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顿巴斯的寒冬刚刚开始,乌克兰军队的困境却早已“寒意”十足。最近,乌克兰空中突击旅的旅长马尔琴科面对媒体采访时终于坦然承认——顿巴斯战线在他们的手中,正在一步步崩溃。这一消息从乌克兰传出,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迅速引发了各方关注。
顿巴斯的寒冬刚刚开始,乌克兰军队的困境却早已“寒意”十足。最近,乌克兰空中突击旅的旅长马尔琴科面对媒体采访时终于坦然承认——顿巴斯战线在他们的手中,正在一步步崩溃。这一消息从乌克兰传出,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迅速引发了各方关注。
德国媒体《世界报》直言,马尔琴科说出了“军方领导层至今不敢说的话”.
曾被乌克兰寄予厚望的顿巴斯防线,如今已是满目疮痍。在过去的一年中,俄军在这一地区的进攻不断升级,逐步将顿巴斯牢牢掌控在手中。谢利多沃市早已失守,而波克罗夫斯克也岌岌可危。前线士兵的士气低迷,仿佛已经进入了“冰点”。
随着俄军稳步推进,乌军无力组织有效的反击,空档不断出现,前线防线在不断压缩中摇摇欲坠。而在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州,乌克兰方面也曾一度尝试发起攻势。然而,这一场攻势被乌克兰空军旅长马尔琴科形容为“毫无目的,只是为了打而打”,并未产生任何实际成效。
乌克兰不仅没有达成预想的战略目标,反而为此耗费了大量后备资源。俄军很快便将乌军驱逐出库尔斯克,这次突袭被视为乌军一次重大的战略失误。
乌克兰的兵员问题同样成为前线的一大危机。根据乌克兰议会国防与情报委员会成员贝祖格拉娅的说法,乌军的后备力量几乎枯竭,前线战斗损失得不到及时补充。
乌克兰军方不得不从各个非步兵单位中征召士兵,甚至连医护人员、炮兵、空军以及“爱国者”导弹系统操作员都被安排到步兵部队,勉强填补空缺。更令人担忧的是,在乌克兰各地的征兵处,征兵官员四处抓壮丁的情况层出不穷,不少人甚至为了躲避征召而四处逃窜。
而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战场视频中,前线逃兵人数似乎正持续攀升,据悉已达10万,这些迹象无一不揭示出乌军内部士气的低迷和民众对战争的抗拒。
俄军的进攻模式和步伐也在发生变化。战争初期,俄军曾尝试快速推进的“闪电战”,希望在短时间内取得决定性优势。然而,由于轻敌冒进,乌克兰方面采取了焦土战和城市战的防御策略,俄军的“闪电战”成了“一场场空城计”,在各处战场上四面开花却难以形成有效占领。
普京最终被迫调整战略,放弃大规模的快速进攻,转而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如今俄军推进虽不如初期迅猛,但更稳扎稳打,对乌军的消耗显著提升。每一次乌军的后撤都意味着巨大的损失,而俄军逐渐将“稳打稳扎”转化为步步占优的形势。
俄军的这种新策略使他们在战场上不再一味追求大面积领土占领,而是通过逐步消灭乌军有生力量来巩固胜利,这一转变使得俄军的战术更加稳固和持久。
在美方看来,乌克兰的战局似乎并不乐观。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ISW)在最近的分析中承认,自9月以来俄军推进速度显著加快,但他们却指出,冲突初期俄军每日可推进1200平方公里,如今却只有14平方公里,速度下降了近90倍。
ISW据此认为乌军在顿巴斯战线并未崩溃,且战局尚未“不可挽回”。不过,这种看似客观的数据分析被德国媒体和美国军界不少人士视为“以失败中找亮点”。一部分观察人士质疑这种观点的可靠性,认为这只是试图以表面现象来掩盖战局的真相,忽视了乌克兰面临的真正困难。
乌克兰内部也有不同声音,总司令瑟尔斯基便被指责隐瞒前线的不利形势,而美国防长奥斯汀则明确告诉乌克兰,单靠西方的武器援助无法扭转战局,希望乌方想办法应对当前困境,不要再寄希望于西方援助。
俄乌冲突愈演愈烈,但乌克兰的军力与后勤供应却节节败退。在俄军稳步推进的压力下,乌军在前线的状况越来越难堪。大量前线士兵疲惫不堪,心生退意,而后勤物资也显得捉襟见肘。乌军缺乏足够的弹药,兵力短缺愈发严重。
对比之下,俄军在武器、补给和兵员上的优势不断加剧。俄罗斯的“战争机器”已全面开动,兵员和资源源源不断。
而乌克兰的精锐老兵几乎已消耗殆尽,后续兵力和物资补充的乏力成为乌军面临的最大难题。俄军的稳步推进将乌军压得喘不过气来,在缺乏弹药和兵力的情况下,乌军步步退让,防线逐渐崩溃。
而在乌克兰国内,民众对战争的支持也在逐渐消退。尽管战火在前线不断延烧,乌克兰的奢侈消费市场却依然热络,豪车依旧在城市街道上飞驰,奢侈品商店的顾客络绎不绝。这种现实与战场前线的惨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让不少前线士兵愈发心寒。
乌克兰各地征兵处四处抓壮丁,试图填补兵力空缺,而另一方面,民众的信任与支持却在流失。人心一旦散了,再精妙的战略布局也无法奏效,乌军面临的崩溃早已不仅限于前线的战斗,更是整个国家士气的全面下滑。
俄军的稳步推进和乌军的节节败退,使得战场上的形势逐渐对俄罗斯有利。俄外长拉夫罗夫近期放话,“俄乌冲突不可能以平局告终”,表现出俄方对当前局势的自信和不妥协态度。面对俄罗斯稳固的进攻,泽连斯基的处境越来越艰难。
据分析,如果美国2024年大选中特朗普再度胜出,美国的外交政策可能会发生重大调整,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或许将减少,促使俄乌停战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对泽连斯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压力——一旦失去美国的支持,乌克兰将在国际舞台上变得愈加孤立。
当前,泽连斯基已在部分地区采取战略性撤军,以便集中兵力应对俄军的攻势,但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俄乌战场的总体态势,乌克兰在战场上面临的压力仍然无法缓解。
乌军的困境,已然不再只是军事上的失利,更是整个国家士气和战略资源上的消耗。无论是前线战士的心态,还是民众的支持度,这场冲突对于乌克兰来说已经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对抗,而是整个国家对抗能力的极限考验。
乌克兰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在丧失了士气与人心之后,哪怕再多的援助和精细的布置,恐怕也难以挽回败局的局面。
来源:阿妞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