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下,学生们往往被繁重的课业压得喘不过气,即便拥有为数不多的体育课,身体素质却仍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回溯过去,那时的学生们并没有充裕的专门体育课时间,可体质却普遍出色。究其根源,是因为体育在他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同空气一般自然地融入日常,滋养着他们的成长。
在当下,学生们往往被繁重的课业压得喘不过气,即便拥有为数不多的体育课,身体素质却仍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回溯过去,那时的学生们并没有充裕的专门体育课时间,可体质却普遍出色。究其根源,是因为体育在他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同空气一般自然地融入日常,滋养着他们的成长。
步行上下学,看似再平常不过的日常行为,却是那时孩子们体育锻炼的重要一环。清晨,迎着朝阳,背着书包,步伐轻快地迈向学校,一路上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身体的各个关节和肌肉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舒展和锻炼。傍晚放学,和小伙伴们结伴而行,或嬉笑打闹,或分享着一天的趣事,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步行的路程也变得不再漫长。这一来一回的路程,锻炼了他们的耐力和腿部力量,为健康的体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帮助家长干家务、干农活,更是那时孩子们生活中的常态。在农村,孩子们放学后会主动帮着父母喂鸡、喂猪,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弯腰、起身、搬运饲料,身体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到了农忙时节,参与到耕地、播种、收割等农活中,更是体力与耐力的双重考验。每一次挥动锄头,每一次弯腰插秧,每一次搬运粮食,都让他们的肌肉变得更加结实,力量也在不断增长。而在城市里的孩子,帮忙打扫房间、洗碗筷、擦桌椅等家务劳动,同样能锻炼到手臂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
四季更迭,每个季节都有着独特的体育活动。夏天,田园里杂草丛生,孩子们会提着小篮子,拿着小铲子,穿梭在田间地头拔草。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长时间的弯腰劳作也锻炼了腰部和腿部的力量。到了冬天,寒风凛冽,孩子们会拿着耙子,在树林里、田野边耧柴。在寻找柴草的过程中,他们需要不断地行走、弯腰、挥动耙子,身体在寒冷的环境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也增强了抵御严寒的能力。
走亲访友,无论路途多么遥远,孩子们大多选择徒步前往。一路上,他们翻山越岭,穿过田野,蹚过小溪,欣赏着沿途的自然风光,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这样的长途跋涉,不仅锻炼了他们的体力和耐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毅力和勇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应对疲劳,这些都是宝贵的人生财富。
暑假里,孩子们积极参与到生产队的劳动中,割草、积肥、拾麦穗。在炽热的阳光下,他们挥舞着镰刀,割下一把把青草,一滴滴汗水从额头滑落,滴在土地上。拾麦穗时,他们需要弯下身子,仔细地寻找遗落在田间的麦穗,这锻炼了他们的专注力和耐心。这些劳动不仅为生产队做出了贡献,也让孩子们在劳动中锻炼了身体,懂得了珍惜粮食和劳动成果。
跟着老师过“夏令营”,更是一段充满乐趣和挑战的体育时光。他们登上高山,俯瞰着壮丽的山河,感受着大自然的雄伟与神奇。在攀登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克服陡峭的山路、体力的消耗等困难,这极大地锻炼了他们的体力和意志力。下到大河里,他们游泳、嬉戏,与水亲密接触,锻炼了水性和身体的协调性。野营、野宿、野餐,让他们学会了野外生存的技能,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经常参加“学农、学工、学军”活动,让孩子们在不同的环境中接受锻炼。学农时,他们深入农村,体验农民的生活,学习农业生产知识,参与农事劳动,锻炼了身体素质和劳动技能。学工时,走进工厂,了解工业生产的流程,参与简单的生产劳动,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学军时,进行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知识,体验军人的生活,培养了纪律意识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而放风筝、捉迷藏、逮田鼠、捉蝈蝈、挖泥鳅等童年游戏,更是充满了欢乐和活力。放风筝时,孩子们奔跑在广阔的田野上,手中紧紧握着风筝线,看着风筝在天空中翱翔,感受着风的力量和自由的快乐。捉迷藏时,他们在大街小巷、树林草丛中穿梭躲藏,锻炼了身体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逮田鼠、捉蝈蝈、挖泥鳅,让他们亲近大自然,锻炼了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耐心。
过去的孩子们,虽然没有如今先进的体育设施和丰富的体育课程,但他们却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进行着体育锻炼。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体育活动,不仅塑造了他们健康的体魄,更培养了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些宝贵的品质,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受益终身,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体育与生活关系的深刻启示。
来源:随遇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