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体育专业的大学有哪些学校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13 08:48 8

摘要:成都体育学院,简称为“成体”,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是西南地区唯一的独立建制的高等体育学府,也是国内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体育院校之一。学校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举重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武术套路青少年培训基地和全

成都体育学院:西南体育教育的明珠

成都体育学院,简称为“成体”,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是西南地区唯一的独立建制的高等体育学府,也是国内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体育院校之一。学校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举重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武术套路青少年培训基地和全国田径短跑、跨栏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42年创建的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53年全建制转为西南体育学院,进入新中国重点建设的六大体育院校行列,1956年更为成都体育学院。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校的中医骨伤科学和武术两门学科逐渐形成优势特色,被贺龙元帅誉为成都体育学院“两枝花”。经过多年发展,成都体育学院如今已成为学科专业布局合理,教育教学体系完整的体育院校。

在学科专业方面,成都体育学院设有15个教学科研单位,涵盖23个本科专业,横跨教育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历史学等7大学科门类。学校拥有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体育学、临床医学(运动医学)、新闻传播学、中医4个学科入选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名单,体育学更是被列为Ⅰ类建设学科。其国家级特色专业包括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育、中医学。在2024年软科中国体育类大学排名中,成都体育学院位列第11名。

成都体育学院还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各类在岗教职工1400余人,专任教师7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30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各类专家90余人次;国际和国家级裁判150余人,国际级运动健将10余人,运动健将100余人。著名武术家、原中国武术协会主席、中医骨伤郑氏学派的创始人郑怀贤教授,著名体育史专家、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周西宽教授等,都曾在此任教。

在科研方面,学校建有运动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射箭重点实验室,全民健身智慧化创新、运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还设有体医融合科普基地、体育文化与宣传战略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以及国内高校唯一的集中国体育史陈列馆、成都体育学院校史馆、中医运动医学馆、运动健康科学馆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群。

在人才培养成果上,成都体育学院办学80余年来培养了10万余名各类毕业生。在众多国内外赛事中,该校学子屡获佳绩,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亚运会等比赛中共获得金牌1118枚、银牌860枚、铜牌848枚,在巴黎奥运会上就获得4枚金牌、3枚银牌及其他多项优异成绩。

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摇篮

四川体育职业学院位于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四川成都,是四川省体育局直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副厅级),不仅承担着四川备战全运会的主要任务,是四川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培养和输送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主阵地,也是全省各类体育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先后被评为“中国田径协会国家田径队训练基地”“国家羽毛球训练基地”“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学院最早可追溯到1951年西南区体育会篮排球队,前身为成立于1981年的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1986年,学院获国家教委批准备案为成人高等学校(举办专科层次成人高等教育);2018年3月4日,经省政府批准,学院正式改制为四川体育职业学院。

截至2024年6月,学校建筑总面积达24.1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520名,专任教师92人(含双师型教师36人)。截至2023年12月,在校生数为856人,设立体育教育训练系、体育人文社会系、运动人体科学系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开设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体育运营与管理、体育保健与康复和运动训练等专业。

在人才培养上,学院构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推进“1+2+X”证书制度建设,拓展专业资格证书培训课程板块,与各省级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协会)、省社体指导中心、省普通话测试中心等单位合作,为学生考取相关资格证书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同时,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育训结合,建成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6个。例如,学院与多家体育企业和机构合作,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实际的体育项目策划、赛事组织、运动康复服务等工作中,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学院还与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旅游学院、四川文理学院协商合作,打通高职学生专升本学历提升通道;与西南大学、重庆运动技术学院签订师生学历提升、教学、科研与项目合作渠道。

以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面向体育场所服务人员、体育营销人员、体育赛事执行、体育经纪人、体育新媒体运营等职业,培养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产业、体育管理、体育营销的专业基础理论等知识,具备体育营销策划、体育赛事组织与实施、客户服务沟通、体育场地设施管理、体育经纪服务等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体育产业概论、体育市场营销、体育赛事运营管理等理论课程,还会参与到实际的体育赛事组织、体育场馆运营等实践项目中。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综合性大学中的体育之光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作为学校所属的二级学院,办学历史丰富,其前身可追溯到1988年创建的体育部。学院目前设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四个本科专业,其中体育教育为四川省级双一流建设专业,在过去还曾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学院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具备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每年招收全日制本科生200人左右,研究生20人左右。

