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小时上千元 宠物沟通服务缘何成了“割韭菜”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13 11:11 8

摘要:作为当下年轻人心灵慰藉、缓解压力的途径之一,宠物消费成为年轻人日益旺盛的需求。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既能拉动消费,又能慰藉年轻人。年轻人对宠物定位的变化,不仅体现对宠物的关爱和重视,也带动宠物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成为新的消费蓝海。但这一新兴的宠物消费市场,却被一些投

315青诉之“宠物消费之困”系列。

作为当下年轻人心灵慰藉、缓解压力的途径之一,宠物消费成为年轻人日益旺盛的需求。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既能拉动消费,又能慰藉年轻人。年轻人对宠物定位的变化,不仅体现对宠物的关爱和重视,也带动宠物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成为新的消费蓝海。但这一新兴的宠物消费市场,却被一些投机者利用大发不义之财,从领养到寄养,从用品到服务,养宠人的坑踩了一个又一个,让不少养宠人在为爱宠选购商品和服务时步步惊心,以至于对于养宠人而言,每一次消费选择都面临危险的抉择,成了对爱与责任的考验。这些乱象既坑了消费者又给行业抹黑。

315青诉“宠物消费之困”系列报道,旨在深入剖析宠物消费领域的种种陷阱,通过真实案例的剖析、专家观点,帮助广大养宠人识破骗局,理性消费,不被商家话术左右,为爱宠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宠物不仅是商品,更是生命的寄托。更为宠物行业敲响一记警钟——莫让爱心沦为消费陷阱,守护底线和规则,方能行稳致远。

315青诉 | 每小时上千元 宠物沟通服务缘何成了“割韭菜”

“你家宝宝说,他不喜欢隔壁的人,下次不要再让他过来了。”近段时间,“宠物沟通师”这一新兴职业在网上兴起。各种“沟通案例”视频一经发布,沟通师仿佛宠物“读心者”,将宠物行为甚至叫声的含义分析得头头是道,引来好奇者无数。还有网友发视频或笔记“传授”宠物沟通的要点等等。宠物沟通真的有这么神奇吗?每小时从百元到上千元的宠物沟通服务是养宠益友还是消费陷阱?

案例:花钱找沟通师不如网友看评论管用

“我也是病急乱投医。看到网上有宠物沟通师,就付费找了。我就想知道我们家猫到底怎么了。”市民孙茹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养了三只猫,但是有一只不论怎么矫正行为,或是在它喜欢的位置放猫砂盆,它都会选择去家里那个绿植盆子里上厕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也请教了宠物医生、有经验的宠物博主,想了不少办法,最终都没有得到改善,最终她看到了宠物沟通师的推荐视频。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随着养宠人士的日益增多,新兴的宠物服务行业频出。其中,宠物沟通师凭借与宠物沟通的神奇经历,在从业者或用户发布服务的文章或视频的加持下,成了当下讨论度最高的宠物服务行业。这些沟通师们自称,他们听得懂小动物的内心话,可以担当铲屎官和宠物之间的“翻译”。但是,很多人付费体验下来却不尽如人意。

找到宠物沟通师以后,孙茹其实还是有些不相信,虽然是付费连线,但她还是想“检验”一下是否像网上说的那么神。

“我没告诉他具体情况,就说我们家猫不听话,想知道为什么。”结果,在与自己家猫咪分别一通猫叫后,这位宠物沟通师告诉孙茹,她家猫焦虑了,原因是环境。孙茹觉得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于是就追问解决方式。对方让孙茹给猫换猫粮、猫窝,还要换掉家里的窗帘和床单等物品。

这次沟通后,孙茹一一照做,还发了视频觉得这个经历很神奇。但是一段时间后,自己家猫猫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最终还是因为我那个视频,有网友说可能是那只猫被其他两只欺负了,导致不敢在共同的猫砂盆里方便。”孙茹表示,最终是网友的评论帮她解决了问题。“现在想想,宠物沟通师说得挺模棱两可的,不知道他是真听懂了,还是看我家的情况随机应变的。”

调查:每小时百元到千元 宠物沟通频翻车

事实上,网上找个宠物沟通师的费用也参差不齐。有的花上几十元就能连线沟通师,让其给宠物“在线翻译”。也有的上门收费以小时计算,从百元到千元不等。还有按照问题收费,从简单到复杂,一个问题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大部分宠物沟通师收费并不高,很多养宠遇到问题的网友还是很想体验一下这一服务。

