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当特朗普在迈阿密港口指着德国汽车咆哮"他们偷走了美国工人的午餐"时,大西洋对岸的布鲁塞尔正在庆祝又一个"福利奇迹":欧盟2024年社会支出占GDP比重达29.3%,法国人年均休假37天,瑞典产妇享受480天带薪假。这些数字背后,藏着欧洲半个世纪
现在特朗普图穷匕见,就是要对欧盟下手。因为特朗普用两届政府终于想明白一个事情,趴在美国身上敲骨吸髓的到底是谁?是欧盟这个老六。
2025年3月,当特朗普在迈阿密港口指着德国汽车咆哮"他们偷走了美国工人的午餐"时,大西洋对岸的布鲁塞尔正在庆祝又一个"福利奇迹":欧盟2024年社会支出占GDP比重达29.3%,法国人年均休假37天,瑞典产妇享受480天带薪假。这些数字背后,藏着欧洲半个世纪的生存智慧——在大国对抗的夹缝中精准套利,用"战略模糊"换取真金白银的福利溢价。说的更直白点,就是利用中国的高性价比商品,俄罗斯的廉价天然气,美国的高科技产业为欧洲服务,而这就是欧洲高福利高待遇长假期的原因。
那么,现在要解决美国34万亿美元美债,自然也要落在了欧盟身上。
一、冷战铁幕下的"安全套利":1951年,当美国为北约承担75%军费开支时,西德正用省下来的国防预算(仅占GDP1.2%)建设"社会市场经济"。这种"美国流血、欧洲流汗"的模式,在冷战高峰期达到巅峰——1985年,美国国防开支占GDP6.1%,而德国仅1.9%、法国2.4%。这些省下的钱,化作了汉堡的廉租公寓、巴黎的免费医疗、斯德哥尔摩的育儿补贴。 数据揭示残酷真相:1948-1991年,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驻军费用、核保护等形式,向欧洲转移了相当于2.3万亿美元的安全红利(2025年现值)。仅驻德美军每年80亿美元开支,就相当于德国1980年全年福利支出的12%。正如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研究指出:"欧洲的高福利本质是'安全租',美国纳税人在为阿尔卑斯山的滑雪场买单。
而欧洲的付出只是面对美国的笑容和鼓掌,以及一声“好大哥”的称呼。
二、中美博弈的"双轨套利":2020年,当特朗普政府要求欧盟禁用华为时,德国电信悄悄签下17亿欧元5G合同;2023年,拜登推出《通胀削减法案》,法国总统马克龙一边抗议"经济战争",一边让空客拿下美国350架飞机订单。这种"政冷经热"的套利术,让欧洲在中美对抗中赚得盆满钵满。 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欧盟对华贸易顺差达4320亿欧元,德国汽车在中国每卖一辆SUV,利润是美国市场的2.3倍。更精明的是"技术骑墙"——当美国限制对华芯片出口,荷兰ASML向中国发货19台光刻机;中国新能源汽车冲击欧洲市场,欧盟一边加征关税,一边让宁德时代在匈牙利建厂。这种"两边吃补贴、两头卖产品"的策略,让欧洲在2020-2024年间净赚1.2万亿欧元的"战略模糊红利"。
此刻,“地球老六”的称号实至名归,现在回看欧盟开会闹喳喳,但是签约有利的时候就签约,是不是发现了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像不像红脸白脸的唱戏?
三、俄乌冲突的"能源横财":2022年2月,俄军坦克开进乌克兰,欧洲政客含泪宣布" Zeitenwende"(时代转折),私下却开启"能源套利"狂欢。美国液化天然气(LNG)船运到欧洲,溢价高达400%,但欧盟转手将俄罗斯冻结的3000亿欧元资产投入能源基金,2023年能源补贴达2800亿欧元——相当于每个欧洲家庭获得1900欧元"战争红包"。 更隐蔽的是工业洗牌红利:能源危机迫使300家德国企业迁回美国,却让剩下的高端制造获得政府500亿欧元补贴。蒂森克虏伯的氢能工厂、巴斯夫的生物基材料项目,都踩着危机的节奏升级。正如《经济学人》披露:"欧洲用美国的天然气涨价,完成了20年未竟的工业转型,代价是美国纳税人的450亿美元能源补贴。
欧洲高福利的三大支柱之一,俄罗斯的廉价能源被拆,两条腿的欧洲跑不快
四、美国的"化债绞索":2025年3月1日,美国对欧盟汽车加征25%关税,直击德国工业命脉——大众、宝马在美销售占其利润42%。这只是开始:特朗普政府重启"301调查",瞄准欧盟6000亿欧元数字经济,要求对谷歌、Meta在欧利润征收35%的"霸权税"。这些举措背后,是美国财政部的算盘:欧洲每年6800亿美元的资本外流,正是消化2万亿过剩美债的关键。 历史再次押韵:1922年,美国通过《福德尼-麦坎伯关税法》对欧洲商品加税38%,迫使英国1931年放弃金本位。如今,美国的"关税-加息-资本回流"组合拳,正将欧洲推入"债务-通胀"螺旋——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5.2%,法国养老金缺口达GDP7%,而美国10年期美债收益率因避险需求降至3.8%。
从关税大棒到数字税的精准打击,美国用“安全援助”拿捏欧洲
正如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警告:"欧洲正在为美国的债务危机支付每年2000亿美元的'安全税'。" 站在2025年的十字路口,欧盟的"搭车经济学"正在遭遇历史拐点。
欧盟现在急了,他发现事态的发展远离了他的预判。美俄私下开始嘀嘀咕咕了,中国军力飞速发展,中国军舰“下饺子”,但是以战略定力稳住了,一切的一切都是以保护种地为主。也就是说,一旦乌克兰扛不住,欧盟就顶在了第一线。而原来廉价能源的供应商成了顶在心口的一把尖刀。
美国也看懂了,东方种地的真的是啃不动,反正只要不耽误他种地,人畜无害。而欧盟这个“老六”这么多年躲在背后没少赚小钱钱,当欧洲福利的秘密被揭穿为"三国(中美俄)买单",现在美国寻找的34万亿美债的接盘侠自然就不是东方而是欧洲,对他下手是最合适不过——毕竟在现实主义的国际政治中,从来没有免费的福利。
3月12日,欧盟开启自救:决定对价值26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征收反制关税。
来源:自幼熟读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