位前同事,每年晒书单打卡超50本,后来才知道他连《百年孤独》的人物关系图都没理清。

反观一位写书评出圈的自媒体博主,一直精读《红楼梦》,靠写各种细节解读,收益早就达到了6位数。

深度消耗一本好书,就像慢炖一锅老汤:

- 第一次读情节,第二次品细节,第三次悟人性;

- 划线的句子会随着阅历“二次生长”;

- 某天突然和主角共情时,才惊觉“原来书早把答案写好了”。

比起在书架前拍打卡照,把一本书读透的样子,才是真正的性感。

我们总以为“拥有更多”才能活得精彩,却忘了真正的底气,是让每件物品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

比起不断买买买,学会深度消耗才是极简生活的真谛。

下次想下单时,不妨打开储物柜看看:

那些被冷落的物品,或许正等着和你续写新故事。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

码字不易,看完点个赞和关注,祝你早日成为自己的财神!

来源:言柒在成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