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点赞安徽法院工作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13 05:01 6

摘要:“人民法院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注重抓前端,治未病,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弭于萌芽,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法治动能,是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一大亮点。”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潜山市黄铺镇黄铺村党委书记王绍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份报告体现了人民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潜山市黄铺镇黄铺村党委书记 王绍南:

让基层治理既有法度更有温度

“人民法院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注重抓前端,治未病,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弭于萌芽,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法治动能,是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一大亮点。”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潜山市黄铺镇黄铺村党委书记王绍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份报告体现了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庆桐城市考察时指出,人民内部矛盾要用调解的办法解决。作为来自基层的代表,王绍南表示深刻感受到家乡法院在服务乡村振兴、融入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为。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六尺巷工作法”推广至全市法院;创新解纷形式,打造“宜调六尺巷”平台,设立巡回法庭,通过在线调解、巡回审判等多种方式,快速化解矛盾纠纷;通过案例宣讲、法治宣传,提升群众法治意识,推动“少讼”向“无讼”转变。潜山市人民法院黄铺人民法庭法官定期驻村指导调解,组建调解队伍,让村民“遇事有人管、矛盾不出村”。

王绍南建议各地法院加强人民调解员培训,培育基层解纷力量,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能,进一步凝聚多元解纷合力;推广“六尺巷工作法”,汲取传统文化智慧,让基层治理既有法度、更有温度。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九龙镇五坑村党总支书记 闫永志:

把定分止争工作做得更实更细

“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启动‘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活动,各地法院立足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绘出一道道司法好‘枫’景。”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九龙镇五坑村党总支书记闫永志表示,“‘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是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新‘枫’景。”

“2024年,我多次受邀参加人民法院组织的各种活动中,见证了人民法院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层,守牢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的生动实践。”闫永志说,阜阳市两级法院通过源头预防、法治教育、多元共治,先后形成小板凳流动法官工作室、“莓”好乡村与法同行、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站等多项本土经验。特别是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12368智慧诉讼服务热线与12345热线、“两有三解平台”同频共振,以“一号通办”及时、高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闫永志希望各级法院继续因地制宜,创新思路,把定分止争工作做得更实更细,以有温度的司法促推基层社会治理,回应群众法治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定远县中盐东兴盐化股份有限公司电仪维修工 杨山红:

有力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过去一年,全国法院加大欠薪案件审判执行力度,审结追索劳动报酬案件8.8万件,帮助追回薪酬285.4亿元,其中农民工工资就高达18.6亿元。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里的这组数字,让我眼睛一亮,这充分展现出人民法院有力有效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定远县中盐东兴盐化股份有限公司电仪维修工杨山红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杨山红说,作为一名工人代表,亲眼见证了人民法院为劳动者撑腰的力度。滁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聚焦涉农民工工资、劳动争议等重点案件,推动全市法院打出“前端督促、中端强化、末端延伸”组合拳。在“前端”,落实“立、审、执”联动工作机制,从源头减少欠薪执行案件。在“中端”,对欠薪执行案件优先立案、优先执行、优先发放执行案款,及时兑现劳动者胜诉权益。在“末端”,深化多部门协作,加大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等犯罪行为打击力度。2024年全市法院共执结欠薪案件4400余件,执行到位1.15亿元,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为切实解决有的企业不为新业态劳动者购买社保问题,杨山红建议,有关部门应定期核查企业社保缴纳的具体情况,发现问题及早预警、提前化解欠薪隐患,为新业态劳动者织密“防护网”。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休宁县鹤城乡新安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李发权:

推动“一江共护”走向“一域共富”

“过去一年,人民法院服务生态绿色发展、保障美丽中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彰显出司法责任担当、司法为民情怀。作为一名来自新安江源头的基层人大代表,我感到非常的欣慰。”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休宁县鹤城乡新安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发权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守护好这一民生福祉,离不开法治的护航。”李发权说,近年来,安徽省黄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推动全市法院提高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水平。从新安江源头休宁县,到歙县和浙江省淳安县两省交界,新安江全流域都广泛凝聚综合治理的合力,人民法院打击和保护并重,注重以案普法,提升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倾力服务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及试验区建设,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指导的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改革试点。李发权建议,人民法院要聚焦新安江全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通过深化环境资源专业化审判,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加强跨区域司法协作等方式,守护山间树、江中水、水里鱼、岸上村,推动“一江共护”走向“一域共富”。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应流集团董事长 杜应流:

