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位书记校长同台论教 共促学校治理水平提升

摘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11月27日至28日,“首届书记校长办学思想与实践创新交流活动——践行教育家精神,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在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举行。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11月27日至28日,“首届书记校长办学思想与实践创新交流活动——践行教育家精神,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在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举行。

作为“2024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区(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成果展示活动”的配套活动之一,此次交流活动中,32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书记(校长)上台演讲,带着各自独特的办学理念与深厚的教育情怀,分享自己在教学实践、学校管理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在思想交锋中碰撞出智慧火花。

优化学校治理,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自主发展机制建设的强大引擎。在这一方面,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

“根据实践经验,我认为优化学校治理要从五个维度出发。”东城根街小学党总支书记赖晗梅在作《从“共治”走向“善治”——以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优化学校治理为例》的分享时说,多元共治是学校治理的核心特征、依法治校是学校治理的高级追求、组织重构是学校治理的赋能方式、机制体制是学校治理的重要保障、学校文化是学校治理的价值引领,必须从上述五方面同时发力,推动校园治理迈上新台阶。

赖晗梅还认为,书记校长作为学校治理的重要主体,治理能力的提升显得更为迫切。“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明确培养目标;积极更新观念,集思广益,坚持儿童立场和五育并举;清晰厘清权力边界,明确各中心、各岗位的职责权限。”赖晗梅表示,校长的治理能力需要在现代学校治理的长期实践中反思升华,从“多元共治”走向“多元善治”,从人治到法治、从封闭到开放、从管理到引领、从制度走向文化、从行政走向学术。

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如何进行学校管理改革创新?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一中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校长马燕有着自己的理解。

“学校所在地区为移民地区,教育独具特性。愈是贫困,愈需倚重教育斩断穷根。”马燕认为,学校文化堪称学校品牌建设的灵魂所在,于学校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力。为此,学校提出了“尚美一中,向美而生”的办学理念。以“尚美”文化为特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和家国情怀。

何为“尚美”?“尚”即崇尚、追求,“美”指一切美好的事物,意思是崇尚美德、追求美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矢志将学生培育成“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

“具体而言,我们基于管理问题导向,创新驱动办学实践。”马燕介绍,学校主要从“尚美团队引领美、尚美课程涵养美、尚美课堂体验美、尚美教师展示美、尚美学生践行美、尚美家长传播美、尚美校园彰显美”七个维度着力推进,不断探索创新学校管理,努力为众多移民子女开辟出彩人生道路。

32场不同视角、多元背景的演讲交流,从党建引领到思政一体化,从校园文化建设的独特创意到课程体系改革的成功路径,从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举措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创新模式……每一个案例都是各位书记校长在教育一线摸爬滚打、精心雕琢的结晶,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宝贵经验,助力教育同仁们少走弯路,共同迈向教育卓越之路。

“在8分钟时间里,每位书记校长成功地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实践探索浓缩展现。虽然时间有限,但带来的启发却是无限的。”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杨志成在点评时说,从书记校长们的汇报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思维、战略思维、理性思维、实践思维、治理思维和创新思维等十八种思维方式的体现,这将为大家在办学、教学中提供积极参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张男星在点评时,用了“创新”二字进行概括。“这些创新的经验,弥足珍贵。”张男星呼吁,未来在办学过程中还要进行深度追问、反思和挖掘,建立包容性制度、建设多样性文化,革新时代性理念、共建生长性生态。

来源:锦绣青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