在师资力量上,学院现有教职工87人,师资队伍素质高且能力强。教师中有教授7人、副教授30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9人,博士9人,在读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60余人。其中不乏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体育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优秀人才。学院还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练员和裁判员队伍,现有国家级裁判员6人、国家一级裁判员50余人,高级教练员2人,教师中具有国家健将运动技术等级称号1人。

学院在科研方面成果突出,教师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省部级和省厅级课题近60余项;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国家体育总局教学成果奖等共计20余项。例如,在2007年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上,学院教师沈时明、王永安、陈业获科研成果二等奖;2009年6月,体院教师王永安申报的课题《我国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长效实施机制的实证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立项资助。2011年,陈宁教授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体育学院三结合办学模式研究》被评为国家体育总局“十一五”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在教学设施上,学院拥有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1个,建有专业图书资料室1个,收藏专业图书5万余册。体育运动场馆设施也十分齐全,现有容纳3500人的综合体育馆1座,教学训练馆2座;标准田径场2个、非标准田径场2个,标准游泳池2个、标准10米跳水池1个,射击馆1个,室外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等项目场地80余块,其他项目教学场地设施一应俱全。

学院还拥有多个特色基地,如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国际田联少儿田径培训推广基地、武术传统项目师资培训基地。在人才培养成果上,学院以“体文双修・德技相长”为育人目标,采用“思想引领铸魂、学风建设固本、实践活动强能、文化育人提品”四维一体特色育人模式,培养出硕士研究生、本专科毕业生7000余名。毕业生多人次获得“全国百名优秀中学体育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教师”等国家级荣誉称号,众多毕业生在全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认可。

其他院校的体育专业亮点

除了上述几所以体育专业为特色的院校,四川还有一些高校的体育专业也颇具亮点。

四川旅游学院的体育旅游专业独具特色。该专业立足四川、面向西南、辐射全国,主动融入四川文旅强省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在课程设置上,融合了体育学、旅游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主干课程包括体育概论、旅游概论、体育旅游概论、体育市场营销、攀岩、定向运动、登山与徒步、山地自行车等。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熟练的户外技能。比如在山地自行车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不同地形下的骑行技巧、车辆维护保养等知识,同时还要了解山地自行车旅游线路的规划与设计。

在实践教学方面,学院与众多体育旅游企业和景区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实践机会。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实际的体育旅游项目策划、组织和运营中,如参与举办山地户外赛事、设计体育旅游线路等。学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体育旅游相关的竞赛和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例如,学生曾参与四姑娘山景区的体育旅游项目开发,帮助景区设计登山徒步线路,策划相关赛事活动,打响了“四姑娘山户外天堂”的名片。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可以在体育与旅游相关的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社团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山地体育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体育旅游赛事策划与组织、山地体育旅游项目指导与服务、体育旅游目的地经营与管理等工作。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旅游体验多样化的需求,体育旅游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增长。

选择体育专业院校的建议

在选择体育专业院校时,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进行考量。

个人兴趣是首要因素。如果你热爱篮球,希望未来在篮球领域深入发展,那么选择篮球项目突出、师资力量强且赛事资源丰富的院校就至关重要。比如一些院校拥有知名的篮球教练,经常组织高水平的校内联赛以及参加校外的篮球赛事,这能为你提供更多实践和提升的机会。又或者你对体育科研感兴趣,就应该关注那些在体育科学研究方面成果丰硕、科研设施完备的学校,像设有重点实验室、承担大量科研项目的院校,能让你接触到前沿的科研理念和技术。

职业规划也不容忽视。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体育教师,那么师范类院校的体育专业可能更适合你,这类院校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课程设置更加完善,能为你考取教师资格证和未来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若是想从事体育产业相关工作,如体育赛事策划、体育市场营销等,综合性大学中经济、管理等学科实力较强且与体育专业有交叉融合课程的院校会是不错的选择,在这类学校你可以学习到市场营销、赛事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知识,满足体育产业多元化的人才需求。

学校实力也十分关键。从师资力量来看,高水平的教授、经验丰富的教练以及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能给予你更专业的指导和更广阔的视野。比如一些学校的教师是奥运冠军的教练,或者在体育领域的学术研究处于领先地位,这样的师资队伍能为你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有力支持。教学设施也是衡量学校实力的重要标准,先进的体育场馆、齐全的训练器材、专业的运动康复实验室等,能为你的学习和训练创造良好的条件。像一些院校拥有符合国际赛事标准的体育场馆,学生可以在这样的场地中进行训练和比赛,提升自身的竞技水平和比赛经验。同时,学校的科研能力也反映了其综合实力,科研成果多、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的院校,往往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更具优势,能为你提供更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向。

来源:新蕾艺术考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