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访谈 | 高校人工智能赋能外语教学按下“加速键”

360影视 2024-11-28 18:07 4

摘要:走进国家开放大学的大楼,学校数字课程建设的历史沿革在一楼展厅按序陈列,《学位英语》虚拟人课程视频滚动播放,这是该校在充分调研开放教育英语学习现状后,以《学位英语》课程为试点打造的基于知识图谱的新型数字课程。今年四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 18 个“人工智能+高等教

走进国家开放大学的大楼,学校数字课程建设的历史沿革在一楼展厅按序陈列,《学位英语》虚拟人课程视频滚动播放,这是该校在充分调研开放教育英语学习现状后,以《学位英语》课程为试点打造的基于知识图谱的新型数字课程。今年四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 18 个“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国家开放大学“基于 AI技术的大规模个性化英语教学创新实践”名列其中,是入选案例中唯一一个外语类应用场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高校已经积极开展行动,将人工智能融入外语教学中,并通过构建一系列典型应用场景,为学生英语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推动英语教学的创新发展。

智能应用场景赋能个性化英语学习

据了解,国家开放大学的英语学习者每年超过 300万,学习需求多样化。为推动“大规模的标准化教育"转向“大规模的个性化学习”,该校于 2022 年启动了人工智能赋能英语智慧教学改革。基于体系办学的客观诉求、语言学习的特殊需要和依托人工智能创设学习场景的可能性,国家开放大学构建了围绕英语学习的大规模个性化智慧教学体系,其中包括:英语口语智能训练系统,从不同维度给予及时反馈;英语作文智能批改系统,提供及时评阅和修改建议;探索虚拟教师课程资源建设路径,打造生成性教学资源制作新模式;围绕学位英语考试基于知识图谱打造学位英语自适应学习系统,通过自我评测、精准推送、学练一体和精准画像、人性支持等智能化支持服务,满足学生自主性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另有依托大模型创建的 Al虚拟教师智能问答系统,为成人学习者提供二十四小时在线学习支持。

据国家开放大学外语学院院长郑霁鹏介绍,基于知识图谱的《学位英语》是国家开放大学与科大讯飞合作建设完成的第一门自适应课程,包含知识图谱知识点拆解约 200个、虚拟资源课件200个、虚拟资源时长 1200 分钟、智能问答资源库1个、自适应诊断练习约3万道,AI虚拟教师脚本27万余字。学习内容目标化、学习系统智能化、学习过程个性化、支持服务人性化和学习效果可视化,这是开放教育与数字技术的深入融合,也是利用数字技术赋能英语教学的一次积极探索。

北京语言大学模拟联合国会议口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通过模拟联合国会议口译的场景,构建了一套国际会议高端口译虚拟仿真课程体系。该系统由北京语言大学国际语言服务研究院院长王立非教授主持,2023 年获评教育部国家级一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王立非表示,该系统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和联合国多场录模拟,使学生在模拟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更真实的语言实践,提高口译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抗压能力。

人工智能助力学科交叉融合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目前开设了两门人工智能与语言学的融合课程。一门是人工智能赋能语言分析,由计算语言学、语音学和社会语言学三位不同专业方向的语言学教授授课。另外一门是智能写作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该课程属于A 的垂域课程,旨在引导师生建构人机协同的写作模式和评估方式。该课授课教师奉文娟副教授表示:“机器生成的内容往往比较固化,缺乏情感,所以我常常鼓励学生以批判性视角去对比人类创作和机器生产内容的异同。”谈及人工智能与外语学科的融合,秦文娟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在语言学、文学和翻译学研究中都有发挥的空间。例如,数字人文研究有望成为文学领域的一个突破性方向,文学作品中的文字通过人工智能或许可以实现场景化转化,从而在虚拟世界中再现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场景以及其所处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这将促进读者和评论家对作品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

据了解,今年5月,复旦大学成功获批“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翻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四个外语类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近年来,复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一直保持着高质量的跨学科学术合作,在大语言模型与二语习得、深度习与机器翻译等学科领域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并联合开设了“数字人文导论"“人工智能翻译伦理”等系列交叉融合课程。“在跨学科学习合作日益深化的背景下,教师越来越认识到培养这类人才的重要性:他们不仅要精通语言学,还要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只有掌握这两种学科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应对和解决更多跨学科研究中的问题。”秦文娟说。

王立非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外语教学内容的创新,如引入了机器翻译、语料库语言学等新兴领域。他建议将语言学习与区域国别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相结合,从而培养具有扎实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语言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跨学科人才。

圆桌对话 | 师生如何共同应对“人工智能+外语教育”的挑战?

主持人:曹丽丽

国家开放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教授

王立非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语言服务研究院院长、教授

秦文娟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

主持人:“人工智能+外语教育”对教师的数字素养有哪些挑战?学校组织了哪些相关培训?

