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者介绍徐心怡,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博士研究生。第一(含共同)作者身份研究成果发表在Immunity、PNAS和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等期刊。许琛琦,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
作者介绍徐心怡,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博士研究生。第一(含共同)作者身份研究成果发表在Immunity、PNAS和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等期刊。许琛琦,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入选者,多细胞体系结构与功能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从2009年度开始建立独立课题组研究T细胞生物学,对免疫受体的活化机制做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近膜静电调控”的新学说,基于此发展了新一代E-CAR技术;另一方面,围绕胆固醇代谢,提出了肿瘤免疫治疗新理论和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Cell,Cell Research,Immunity,Cancer Cell等国际学术期刊,两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及以及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其技术发明已成功进入临床试验。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科学探索奖等多项科技奖项。相关论文信息论文原文刊载于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Immunity上▌论文标题:Phase separation of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promotes immunological synapse maturation and persistent cytotoxicity▌论文网址: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07476132400520X▌DOI:https://doi.org/10.1016/j.immuni.2024.11.005经过50年的不懈努力,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的编辑与全球的作者、审稿人一起,创办了一系列优秀出版物,未来我们也将不断深耕科研创新和科学信息的传播交流,启迪更多科学新发现。CellPress细胞出版社原标题:《许琛琦/王皞鹏Immunity:可相分离E-CAR免疫受体的理性设计与应用 | Cell Press对话科学家》 来源:小朵说科学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