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AI成了写作神器。全国模范教师 教书育人楷模樊阳老师在他的朋友圈这样说:“过去,我把时间都用来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技巧;现在,则大部分用来检查他们的文章是否是自己写的。真是浪费生命。”
当AI成了写作神器。全国模范教师 教书育人楷模樊阳老师在他的朋友圈这样说:“过去,我把时间都用来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技巧;现在,则大部分用来检查他们的文章是否是自己写的。真是浪费生命。”
樊阳老师
樊阳,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科研室主任、语文正高级教师. 教育部全国模范教师、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获得过第二届全人教育奖、首届华文领读者大奖等多项荣誉.
1991 年,樊阳创办了 “樊阳人文公益讲坛”,以每周中西文学文化讲座和每月融合文史地的人文行走形式,带领中学生阅读经典名著,行读结合重塑语文教育,迄今讲座逾千场,行走万余公里,近千名学生受益. 他著有《哪里都是杏坛》《行读中西的人文课》等书,主编《人文行走在上海》系列书籍,推动全校语文教学书籍阅读课程化,构建课内外文学文化系列专题讲座,形成贯通初高中的教学主线,为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做出了杰出贡献。
AI加剧学术诚信危机
AI 作弊现象概述
表现形式
学生利用 AI 语言模型(如 ChatGPT 等)来撰写论文。他们只需要将论文主题、要求输入到 AI 中,就能快速得到一篇结构相对完整的文章。例如,在一些文科类论文写作中,从历史事件分析到文学作品解读,AI 可以生成看似合理的观点和内容。科研人员也可能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不适当使用 AI 的情况。比如在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部分,使用 AI 来编造数据解释或者美化结果,而不是通过真实的实验和严谨的分析。
易于获取的技术环境
如今,AI 工具广泛存在且易于使用。许多 AI 语言模型都有便捷的网页界面,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注册登录后免费或付费使用。一些手机应用程序也提供了类似的功能,这使得学生和研究人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可能受到诱惑而使用这些工具进行作弊。
对学术评价体系的冲击
传统的学术评价主要基于作者的知识积累、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然而,当 AI 作弊泛滥时,学术成果的真实性和质量难以保证。例如,在学术期刊的稿件评审过程中,如果大量充斥着 AI 生成的论文,会让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被淹没,影响学术评价的公正性。学位授予也会受到影响。如果学生依靠 AI 作弊获得学位,那么学位的含金量就会大大降低,这对那些通过自身努力学习和研究获得学位的人是极不公平的。
破坏学术研究生态
真正的学术研究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探索的过程。AI 作弊使得一些人试图走捷径,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的文献查阅、实验研究等基础工作。长此以往,会导致学术研究氛围的浮躁,创新能力的下降。例如,在科研团队中,如果有成员通过 AI 作弊来完成任务,会影响整个团队的科研道德观念,使得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破裂。
教育价值的扭曲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AI 作弊违背了这一宗旨,学生如果长期依赖 AI 来完成作业和论文,就无法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例如,在理工科的课程作业中,学生需要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推导公式来理解物理、化学等原理。如果使用 AI 作弊,他们就失去了这些宝贵的学习机会,导致教育的本质价值被扭曲。
在校园生活与漫长人生旅程中,成绩常被视作耀眼的 “勋章”,引得众多人为之拼搏,然而,诚信才是真正不可或缺、应当置顶珍视的宝贵品质,其价值远超成绩。
成绩,不过是特定阶段知识掌握程度的量化体现,是一时学习成效的反映。它固然能开启一些诸如奖学金申请、升学深造的 “机会之门”,但依靠不正当手段,如考试作弊、抄袭论文得来的 “高分”,实则是镜花水月,毫无根基与价值。一旦作弊行径败露,成绩瞬间归零不说,还会被烙上 “不诚信” 的耻辱印记。
诚信,它是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是人际交往的坚固基石。于校园里,诚信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如实承担任务、分享见解,赢得伙伴信任,共同攻克难题,收获真挚情谊与成长;科研领域,秉持诚信的学者严谨实验、如实记录数据、原创撰写报告,点滴积累推动学科进步,铸就学术威望。步入社会,诚信之人在求职应聘时,即便学历成绩并非顶尖,可靠踏实的品质也会引得企业青睐,在职场获得长远发展。
当诚信与成绩冲突,选择诚信意味着坚守内心正道,虽可能短期错失 “亮眼分数”,却收获了无价的品格财富,能在未来人生稳扎稳打、行稳致远;而选择成绩至上、抛弃诚信,便是舍本逐末,终将在谎言败露后,陷入声名狼藉、发展受阻的泥沼。故而,无论何时,我们是不是都要将诚信奉为圭臬,让它指引我们在正道上奔赴光明未来。
在科技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AI 作弊竟有渐成 “常态” 之势,侵蚀着学术殿堂的圣洁根基,诸多教师对此焦灼愤慨、忍无可忍。往昔宁静的校园与严谨的学术领域,正被这股歪风搅得乱象丛生,守护学术诚信已刻不容缓,严格执行学术诚信政策无疑是破局的关键 “药方”。
往昔,教师们凭借多年教学经验与火眼金睛,尚可甄别学生作业、论文中的 “异样”,或抄袭拼凑、或逻辑突兀。可如今,AI 生成内容高度仿真,措辞精巧、条理清晰,传统筛查手段力不从心。于是,考场中、论文提交季,那些经 AI “润色” 甚至全权代劳的成果鱼目混珠,践踏公平,贬低刻苦钻研者的心血。在此困局下,学术诚信政策宛如 “定海神针”,从明确界定作弊行为边界,到制定对应惩处细则,从规范考试监考流程,到严审论文原创环节,以系统性、制度性约束为学术净土筑牢 “防火墙”。
这场捍卫战绝非教师 “一个人的战斗”。学校管理层需扛起大旗,一方面强化技术反制,引入先进 AI 检测软件,批量筛查可疑文本;一方面开展多样学术诚信教育活动,将诚信 “种子” 播撒进学生心间,让敬畏规则、鄙夷作弊成为校园风气。家庭亦不能缺位,家长要以身作则,传递踏实努力、诚实做人的理念,关注孩子学业点滴,防微杜渐。而学生群体更要自我觉醒,摒弃侥幸,明白诚信才是学有所成、未来立足的 “硬通货”,相互监督、共守底线。
唯有各方携手、同频共振,学术诚信之光方能驱散 AI 作弊阴霾,重塑知识殿堂应有的纯粹与庄严,让莘莘学子在公平公正环境里,凭真才实学铺就成长之路。
来源:我是丁乙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