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把搞钱当成苦差事,以为穷是压力是动力,其实穷只是一块遮羞布。
前言
体验富人拥有的东西,这是搞钱最大动力之一。
很多人把搞钱当成苦差事,以为穷是压力是动力,其实穷只是一块遮羞布。
能让人豁出命去赚钱的,绝对不是账单跟责任,而是欲望,是你坐在顶级会所里喝红酒,是服务员半跪着擦亮你皮鞋的那一瞬间颤栗。
我人生第一次付费参加线下课是在北京的九华山庄。上课的公司叫启航,老师是杨彦涛。
当时他说了一句话,想要成为有钱人,那就要过有钱人的生活。如果你要想买到一辆劳斯莱斯,那你就要想办法借到一台劳斯莱斯开上7天。
那时我不太理解,现在渐渐明白了。
PART 01
贫穷是口枯井,井底的人看不见月亮。
劝人赚钱是最愚蠢的方式。哪怕你向这账单大喊,再不搞钱,你下个月都交不起房租了,也没用。
这种话像钝刀割肉,听着疼,但疼完了照样躺平,穷人对疼痛早就麻木了。
你得带他去澳门永利皇宫住套房,让白手套的管家替他拆行李,浴缸里飘着斯卡纳空运的玫瑰花瓣。
这时候你不用催,他自己就会眼红着问我怎么才能天天过上这种日子。
搞钱跟恋爱一个道理,没尝过甜头的人哪肯为谁赴汤蹈火。
PART 02
奢侈品是成年人世界的魔法棒
网上有很多人嘲笑有钱人蠢。帆布包不能装东西吗?为啥非要买爱马仕?
是啊,你能买到帆布包装东西,但你买不到爱马仕柜姐给你鞠躬90度啊。
当你在半岛酒店签单时,钢笔划过烫金票据的沙沙声,那种感觉比老板画的大饼约有1万倍。
这个世界早就把价码贴在了每个人的脑门上,而且是唯一的显影剂。
PART 03
有钱人的空气都是草莓味的。
混过华尔街的兄弟说,让他开窍的不是MBA的课程。
是第一次进私人飞机舱门那一刻,空乘半蹲着帮他寄安全带,帮他脫鞋,睫毛颤得像蝴蝶,仿佛他是易碎的宋代官窑。
后来他在地铁里啃面包的时候,总会想起那个穿着阿玛尼套装的姑娘是如何用银质刀叉切开沾着鱼子酱的和牛的。
他说这叫报复性体验,但我们都清楚——他再也回不去沙县小吃塑料凳上的青春了。
PART 04
别在出租屋里幻想自由的味道。
别再出租屋里幻想自由的味道。
网上经常有人問,有钱就快乐吗?答案是当然不是,但有钱的苦和穷的苦,它不是一个物种。
当你窝在合租房里刷信用卡账单时候,富豪正为私人海岛选沙发的颜色发脾气。
说钱买不到幸福的人多半是没闻过瑞士雪山比野壁炉的柴火味。
PART 05
让物欲成为你的第一性原理
赚钱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对钱带来的生活变化的渴望,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眼前的需求。
没赚到钱大概率是你不知道钱到底意味着什么,能带来什么。
现在你能理解到为什么高端产品都有体验经济的概念,车让你试、驾房子让你试住。
如果,你真的想帮助谁赚钱,那么带他高端消费是唯一的路径,欲望是能战胜压力的。
我有个合伙人,至今还记得我是怎么搞定他的,嗯,现在想来其实也没啥,不就是个一千八的下午茶嘛。
每次进入那些高档场所,别人热情地接待,甚至无形中你能感受到一种尊重和归属感。
这种体验。本身对人的自信心和动力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那才是挣钱的动力与意义。
我想,所谓见识,就是见过世面,有钱人之所以有钱,是因为他们见识过有钱后的样子。
来源:私域商业王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