高质量司法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来自民营企业的代表,我感触很深的是,人民法院在坚持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这方面,推出很多很实的举措,让我们切实感受到司法有力量、有温度,民营经济的发展有遵循、有保障。”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应流集团董事长杜应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履职过程中,我了解到,近年来我家乡的霍山县人民法院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在强化涉企案件办理、完善府院联动机制、加强破产案件审理、普法进企业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杜应流说,我了解到的,他们设立“服务保障企业司法联络站”,实现精准服务。2024年7月新《公司法》实施以后,霍山县法院在全省率先开展强制清算“府院联动”改革试点,对被吊销未办理注销登记的企业,由市场监管局申请强制清算,并由清算转破产,合力清退僵尸企业,成为全省首例强制清算转破产案件,推动了“僵尸企业”有序出清,有效盘活闲置的土地、厂房、设备等生产要素,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发展动力。全年通过破产清算,清退僵尸企业25家,消化债务达21.04亿元。

“人民法院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能,值得点赞。”杜应流建议,人民法院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枞阳县青园心家庭农场法定代表人 余青青:

高质量司法筑牢长江生态保护屏障

“我生活工作在长江边,亲眼见证长江生态越变越好。”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枞阳县青园心家庭农场法定代表人余青青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作用,依法加强指导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推动长江流域绿色发展。”

余青青说,安徽省铜陵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贯彻落实最高法院以高效司法推进长江大保护工作目标,积极参与长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助推皖苏长江大保护司法协作(铜陵)示范基地落地建成,在长江江堤建立铜陵碳汇司法保护实践基地,推行“河长制+法官”工作机制,以司法智慧共护一江碧水。积极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立足不同环境要素修复需求,探索适用“补种复绿”“增殖放流”“劳务代偿”等裁判执行方式,实现惩罚、教育、生态“一判三赢”。同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法官工作站、人民法庭、巡回审判等机制作用,创设“先让礼让”“和悦”工作法实质性化解环境资源矛盾纠纷,推进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我要为人民法院依法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点赞。” 余青青表示,希望铜陵两级法院以高质量司法护航,推动铜陵成为生态更优、环境更美的宜居之城。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舒城县志菊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张志菊:

保障民营经济既“上心”又“用心”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亮点频出、成绩喜人,许多典型案例和创新举措令人印象深刻,充分展现了人民法院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责任与担当,是一份兼具政治高度、法治力度、民生温度的好报告。”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舒城县志菊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志菊表示。

“过去的一年,我切身感受到人民法院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上心’和‘用心’。”张志菊说,我了解到,安徽省舒城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聚焦企业法治需求,拿出了很多实实在在的措施。比如,与舒城县工商联、县工会搭建诉调对接工作室,为涉企纠纷解决按下“快捷键”;立足地域特点,将杭埠人民法庭打造成“工业园区法庭”,为企业提供更低成本、更加便捷的解纷途径;这一系列举措让企业深切感受到了司法的温暖与关怀,极大地增强了投资信心与经营安全感。

张志菊希望人民法院能够一如既往关注企业的困难与需求,不断创新司法服务模式,持续当好企业“护航员”,让企业安心经营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亳州市全民健身指导中心主任 陈静:

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到,全国各级法院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采取了很多扎实举措,加强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积极履行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犯罪防治的职责使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亳州市全民健身指导中心主任陈静听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后表示。

陈静说,我一直在关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在履职过程中,我了解到,安徽亳州市中级人民法在强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全市法院打造“与你同行 法护未来”工作品牌,选派143名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常态化走进校园开展法治宣讲活动;针对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薄弱环节,及时提出司法建议,堵塞管理漏洞。对接亳州市青年关爱协会对案涉未成年人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积极营造关心关爱未成年的社会氛围,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蒙城县人民法院双涧人民法庭创新打造“小小法治主人翁”护“未”品牌,一张生日贺卡告知权责、一首法治童谣亲子共唱、一个普法袖标亮明身份,让成长脚步与法“童”行。

