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方面,快节奏的生活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人们身心疲惫,促使他们寻求一种更为轻松、简约的生活方式,以缓解压力、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另一方面,消费主义的盛行导致人们过度追求物质消费,精神世界被物质所累。而这种悄然兴起的轻生活与极简生活等成为消费者反思与对抗这种繁
观察 OBSERVATION
随着“解压、减负、放松”“给生活做减法”……的悄然兴起,以“轻”为主题的生活方式正改变着人们的消费取向。
中购联新媒体中心
作者丨陈晓雯
“轻生活”“极简生活”的出现是现代社会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快节奏的生活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人们身心疲惫,促使他们寻求一种更为轻松、简约的生活方式,以缓解压力、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另一方面,消费主义的盛行导致人们过度追求物质消费,精神世界被物质所累。而这种悄然兴起的轻生活与极简生活等成为消费者反思与对抗这种繁杂物质生活的方式,他们开始弱化物质追求,更加关注精神层面的满足。
消费者通过“少物不购买”“72小时购物冷静期”等策略实现物质与精神的“轻盈感”。这一趋势既是技术赋能(如智能家居)与消费理性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折射出新时代下人们对“少负担、高质感”生活的集体诉求。
纵观当下热门行业,“轻”已经成为用户调整生活方式的入口,成为众多赛道的风向标。轻生活基于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涵盖了服装、餐饮、美妆护肤、家居家装等多个领域,反映出人们对产品品类、功能、视觉、使用效果、使用场景等多方面的需求。基于轻生活而衍生出的众多极简风格的新品牌也颇受购物中心关注。
PART.01
轻盈织就,自然轮廓
服装品牌推崇极简主义与轻生活,其核心在于重塑应对现代生活压力的生活哲学。其核心理念涵盖三个层面:首先以功能为先,满足快节奏生活的需求,通过推出基础款式和百搭单品来提高搭配的效率;其次精神上的减负与信息过载时代对内心宁静的渴望相契合,通过简约设计减少视觉上的杂乱和物质上的焦虑;最后通过推广经典且耐用的款式来实践可持续性,以呼应环保的理念。
这种风格既传承东方“大道至简”与西方“少即是多”的美学共识,又通过品牌差异化构建独特价值,社交示范效应又进一步强化其文化符号属性,最终实现从消费选择到生活态度的范式转移。
国内品牌中,江南布衣(JNBY)以自然、舒适、简约的设计风格著称,涵盖女装、男装、童装等多个领域;旗下的less品牌以“less is more”为理念,注重剪裁和廓形,强调品质与艺术感。班尼路(Baleno)2025春夏以“零感”为主题,强调轻量化设计、舒适感和环保面料。森马在2025年也开始注重简约设计和实用性,提供适合日常穿着的基础款服饰。CHICJOC以“极简极奢”为理念,主打中性、摩登、都市风格。
致知 ZHIZHI旗下品牌orange desire风格极简优雅,强调东方美学。更有THE ARTM以极简美学为理念,表达当代女性的自然都市风格。Tkstyle Studios追求简约设计语言。Rose Ling Ling偏向复古、简约、轻巧的设计风格。MORDOR以“权力大女主”为设计风格,产品风格包括复古简约、轻巧与实用。
在国际品牌方面,优衣库(Uniqlo)以简约时尚的设计风格著称,提供干净利落的基础款服饰,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同时强调可持续发展。Everlane将环保实践与简约设计相结合,提供高质量的服装及配饰。The Row由Mary-Kate和Ashley Olsen创立,以卓越工艺和低调美学为核心,提供精致的基础款单品。
PART.02
轻食本味,纯粹之味
餐饮品牌的轻生活则是对现代消费需求与效率逻辑的深度适配。消费者追求“轻感生活”,偏好便捷、健康且高性价比的选择,推动行业从“大而全”转向“少而精”,这一趋势既是应对行业竞争压力的策略,也是对消费者追求高效、健康、松弛生活的回应。
以极简主义、轻感主义为主的美食餐饮品牌中,喜茶和奈雪的茶是典型代表。喜茶以“灵感”“禅意”为定位,采用黑白简约、性冷淡风格,通过简笔小人等视觉符号化设计传递古典禅意,线上线下多元化尝试迎合年轻消费群体。奈雪的茶则用插画拉近与消费者距离,邀请插画师为茶饮、软欧包作画,发行限量周边产品,其色彩明亮的海报和软萌形象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Bar.San 以独特的极简主义美学和简洁而富有艺术感的品牌形象吸引顾客,菜单设计注重色调温暖和人性化,营造宁静舒适的用餐体验,同时注重员工的个性化与亲和力,从菜品摆盘到环境营造都追求极致。此外,wagas、鲜语、沙野轻食、沙拉拉轻食、超能鹿战队、瑞幸咖啡轻食、Yaso、无谷轻食、共禾之约、维小饭等轻食餐饮品牌也体现了极简主义和轻感主义的特点,注重食材新鲜和健康,通过简洁的菜单设计和舒适的用餐环境,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美味的轻食选择。
EUEU轻食餐厅以咖啡、特调及简餐小食为主营产品,品牌理念为“择天然植物,制自然饮食”,通过黄色和绿色的组合以及极简的亚热带植物图案,传递轻松与健康的饮食方式。Meule 是一家位于韩国首尔的极简主义餐厅,由yellow paper设计,灵感来自克劳德·莫奈的“干草堆”系列,通过简洁的装饰和自然图案,为顾客提供一种有机的平静感。