郑霁鹏: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依托信息技术、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新型大学,也正致力于建设国家数字大学,学校对教师的数字素养、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在数字素养方面,学校及教师面临着“器、技、术、法、道”五个方面的挑战,即积极接纳数字产品、熟练掌握技术应用、探究适切的教学教法、深挖开放教育育人规律,掌握人工智能引导教育转型的认知方法论。国家开放大学是体系办学,围绕针对教师队伍的挑战,国家开放大学发挥体系办学优势,积极提升教师整体数字化素养,以技术培训来提高教师AI技术的教学应用,以历时三年的智慧教学改革锤炼打磨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口语、写作、英语才艺和综合能力以及教师科研论文、智慧教学案例等多场比赛,推动师生在英语教学中对AI技术做深入融合应用;及时总结教学改革经验,形成多元教学应用场景,提升教学实效;通过多达30场、层层推进、不断深入的人工智能科研素养讲座,推进教师对人工智能教学应用的深层理解和实践。

王立非: 教师数字素养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提升技术应用能力。教师需要熟练掌握并有效运用人工智能辅助工具,如智能教学平台、在线评估工具等,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二是提升数据素养。教师需要具备理解和分析教育数据的能力,能够运用学习分析等技术手段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策略。三是注重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教师要具备较强的信息安全意识,确保学生的信息与隐私不受侵犯。四是具备伦理责任意识。教师需要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问题有深刻理解,并能够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字伦理意识。最后是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数字技能和知识,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为此,北京语言大学国际语言服务专业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一方面,利用智能教育技术优化数学过程,如建设智能语言服务实验室、智能录播平台等,帮助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聘请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和强大学术背景的专家,指导教师开展实践和研究。

泰文娟:在我教授智能写作评估课的过程中,我深感有必要自学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知识,并积极向计算机学院的教师请教,这是教师自我提升的必要环节。同时,学校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AI教学支持。比如,复旦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每月举办AI在高等教育场景中应用的工作坊,邀请Al大课的授课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和应对策略。学校还与阿里云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教师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帮助教师更好地训练模型。教师只需使用学校邮箱注册账号,即可免费获得宝贵的算力资源。因此,无论是学校提供的支持,还是教师个人的自学,都是推动我们在新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上不断进步的关键要素。

主持人:学生对人工智能授课的接受度如何?他们应如何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进课堂?

郑霁鹏: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管理者,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教学模式改变都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必须要跨越对自己的挑战。但通过为期三年、覆盖 13个教改试点、在一万余名学生中进行的人工智能赋能英语智慧教学改革中,学生和教师都找到了学的意义和教的方法。当学生在教师引领下体会到人工智能的魅力,后续的应用就是水到渠成了。学生和教师都可以从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得到的突破和成长。这对于教师而言是教学相长,对于学生来说是提升了终身学习能力,于教学而言则是在数智时代所做的不二选择。开放大学承担终身教育的历史使命,数字技术要起到的作用不仅是为教师的教学减负,也不仅仅是为学科教学赋能,更是为学习者增智启智,培养具备优秀数字素养、具备突破旧我的意识和能力,具备不断学习和发展自己的决心和行动,这才是教育强国背景下开放大学的应尽之责。

王立非: 学生对于人工智能的授课形式普遍持开放态度,并期待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更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为了使学习效果最大化,我建设学生积极参与AI辅助的学习活动,探索不同的学习工具和资源,以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学生应提高对数字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熟悉各种 AI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利用 AI提供的个性化学习计划和即时反馈,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和时间规划,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学生还应及时向技术支持团队和教师反馈使用体验和遇到的问题,以便其优化技术和教学方法。此外,学生在使用 AI技术时应保持批判性思维,学会分析和判断 AI提供的信息和建议,避免过度依赖。

秦文娟: 学生对人工智能进课堂的接受度比较高,其学习速度甚至可能超越教师。然而,学生需要接受系统性培训,才能更好地与人工智能展开合作性学习。以我进行英语写作的体会为例。一些学生会直接将作文题目发送给人工智能,让其代为写作;另一些学生会首先自己撰写初稿,然后请人工智能在语言和修辞方面进行润色。还有一部分学生能够真正与人工智能展开互动与合作。他们会与人工智能进行多轮对话,涵盖选题构思、论据收集以及相互质疑等写作过程的方方面面。在多轮对话中,人工智能能够提供更多信息和启发,而非局限于简单的语言修改和语法纠错。我们期望学生能够更深度地参与到与人工智能的互动过程中,将个人思想融入其中,从而创作出既具有思想深度又经过语言雕琢的精美文本。

来源:21世纪英语传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