陈静希望人民法院持续聚焦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不断提高少年审判专业化水平,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博望镇永合村党总支书记 陈小妹:

司法服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让我感受到了人民法院在维护老百姓权益、优化企业营商环境等各个方面,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人民法院真正做到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博望镇永合村党总支书记陈小妹听完张军院长所作的报告后表示。

“过去的一年,我经常受邀参与人民法院各种活动,对法院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印象深刻,感到满意。” 陈小妹说,安徽省马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多次联合工商联、行业协会召开“企业家面对面”恳谈会,面对面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帮助企业排查化解生产经营风险隐患,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出台了多项规章制度,这些举措都是围绕马鞍山市委关于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策部署。在破产案件审理这块也很有成效,对马鞍山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希望马鞍山两级法院在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拿出更多有力的举措,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太和县种粮大户协会会长 徐淙祥:

以高质量司法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人民法院坚持人民至上,聚焦百姓所急所盼,以‘如我在诉’意识办好民生案,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获得感。报告很务实,用数据说话,用案例体现,我完全赞成。”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太和县种粮大户协会会长徐淙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人民法院强化涉农司法保障,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全面保障粮食安全,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徐淙祥说,我感受最深的是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司法服务“三农”职能定位,干警主动走进乡村田间地头,及时依法妥善处理“三农”领域各类矛盾纠纷。全市人民法庭在辖区乡镇设立诉讼服务站点,为基层群众提供全方位、家门口的诉讼服务,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司法的力度和温度。太和县人民法院普法志愿服务队依托新媒体,在田间地头开展送法基层行网络直播,推动培育农民法律意识、法治思维和法律信仰,推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营造良好的乡村建设法治环境。

徐淙祥建议人民法院进一步加大多元解纷工作力度,为解决“三农”纠纷提供更加精准化、精细化的司法服务,以高质量司法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古井集团董事长 梁金辉:

让法治成为营商环境最鲜明的底色

“过去一年,人民法院依法履职,担当作为,为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一串串翔实的数据很好地进行了证明。我们在推进‘数字化、国际化、法治化’新古井建设中,得到了人民法院的依法支持,交出了优异答卷。”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古井集团董事长梁金辉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张军院长作的报告是一份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好报告。”

梁金辉说,近年来,我们企业所在地的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积极延伸审判职能,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司法服务能力水平,受到企业好评。他们建立服务数据库,出台相关机制,完善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编制法律风险指导书,深化“府院联动”协同护企机制,与长三角三地法院建立集群产业司法保障协作机制,在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等7个园区设立巡回法庭、法官工作室,制定风险防范指引,预防化解新兴产业法律风险,有力保障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梁金辉说,希望人民法院继续聚焦企业发展中的“急难愁盼”,拓展“送法入企”、法治“体检”等有效方式,依法精准高效助力企业发展,让法治成为营商环境最鲜明的底色。

全国人大代表、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党委书记、院长 彭寿:

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

“近年来,人民法院坚持问题导向和价值导向,聚焦涉科技创新审判中的突出问题,依法加强科技创新成果保护、创新主体保护、创新行为保护、科技创新法治化国际化市场环境建设,以公正高效司法保护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党委书记、院长彭寿对最高人民法院报告中提到的完善科技创新司法政策、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印象深刻。

彭寿说,在人民法院坚强司法保障下,我们艰苦奋斗、呕心沥血,攻克了一批重大科技难题,爬坡过坎屹立于材料科技与产业创新前沿阵地;我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完成关键技术成果转化,让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生产力;我们不畏艰难、自强自立,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见证新质生产力茁壮成长于安徽大地。”

“安徽省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响应、主动作为,在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主体保护、打击侵权行为形成了一系列特色做法,大力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有力保障了创新企业的合法权益。”彭寿建议,人民法院要进一步以公正高效审判推进高水平科技进步,为激励保护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转自:安徽高院

来源:肥西县人民法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