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中新社四川分社记者提前策划,与航天员叶光富的亲友们集中收看神舟十八号返回舱返回实况直播。
日前,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中新社四川分社记者提前策划,与航天员叶光富的亲友们集中收看神舟十八号返回舱返回实况直播。
川籍航天员叶光富的母亲刘绍林(左4)、姐姐叶亚丹(左3)及亲朋好友观看直播报道。 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即使身处喧闹的现场,记者仍抓住了温情的瞬间,稿件细节处理细腻感人。本期庖丁解news特邀中新社四川分社视频记者吕杨,分享他的采访经历。
规划先行:提前熟悉场地
按照此前报道载人飞船家属的经验,会安排记者在其家中,空间狭小,进出不便。为了不错失机位,现场记者一般得六七个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而此次竟意外安排在了街道会议室。
图为神十八发射时,吕杨在叶光富家采访拍摄。(记者提供)
由于对新位置、环境不熟悉,飞船返回当天,我便提前数小时来到集中观看现场,观察现场布置情况。在未搭建好的展板上,我觅得叶光富手写贺卡的图片,随即提前赶到叶光富家中,向其家人了解贺卡的由来。
抓住时机:挖掘温情故事
由于现场空间有限,再加上直播媒体较多,可活动范围、受访时间严重不足。
但我在现场不断沟通,终于抓住直播间隙,利用叶光富家人短暂休息的时间,摒弃常规的谈展望、谈心情的“大路货”问题,跟上镜头直接对叶光富寄给母亲的生日贺卡和鲜花情况进行追问,在短暂时间内意外获取了叶光富家人“接力织围巾”的故事,过程清晰详实,极具感染力,将家人之间的亲情互动和爱的双向奔赴细致呈现。
图片来源:视频《叶光富亲人守候英雄归来 “温暖牌”围巾是回家的礼物》截图
定格镜头:写实的画面反打
随着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时间的临近,观看现场的氛围从热闹逐渐变得紧张。在飞船着陆前的十多分钟,我一只手用手机对准电视屏幕,另一只手掌控摄像机对准叶光富的家人。飞船即将落地,现场安静地能听见摄影师调光圈旋钮的声音。
当现场叶光富的家人和记者同行都盯着大屏幕时,我观察到叶光富的母亲眼神中的担忧以及双手紧握略带颤抖。那是粗糙且饱经沧桑的一双手,于是我便将镜头及时跟进捕捉下了这个细节。
当返回舱安全落地,所有镜头都关注全场欢呼雀跃的场景,我一直把焦点对准叶光富的母亲。我预判到她情绪的临界点,记录下她擦拭眼泪,长舒一口气的场景,满眼泪水的她在全场摇旗欢笑的氛围中稍显“突兀”,但这就是最真实的温情场景,最写实的画面反打。
图片来源:视频《航天员叶光富归来 家人准备了一条特殊的围巾》截图
“儿行千里母担忧”,叶光富不仅是航天英雄,也是母亲的儿子,把握亲人间的真情流露才能在赞颂伟大的同时,让成功更有温度、更具感染力。
包装升华:给力的前后方联动
采访还未开始,总社视频部就建立前后方沟通群,传送素材、沟通信息,整整一个通宵,前后方的配合十分默契,紧抓时效。
尤其是后方新媒体同事,在确定重要视频片段后,在画面中抠细节,将颤抖的双手、擦拭眼泪的亮眼镜头剪辑到一起,通过更优质的包装升华了原本的视频内容。
在后续的沟通中,新媒体编辑还将“贺卡”和“围巾”设计到一起,将太空与地球的亲情互动串联起来,引发网友共鸣。
在拍摄过程中,我对于某些细节容易忽略,后方编辑总能剥茧抽丝,把打动网友的细节一帧帧找寻出来,将前方记者采访的素材毫不浪费地“烹饪”成一道道有深度、有温度的视觉佳肴。
来源:庖丁解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