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学院:以“四结合”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360影视 2024-11-29 16:21 4

摘要:“做了一个长长的梦,梦见在人山人海之中,乘着风兜兜转转……”江永县松柏瑶族乡南峰山小学的教室里诞生了一首首小诗,山村孩子们变身为“小小诗人”,在课堂之中感受文字表达的魅力。近年来,湖南科技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多次走进永州各县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乡村开设诗歌

红网时刻新闻11月29日讯(通讯员 全伟)“做了一个长长的梦,梦见在人山人海之中,乘着风兜兜转转……”江永县松柏瑶族乡南峰山小学的教室里诞生了一首首小诗,山村孩子们变身为“小小诗人”,在课堂之中感受文字表达的魅力。近年来,湖南科技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多次走进永州各县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乡村开设诗歌创作、阳光体育、军体拳训练等特色课堂,营造温暖的生活和良好的学习氛围。

这是湖南科技学院深入推进实践育人的一个缩影,该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思想引领、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发力,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火热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坚持思想引领与地方文化相结合。充分利用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在重要时间节点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宣传实践活动,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实现培根铸魂和启智润心的有机统一。红色文化赋能理论宣讲。组建“青年师生宣讲团”“青马工程宣讲团”等宣讲队伍,以永州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题材,深入学生寝室开展“红色故事会”,到中小学校、社区街道、企事业单位开展党的二十大和党史故事系列微宣讲活动,让青年师生成为“讲”的主力,让党的创新理论、红色文化在青年学生中入脑入心。传统文化赋能主题团日。利用舜文化、柳文化、瑶文化、女书文化等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创新式将学生班级的团日活动搬到柳子庙、舜帝陵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吟柳子文章”“潇湘悦读会”“祭舜大典”“唱瑶歌”“学女书”等形式,让广大青年学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廉洁文化营造育人环境。以清廉学社为依托,发掘周敦颐濂溪文化蕴涵的廉洁教育思想,通过教育醒廉、文化润廉、实践守廉,丰富廉洁教育载体,厚植廉洁文化土壤。开展“清廉”艺术节活动,以画莲花、写诗词、话廉洁等方式,将专业实践教学与清廉教育相结合,通过同学们丰富的实践作品立体化、实体化地展现廉洁精神,让廉洁文化真正融入校园文化之中,浸润师生心灵、滋养师生美德。

坚持志愿服务与品牌打造相结合。通过创新志愿服务活动内容、打造志愿服务活动品牌、规范志愿服务活动模式,组织动员青年学生投身乡村振兴、教育关爱、基层服务、美丽中国等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感受成就、受到锻炼。打造品牌社团。构建“校+社”志愿服务育人模式,持续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月、国际志愿者日、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系列活动。湖南科技学院无线电协会志愿者在零陵区柳子街社区、富家桥镇涧岩头村等地连续开展家电义务维修40年,把志愿服务精神当作“传家宝”,在一届又一届的师生中传承与接力,为志愿服务精神注入新时代内涵,社团多次获评湖南省百优社团。打造品牌项目。湖南科技学院重点打造了21个校外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品牌化、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团员青年在服务社会中挺膺担当。该校柳子街志愿服务队爱心接力,代代相传,坚持37年照顾空巢老人,为他们的心“筑”上了一个温暖的家,“柳子街社区爱心接力”项目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品牌项目”,志愿服务团队获评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等。打造品牌公益。把无偿献血作为育人的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有关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举办“无偿献血”主题演讲、“爱心无价”主题班会,组织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奉献社会、关爱他人,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公民意识和奉献意识,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2023年学校获评“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湖南省学校无偿献血优秀单位”等。

坚持知行合一与立德树人相结合。聚焦人才培养质量,积极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搭平台、建舞台,有效提升青年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开展田间体验课堂。学校大力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组织青年学生前往永州市农科所劳动教育基地、零陵马坝村稻田艺术基地帮助果农采摘橘子、除杂草、插秧割稻,通过将劳动教育与生活技能、志愿公益、社会实践等有机结合系列举措,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开展移动思政课堂。依托陶铸故居、何宝珍故居、陈树湘烈士纪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精心打造“移动思政课堂”,推进实践教学层次化、立体化,把课堂搬到红色基地,结合专业特点和永州地方文化,就近就便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新时代发展成就教育等。组织团校培训学员前往李达故居、红六军团司令部旧址等地现场教学,聆听红色人物的奋斗故事,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开展社会实践课堂。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沿着红色足迹前行”等社会实践调研活动,通过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等多种形式,带领青年学生前往永州各县市区围绕“蒋先云革命精神传承”“陈树湘断肠明志精神弘扬与践行”“永州红军长征文化资源调查研究”等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在研学践行中传承红色基因,增强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

坚持专业特色与服务地方相结合。精心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针对各学院不同专业特点,结合服务地区实际,紧密联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真正做到“按需设项、据项组团”,服务内容和形式切合基层需要。聚焦乡村振兴建设。组建药用植物绿色种植及精深加工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团,利用专业知识积极探索提升永州地区药用植物种植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助推药用植物种植经济提质增效,变药用植物为产业发展“助力器”。依托“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项目,组建实践团队对通道县侗族村寨开展以“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红色教育、农耕民俗体验”为主线的盐铁古道研学文旅路线的规划设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聚焦青少年身心健康。充分发挥师范专业优势,筑梦青少年教育理想,组建多支队伍赴江永县松柏瑶族乡、东安县新圩江镇中田学校、通道县坪坦乡皇都村等地,积极开展大山里的诗歌会、学习古代拜师礼、乡村音乐营、篮球夏令营、美育小课堂、反诈防诈、防溺水、禁毒科普、普通话推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疏导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贡献青春力量。聚焦非遗传承。为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守正创新,实践团队在零陵、祁阳等地深入开展零陵花鼓戏、祁剧的传承现状调查研究,通过人物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亲身体验、课题研究、文化宣传等多种形式,扩大非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文旅经济的发展,同时在实践中提高青年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来源:红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