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卡车碾过结冰路面时,他死死按住妻子抽搐的手,像按住一段随时会断裂的人生。
01
从"全网泪目"到"全网骂战",他只用了15个月
副驾上的女人身体歪斜,口水浸透围巾。
聂建文单手扶方向盘,用膝盖夹着保温瓶喂水。
卡车碾过结冰路面时,他死死按住妻子抽搐的手,像按住一段随时会断裂的人生。
那时候的货车司机聂建文,感动了很多人。
他在驾驶室给偏瘫妻子喂饭的视频,让无数人破防。
狭窄的副驾上,他自制安全带固定妻子,4年20万公里,被网友称为"中国版《美丽人生》"。
一年后,同一批网友却因他公开的一张情侣合照炸开锅:“才一年就另结新欢?”、“刚还完网贷就秀恩爱,算盘太响!”
从"全网泪目"到"全网骂战",他只用了15个月。
当深情故事遇上现实人性,这场舆论飓风,撕开了比八卦更残酷的真相。
02
"完美受害者"的囚徒困境
公开新女友后,每天都有人到评论区骂他。
对此,聂建文说了这样一段话:
自己对得起亡妻,但自己也是一个凡人,你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强加在我身上,这很不公平。
妻子去世后,自己消沉了很久,身上还背负着7万的贷款,有时候真的想走极端。
当想想看,自己还有老人,还有孩子要照顾。
就是那个时候,现在的女友出现了,整夜陪他聊天,还帮他还清了贷款,这样的一个好女人,谁能拒绝?
这事如果换做是你们,你们又能怎么做?
聂建文,原本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
如果没有短视频曝光,他和亡妻的一生,早就被淹没在人海中。
网络给了他流量,给了他关注,也给他加上了一道“道德”的枷锁。
当聂建文开着大卡车带妻子一起出门时,当他不厌其烦给妻子喂饭、照顾她时,当他在镜头前泪流满面,用心擦拭亡妻遗物时,
大众已经在心里为他写好了人生剧本:终身守节的鳏夫、拒绝新欢的苦情男、永远活在回忆里的道德标杆。
但现实是——
他直播带货时被质疑"消费亡妻",拒绝捐款被骂"冷血",如今恋爱更被讽"深情全是演戏"。
公众亲手将凡人推上神坛,又因他拒绝扮演"圣人"而愤怒。
苦难叙事下的道德绑架
“你必须悲惨,才对得起我的眼泪”。
翻遍很多热评,最刺眼的是这句:"他哭得那么伤心,怎么这么快就能爱上别人?"
这背后藏着集体的三种潜意识:苦难应当兑换终身勋章,公众的感动需要"售后服务",活人必须为逝者殉葬情感。
当公众把同情变成情感投资,就开始要求"人设股息"。
甚至,还有人设计出了专门的「悼念合规手册」,在网上疯传:
1年内恋爱:薄情寡义
1-3年恋爱:勉强及格
5年以上恋爱:颁发贞节牌坊
当苦难发生在底层,深情自动升级为终身订阅制服务。
所以,当聂建文的妻子走了才刚刚一年,他就另结新欢,成功点燃了大众的愤怒点。
当大众还沉浸在自己编织的“深情人设”中,他们绝对不允许当事人早一步走出来。
这个故事中,大众愿意看到的是你的苦情,不是你的幸福。
很多人再婚被骂,不是因为不能寻找幸福。
而是有些人和原配生活时,没尽到任何责任,没付出多少感情。
旧人刚走,他们就把新人迎进门,这种人性的冷漠无情,让他们不配得到祝福。
亡妻离世才一年,聂建文就认识了新女友,这事对不对呢?
我觉得,如果妻子活着的时候,老公不沾花惹草,对她也非常好。
那么,妻子去世了,老公再找新人无可厚非。毕竟死后的深情一文不值,都是做给活人看的。
虽说人生如戏,但人生毕竟不是电视剧,有血有肉就有七情六欲。
走的人心里会难过是真的,但如果彼此相爱,肯定也不愿意看他孤苦一生。
就像有位网友的留言一样:我也是偏瘫,如果我走了,我希望我老公再找一个爱他的人到老,但一想到这些,我就很难过。
病床前1600天的贴身照料,放弃治疗时签字的颤抖,骨灰盒上那件她最爱的红毛衣……
当我们用键盘审判一个幸存者时,是否想过:允许他人幸福,或许才是对苦难最有力的反击。
生前床前一碗水,胜过死后万捧灰。
聂建文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被"封神又弑神"的普通人。
公众总在重复一个荒诞剧本:先造神,再弑神,最后叹息人性本恶。
或许,我们更该反思:
当我们点赞苦难时,是真的敬佩坚韧,还是为了自我感动?
当我们批判重生时,是真的捍卫道德,还是恐惧他人比自己先走出黑夜?
给生者留一条活路,或许才是对逝者最大的尊重。
来源:青木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