PART.03
轻妆素颜,焕新之美
消费者追求美妆护肤极简是由于生活节奏加快,时间成本增加,难以花费大量时间在繁琐的护肤和化妆流程上;同时,消费者对产品成分和功效有了更理性的认知,使其更倾向于选择成分简单、功效明确的产品,避免过度护肤导致的皮肤问题;此外,健康和环保意识的提升使消费者更加青睐天然、无添加的产品;以及社交媒体和平台的兴起,让消费者能够更直观地比较和选择产品,推动了“轻”与“极简”的传播。
以极简主义和轻感主义为核心的美妆护肤品牌中,甄然以“极简配方,有效护肤”为宗旨,产品不含酒精、香精、色素、防腐剂,核心成分不超过10种,通过复配逻辑实现高效护肤,明星产品虾青素精华水销量超200万瓶,玻尿酸原液销量破千万瓶。达肤妍作为国产精简护肤赛道先行者,首款产品B5精研保湿面膜成分精简至10种以内,主打“精简护肤成分+步骤+生活方式”三重理念,2024年全渠道销售额突破5亿元。
Rhode作为明星品牌中的极简主义典范,仅保留保湿精华、面霜和唇部护理三款SKU,通过“高端成分大众化”策略降低尝试门槛,医疗极简包装强化“护肤回归本质”理念。美小简主打“成分减法”,产品不含乳化剂、酒精等刺激性成分,采用植物角鲨烷、红没药醇等可持续原料,纸质环保包装减少塑料污染,一瓶精华实现舒缓、保湿等多重功效。
至本坚持“精简配方、安全有效”,舒颜倍润系列以角鲨烷、霍霍巴籽油为核心,形成天然保湿膜,成分表清晰易懂,适配敏感肌与高效护肤需求。溪木源以山茶花提取物为主打,山茶花沁透舒缓系列通过少量辅助成分实现敏感肌修护与干燥改善,包装简约传递“护肤本源”理念。
Simple主打“极简护肤,懒人必备”,卸妆水与保湿啫喱均不含香料、酒精,质地轻盈易吸收,适配快节奏生活需求。Grown Alchemist作为澳洲护肤潮牌,妆前凝露与洁面啫喱以复配氨基酸表活和植萃成分实现温和清洁与养肤二合一,极简包装设计传递“科学+自然”的护肤哲学。
这些品牌通过成分精简、功能聚焦与设计去繁化简,平衡高效与轻盈感,满足现代人对“少负担、高质感”护肤体验的需求。
PART.04
轻居简约,舒适之居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时间成本的增加,消费者难以花费大量时间在繁琐的家居布置和清洁维护上,极简风格不仅能通过减少装饰和杂物使空间整洁有序,还能帮助消费者节省时间和精力;此外,审美和情感需求的变化也促使消费者追求极简风格,简洁、纯粹和舒适的居住氛围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精神疗愈和情感寄托的需求,同时体现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此外,智能家居产品的兴起满足了消费者对便捷、高效生活的追求,极简风格能够更好地融入这些智能化设备,使空间保持简洁的同时,提升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国际品牌中,丹麦Audo以模块化设计重塑家具功能,其Eave Seamline Modular Sofa通过可拼接结构实现空间自由组合,搭配羊毛混纺面料传递温暖与轻盈感;意大利Desalto以雕塑感餐桌和办公桌展现极简平衡美学,而Flos灯具如IC系列则通过流线造型将工业材质转化为诗意光影。
国内品牌中,缤斐BINFI以工业化生产将意式极简美学平民化,主打轻量化实木家具,如莫兰迪色系沙发和茶几,兼顾自然质感与空间通透性。哲木高端定制融合中西极简美学,橱柜系列保留木材原生纹理,护墙板以高光烤漆打造轻奢感。木墨则通过素雅造型和环保工艺传递侘寂美学,白蜡木餐桌与自足框成为经典单品。
舒梵的线下展厅位于北京市西店记忆文创小镇,其家具单品特色鲜明,风格独特,适合奶油风、法式复古、意式轻奢等西方审美风格。北欧表情与多个国际知名品牌合作,设计丰富且具有艺术感,奶油沙发是其线上销量最好的产品,造型独特,品质优良。全球知名的现代极简家具品牌宜家提供高品质、低价格的家具产品,设计简洁明了,时尚感强,适合租房一族或低成本装修的人群。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十二时慢古典韵味浓厚,主要经营实木家具,线下门店位于上海,风格融合了侘寂和中式元素。
新兴趋势方面,皇朝家具的维罗纳系列以轻实木主义革新传统实木家具,采用北美白蜡木与环保涂装,通过钻石切割工艺实现轻盈外观与耐用性平衡;东鹏瓷砖“见南山”系列以国风岩板结合禅意空间设计,通过情绪疗愈型设计缓解现代焦虑,传递松弛感生活哲学。
这些品牌通过极简剪裁、轻量化材质与场景化创新,平衡功能与美学,满足现代人对舒适之居的追求。
结语
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轻生活宛如一股清泉,愈发成为消费者心中的消费主旋律。它并非简单的物质匮乏,而是一场关于自我需求的深刻剖析。消费者们开始冷静下来,审视自己的生活,剥离那些不必要的物质负累,通过精准地把握自身真正的需求,实现一种自控的快乐。这种快乐,不是刻意的束缚,而是在理性选择下的自我满足。
在消费升级与理性回归的双重驱动下不难发现,零售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深刻转型。这一过程中,轻生活与极简主义不仅成为消费者行为的核心逻辑,更催生出差异化品牌崛起的全新机遇。值得关注的是,这种转型并非简单的业态调整,而是消费主权时代的必然选择。
当Z世代将“低欲望消费”转化为社交货币,零售业的竞争维度已从价格战升级为价值创造能力。在轻量化与极简化的土壤中,那些能精准捕捉细分需求、构建情感共鸣的品牌,正迎来结构性机遇。未来零售业的竞争图景,或将呈现“极致效率+深度体验+精准价值锚定”的三维格局。
来源:中购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