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进白河县宋家镇社区工厂,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工作间和整齐干净的流水线,员工们正在加紧赶制新年的第一个订单,生产的毛绒玩具“紫角兰怪”将远销西安、武汉等地。
走进白河县宋家镇社区工厂,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工作间和整齐干净的流水线,员工们正在加紧赶制新年的第一个订单,生产的毛绒玩具“紫角兰怪”将远销西安、武汉等地。
“哒哒哒……”的缝纫机响声在这里此起彼伏,40余名工人分工协作、井然有序。有的专挑缝纫,有的精心手工,充棉车间里,工人们手脚麻利地对刚生产出来的毛绒玩具进行充棉……一双双巧手在缝纫机前上下“飞舞”,不一会儿,“紫角兰怪”便制作成型了。
据了解,新社区工厂已成为该镇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解决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近年来,该镇持续深化提升“四百工程”稳就业促增收,成功举办了2025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招聘会活动,全力以赴保障社区工厂复工复产。
连日来,全镇18家新社区工厂陆续投入生产,全力以赴冲刺一季度季“开门红”。
“我们这是一个经营了五六年的老厂,目前人员和订单都比较稳定。今年的订单已经排到7月份了,也是比较饱和的。大家的工资也都相对比较稳定,基本上都在1500元以上。我们也一直有招工计划,今年已吸纳脱贫劳动力20余人,总用工人数达到了60人以上。”启智小区毛绒玩具厂负责人介绍道。
这家社区工厂吸纳的大多是附近的女性劳动力,年龄从20多岁到60多岁。过去,由于要照顾家里老人孩子,这些家庭妇女没办法外出工作,如今,家门口的社区工厂,真正解决了吃饭、照顾小孩等问题。
“以前在外打工一年攒不下多少钱,现在在家门口上班,上下班时间自由,中午还管饭,我们是流水线生产,我主要负责翻整身体,一天能加工300来个,一个月基本上能拿到1000多元的工资,既能有收入,还能照顾孙子上学,真的帮我们实现了楼上居住、楼下上班的愿望。”联络村的彭大妈算起了“幸福账”。
听彭大妈说起,这个“紫角兰怪”工序复杂,分角、脸秀、手、脚、合身体、翻身体等多个制作环节,价格不0.4角、1.2角、2.6角不等。在宋家,像彭大妈这样的留守老人不在少数,通过市场主导、企业带动、政府助力、群众增收的的产业发展模式,将毛绒玩具、服装加工、电子元件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到家门口,让辖区留守老人变身生产主力,实现“务农、顾家、增收”三不误,托起民生“稳稳的幸福”。
近年来,宋家镇把新社区工厂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逐步实现了群众楼上可安居、楼下可乐业的美好愿景。据统计,目前全镇18家社区工厂已带动周边6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务工,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多解决一个就业问题,就能为一个家庭增添一份保障,我们将持续深化‘新社区工厂+家庭作坊’发展模式,不断提升新社区工厂的综合效益,实现群众高质量充分就业。”宋家镇镇长何玺介绍道。
作者:张琳琳
—END—
主编:阮仕洋
责编:唐国惠
投稿邮箱:254856335@qq.com
要闻回顾
暖春三月,共“植”美好 | 汉江畔挥锹添绿,我县干部职工合力筑牢生态屏障我县举办“弘扬孝义文化·传承良好家风”巾帼宣讲活动
余盛武深入双丰镇调研指导“两代一委”工作室工作
我县召开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推进会暨技术培训会
来源:翠姐在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