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日子》:专注于“当下”的美与意义

摘要:近日,由著名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Wim Wenders)编剧并执导的电影《完美的日子》(Perfect Days)在全国200余家影院上映。该片不仅提名了第76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与第9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国际影片,主角役所广司(Koji Yakusho)

作者:王若璇

近日,由著名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Wim Wenders)编剧并执导的电影《完美的日子》(Perfect Days)在全国200余家影院上映。该片不仅提名了第76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与第9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国际影片,主角役所广司(Koji Yakusho)也因精湛的演技斩获“戛纳”最佳男演员奖。影片延续了文德斯在“德国新电影运动”中对人类生存状态的观照以及松散、淡化的叙事风格,以“纪录片式”的拍摄方法发掘出琐碎生活的美学意义,表现出对边缘人物的关怀意识,呈现了专注“当下”的人生态度。

《完美的日子》剧照

日常与偶然:生活的流动与情感的流淌

《完美的日子》以17天的拍摄周期展现了东京厕所清洁工平山朴实枯燥却不乏趣味的日常生活。电影仿佛从他的人生中任意截取了一段搬上银幕,重复性的生活细节与工作环节构成了影片“生活流”的叙事主体。片中有大量工作细节的呈现,例如平山驱车穿梭于东京形态各异的公厕之间收捡垃圾、擦洗马桶、清洁地面等。此外,还有各种重复性的生活场景,如平山往返于固定的浴池、书店、餐馆与洗衣店之间。这种淡化戏剧性的叙事脱离了起承转合的情节模式,“没有开始”“没有结束”甚至“没有答案”,颇具原生态的质感。平山为何从事这份工作?他对老磁带、纸质书与胶片相机的执着有何渊源?他与妹妹、父亲的疏远因何而起?显然,解答问题并非影片职责,正如导演文德斯在采访中所表述的那样:“他的日常工作在我们看起来可能很枯燥,但很快你就会发现它恰恰相反:它充满了美和目的。”影片并不在于讲述这一人物曲折的人生故事,而是在生活的流动中潜移默化地向观众传达了一种理念:像平山一样,把握“当下”去生活。

文德斯对“当下”的颂扬不仅流淌在琐细的日常之中,更潜藏于平山与爱情、友情和亲情不期而至的“偶遇”当中。影片的偶然性事件同样没有刻意为之的设计感,往往散落于庸常的日常事件之中,以随机性的形式浮现,在繁琐的工作之余赋予人物惊喜、讶异或感伤的情感体验。面对女孩Aya突如其来的吻与居酒屋老板娘的动人一曲,平山难以掩饰的惊讶与陶醉是他对于爱情的期待。外甥女与妹妹的突然到访以及兄妹之间的临别拥抱,又使观众看到独居的平山难得的亲情流露……这种偶然性不仅是日常性的另一面,更是生活之“美”的所在。

影像与音乐:现实的质感与内心的独白

《完美的日子》所具备的日常生活美学不仅表现在开放性的生活化叙事当中,还体现在贴近现实、客观中立的纪实性影像创作之中。文德斯曾在采访中披露,摄影指导弗朗茨·卢斯蒂格(Franz Lustig)以手持的方式拍摄了近乎整部影片。手持摄影所具备的日常、轻松、便捷的特点让剧组便于在平山日常活动的狭小场景——公共厕所与阁楼小屋中进行灵活创作,更加全面、具体地进行影像空间的呈现。

文德斯也曾言:“创作这部电影,不仅是基于对日本的热爱,也为了向小津安二郎导演致敬。”影片对平视摄影视角的普遍应用可以看作是文德斯对于小津导演注重观察的影像风格的借鉴。无论是日复一日清洁厕所的平山,还是一闪而过的疯子、满腹牢骚的隆志、时日无多的友山等形形色色的人物,影片皆用平视的角度与观察式的视点展示他们的生活,不对任何人物投射同情、悲悯的主观情感。这种忠于生活本相的摄影手法真实呈现了片中人物生活的“不完美”。其次,这种平视视角也包含对“物”的平视。导演不只强调物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在影像中反复放大喷壶喷水的水雾、清洗时的泡沫、污水流走时的光影变化等各种清扫细节,将镜头定格于已悄然消失在主流影像之中的传统主义。

纪实式的音响效果亦是本片外化人物心理状态的方式之一。影片中的平山少言寡语,难得与人交流,独具个人品位的车载音乐却构成了其内心情感的写意空间。平山于清晨驱车上班之时,歌曲《日升之屋》与《坐在港口码头》暗示着生活困境之下的无奈与抗争、坚守与救赎,音乐伴随着车窗外匆匆掠过的风景和车水马龙的道路,将平山暗藏的涌动情绪以旋律与歌词的形式进行剖白;与同事隆志从磁带店铺分别之后,他陷入了情绪的回味,也许是自己丰富的磁带收藏得到了认可,抑或两位年轻人的“意外闯入”,节奏明快的歌曲《漫步沉睡之城》与快速切换的夜景烘托了平山此刻愉悦的心情。平山播放的音乐构成了“每一个当下”的脚注,而无数个“当下”的组合便形成了他看似平淡乏味,实则余韵无穷的生活写照。

对于文德斯而言,如果说早年的作品“旅行三部曲”——《爱丽丝漫游城市》《错误的举动》与《公路之王》共同承载了他对于自我价值的寻找与人生意义的追问,那么影片《完美的日子》则映射了文德斯心境的变迁——享受、体验、发现生活本身的“美和目的”。或许,这才是旅行与流浪的意义。

来源:光明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