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也要被“卡脖子”了?国内产量不断减少,99%依赖国外进口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11 17:54 6

摘要:当你往咖啡里轻轻放入一块方糖,大概不会想到,这颗晶莹剔透的白糖背后,正悄然上演着一场关乎国计民生的较量。

文 |青橘罐头

编辑 | 青橘罐头

当你往咖啡里轻轻放入一块方糖,大概不会想到,这颗晶莹剔透的白糖背后,正悄然上演着一场关乎国计民生的较量。

在农业领域,一个堪比芯片行业的"卡脖子"困境正在显现。

而这次的"命门",竟然是一粒小小的种子,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种子,能让农科院的专家们如此忧心?

这个答案,或许会颠覆你的认知。

摆在厨房里的那袋白糖,看似普通,却牵动着一个国家的战略神经。

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调味品,早在1960年就被列入了战备物资清单,与粮食、棉花和食用油并驾齐驱。

这可不是小题大做,要知道从餐饮到医药,从食品加工到化工生产,120多个行业都离不开它。

说到这里,不少人可能会觉得奇怪,现在不是都在提倡少吃糖吗?年轻人不是都在喊着"无糖革命"吗?

但现实情况却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食糖消费国。

数据显示我国的食糖消费量从2011年的1358万吨飙升至2024年的1550万吨,这个数字还在持续攀升。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的人均食糖消费量才11公斤,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46.3%,是欧洲的29.4%。

换句话说,未来的消费增长空间还很大,这个趋势让人不禁捏了把汗,因为目前我国食糖的自给率已经跌破了70%的安全红线。

单纯从外部采购食糖看似是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但当前全球糖市的形势却令人担忧。

毕竟全球的糖市场供需的微妙平衡正面临着严峻考验。

而根据专业机构的分析和预测,全球食糖市场已经连续三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更令人担心的是,展望未来一年,这种供需失衡的情况不仅没有好转的迹象,反而可能进一步加剧。

预计明年度的全球食糖缺口将突破250万吨,这个数字相当惊人。

而在这种情况下,过度依赖进口可能会带来潜在风险,一旦国际市场出现任何不稳定因素,比如极端天气、贸易政策变化或地缘政治冲突等。

都可能导致我国食糖供应和价格出现较大波动,影响市场稳定。

那么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我国糖被“卡脖子”?

说到"卡脖子",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芯片、软件之类的高科技领域。

但谁能想到,一粒小小的甜菜种子,竟然也成了制约中国糖业发展的"命门",目前我国甜菜种子市场95%以上依赖进口。

目前我国的制糖原料主要来自甘蔗和甜菜,甘蔗主要种植在南方,由于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增产空间有限。

而北方种植的甜菜虽然已实现全程机械化,但却面临着一个更大的挑战,95%以上的种子依赖进口。

而那些用于机械化精量播种的特殊单粒种,更是高达99%要靠国外供应。

当前全球种业市场呈现出极度集中的寡头垄断态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荷兰安地国际。

这家企业凭借其先进的育种技术和完善的销售网络,已经掌控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市场。

紧随其后的瑞士先正达和丹麦麦瑞博西索科也分别占据了相当可观的市场份额,这三家企业合计就控制了75%的市场。

相比之下我国种业发展却显得相对滞后。1%的市场占有率不仅反映出我们在核心技术上的差距。

可以说这种严重依赖进口的状况,对我国农业安全和粮食主权都构成了潜在威胁。

这种悬殊的比例,让人不禁想起当年的手机市场,只不过这次卡住的不是通讯技术,而是农业的"芯片"。

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不仅体现在餐桌上的米面,还体现在这样一些看似不起眼但实则关键的领域。

不仅如此制糖原料的种植面积正在萎缩,从2018年到2023年,我国的糖料种植面积从2434万亩降至2122.7万亩,整整少了300多万亩。

这背后既有成本上涨的压力,也有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的现实困境。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距?

说到底是基础太薄弱,甜菜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我国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大规模引种。

这就好比别人已经深耕几百年的"老字号",而我们才刚开张没多久,优质种质资源的匮乏成了最大的短板。

更让人着急的是,我国的甜菜产业链还存在严重断层。

制糖企业为了稳妥起见,宁愿选择进口种子,种子企业觉得研发投入大周期长,不愿意在育种上下功夫。

科研单位虽有成果,但产业化能力不足,这种各自为战的局面,让突破技术瓶颈变得更加困难。

不过形势也并非一片黯淡,近年来我国在甜菜育种领域已实现从"0"到"1"的突破。

新疆、内蒙古等地的农科院培育的新品种,在某些指标上已经接近国际水平,这就像当年的国产手机,虽然起步晚,但只要找准突破口,就能逐步缩小差距。

今年2月份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推动糖料稳产提质",这无疑给了产业更大的信心。

但要真正打破"卡脖子"困局,仅靠政策支持还远远不够,如何在种质创新、加工技术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如何构建完整的产业创新链,都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力。

毕竟一粒种子里藏着的不只是糖分,更承载着一个产业的未来。

在这场突破"甜蜜枷锁"的攻坚战中,每一步都不容有失。

经济观察报2023-10-20——专访农业农村部糖料专家:如何破解甜菜种子“卡脖子”问题?

来源:青橘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