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麦全蚀病是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防治难度较大,需要综合采取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措施。以下是具体的防治方法: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防治难度较大,需要综合采取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措施。以下是具体的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1)选用抗耐病品种:选择分蘖能力强、根系发达的抗病品种,如新麦18、西农1376、豫麦49等。
(2)合理轮作倒茬:与非寄主作物如棉花、蔬菜、豆类、甘薯等轮作1-2年,可有效减轻病情。
(3)清除病残体:收获前拔除病株并集中销毁,单收单打,避免病菌传播。
(4)科学施肥:增施腐熟有机肥,避免使用未腐熟的粪肥,保持氮、磷、钾肥的平衡。
(5)调整播种期:适当推迟播种时间,使播种期土壤温度低于20℃,减少病菌侵染机会。
(6)深翻土壤:深翻土地(35-50厘米),可降低病菌数量。
2. 化学防治
(1)种子处理:播种前可用12.5%硅噻菌胺悬浮剂、3%敌萎丹、2.5%适乐时等药剂拌种。
(2)土壤处理:播前使用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等药剂拌土撒施,然后翻入地下。
(3)药剂灌根:小麦返青期或拔节期,使用15%三唑酮或蚀敌等药剂灌根。
(4)叶面喷施:在小麦返青期至灌浆期,喷施12.5%烯唑醇或小麦全蚀净等药剂。
3. 生物防治
利用拮抗微生物如芽孢杆菌、假单胞菌等抑制病菌生长,这些微生物还能改善土壤环境。
4. 检疫与封锁
(1)麦种检疫:禁止从病区引种,对种子进行严格检疫,防止病菌传播。
(2)封锁病区:对病区进行封锁管理,单收单打,收割机械消毒后才能到其他区域作业。
5. 综合防治
在病害初发区采取扑灭措施,在老病区以农业防治为主,结合药剂防治。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和蔓延,减少病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来源:小满农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