不过,随着体验的人越来越多,更多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有网友分享称,同一个问题不同沟通师给出了完全相反的答案。这种信还是不信的怀疑,是很多体验过宠物沟通服务的“铲屎官”的未解之谜。宠物沟通师到底是在帮助“铲屎官”,还是在割他们韭菜的讨论也频频曝出。

北青报记者在社交媒体上发现,有体验过该服务的网友表示,对方基本上是凭借之前的沟通信息或者事主的微信朋友圈去编答案,所谓的“沟通”结果与事实完全不相符。有网友称找宠物沟通师来分析宠物猫的奇怪行为,结果偏信了沟通师的说辞,耽误了猫咪的治疗。

也有人表示,有的宠物沟通师“沟通”的方式居然是学猫叫或狗叫,仿佛在与宠物对话。但也有不少类似的宠物沟通直播被“铲屎官”直接“打脸”,现场翻车。

更是有人只凭借着宠物的照片就称能与之“沟通”,甚至能与去世的宠物建立联系,而沟通和联系的方式据说是靠“冥想与共情”。

还有沟通师自称能靠“沟通”帮助用户找到走失宠物的,但是成功的案例却只存在于他们宣传自己的视频中。

关注:无门槛缺标准 宠物沟通难良性发展

宠物执业医师宋丽表示,动物确实有喜怒哀乐等情绪,这些情绪也大多是靠叫声和动作来表达的。比如人可以通过尾巴的状态来了解犬或是高兴或是害怕的情绪。也可以通过猫叫的方式来了解它是否遭遇危险或想要讨要食物等等。“动物行为学是一门科学,需要系统地学习和积累经验。动物的叫声也无法像人类语言一样,表达复杂的意思。通过照片或者所谓与宠物‘对话’的方式来沟通,更像是一种主观臆断,或者说一种‘玄学’。”

有曾经从事宠物沟通行业的人士称,从所谓的“入行”到工作,其中充满了“玄学”。“花了3000元在线上学习,老师教的是动物‘传心’技能,简单来说有点像心电感应。”苏陌表示,由于此前有沟通师成功帮助她解决养宠困扰的经历,她很信这个,于是在网上找了培训。“说实话,感觉学完了也没啥用,更多是沟通技巧。我也给一些网友家的宠物做沟通,几乎都是自己在脑补情节,我有的时候甚至觉得自己在骗人。”

一家美国调查杂志曾发文指出宠物沟通者的一些“技巧”:学会观察宠物的行为细节;挑最安全地说;不停发问,以便获取更多细节;答案模棱两可;实在不行,解释权归宠物所有。

事实上,宠物沟通师这一行业目前国内、国外都缺乏权威从业资质认证,沟通效果也没有统一的检验标准。很多像苏陌那样、没有宠物心理和动物相关知识和经验的人参与其中,更是有不法分子从中渔利,编造故事骗取用户的钱财,导致该行业从业者信誉度普遍不高。

此外,很多购物沟通师大多在社交媒体上接单,且大部分收费不高。导致出现消费纠纷时,消费者维权较为困难。有律师提醒,由于法律对宠物沟通师没有明确的职业界定,也缺少相关的监管标准,养宠人在“下单”时,须多加留心,防止被骗。

记者手记:年轻养宠人的需求不该被套路

宠物沟通师这一职业现在能火起来的重要原因在于所谓的“沟通”满足了养宠人的情感需求。

在采访中,不少养宠人年轻,没有养宠经验,但又怕自己不能够给宠物最好的生活。他们是将宠物当成家庭一份子看待的,因此当宠物出现一些他们难以明白的行为时,他们首先想要知道为什么会如此。甚至有的养宠人将一些宠物去世、丢失的创伤,也希望通过“宠物沟通师”来疗愈。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养宠人明知道对方说得并不靠谱,仍会因情感共鸣而感到满足而甘愿买单。

但这并不是这一行业存在诸多乱象的理由。利用养宠人的情感寄托编造故事诱导消费,更有甚者在其焦急和无措之际,却成了一些人的挣钱良机。

对于一些确实需要帮助的养宠人来说,病急乱投医抓住的可能不是救命的稻草,而是宠物被延误的救治时机、完全错误的行为指引和被粉饰太平的求救机会。

动物行为是门科学。这门科学是近现代国内外学者积累下的经验和知识,其初衷也必定是为了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了解动物,而不是搞玄学,让一些人去故弄玄虚地敛财。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张鑫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