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生如逆旅,百般滋味皆为尽。苦楚如影随形,惆怅似雾萦绕心间。古人以诗寄情,字字珠玑,句句血泪,道尽世间无奈与哀愁。今日,且让我们一同品读那最令人惆怅的十首诗,借古人之笔,抒今人之怀。或许,在这字里行间,我们能寻得一丝慰藉,纾解心中郁结,让心绪如云散月明,重归宁
人生如逆旅,百般滋味皆为尽。苦楚如影随形,惆怅似雾萦绕心间。古人以诗寄情,字字珠玑,句句血泪,道尽世间无奈与哀愁。今日,且让我们一同品读那最令人惆怅的十首诗,借古人之笔,抒今人之怀。或许,在这字里行间,我们能寻得一丝慰藉,纾解心中郁结,让心绪如云散月明,重归宁静。
《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翻译】白发都有三千丈那么长了,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赏析】全诗开篇就运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描写白发三千丈,似有设问之意,又有夸张之实,第二句直接到明白白发三千丈的原因只因为是“愁”。第三句当看到明镜中的白发时,恍惚间又想回到了生活的现实,或许头发的变白不单单是生活的愁苦,或许是秋霜飘落到头上,才是头发变得雪白。
写这首诗时,作者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勾起无数文人墨客的吴尽感慨。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翻译】驿站外断桥旁。一丛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
黄昏里独处已够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虽然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只任凭百花去纵妒。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
【赏析】开篇第一句就点明了作者身处旅居之中,在断桥旁边无意间发现一株盛开的梅花犹如漂泊的自己,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为全诗定下了愁苦愤懑的总基调。后句对前一句的感情进行了深化,原本已是春日的黄昏时分,加之风雨交加,心中愁闷更上心头。诗的后半部是作者心志的流露和表达,此时此刻,梅花既是本身又是作者的化身,无意争春,群芳更无须妒忌,最后一句是作者最自己人生定位的呐喊,哪怕是粉身碎骨和泥土,也初心不改。全诗以梅花高洁的品行自比,哪怕是寒冬腊月的摧残,或者是群芳妒忌,自己依然保留“无意争春”“香如故”的本色。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翻译】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愁苦的滋味,喜欢登上高楼。喜欢登上高楼,为写一首新词没有愁苦而硬要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最终没有说。想说却最终没有说,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赏析】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翻译】北风席卷大地吹折了白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飘降大雪。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争相开放。雪花飞进珠帘沾湿了罗幕,狐裘不保暖盖上锦被也嫌单薄。将军战士们冷得拉不开弓,铠甲冻得难以穿上。无边沙漠结着厚厚的冰,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路曲折已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赏析】诗的前半部分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友人即将登上归京之途,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一夜盛开的梨花,和美丽的春天一起到来。中间部分主要描绘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后半部分描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全诗通过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武陵春·晚春》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翻译】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
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赏析】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李清照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当时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眼前的已是香花已尽时,犹如自己的生活境遇,即使再美好的春天也难以勾起作者的兴趣,去梳妆打扮,也懒得去乘兴游玩,恰恰是看到如此美景却勾起了作者无尽的愁思。
《青玉案》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翻译】你步履轻盈却不肯来到横塘,依旧凝望目送你带走了芬芳。你与谁相伴共度这美好时光?月桥花屋朱门映着美丽花窗,只有春风才知你生活的地方。
碧云飘飘的杜恒洲暮色茫茫,我用彩笔写下这伤心的诗行。如果要问我的伤心多深多长?就像那一川烟雨笼罩的青草,满城飞絮如同梅子黄时的雨。
【赏析】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上片写情深不断,相思难寄;下片写由情生愁,愁思纷纷。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立意新奇,能兴起人们无限想象,为当时传诵的名篇。
《咏白海棠》 清·曹雪芹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翻译】海棠花素淡的姿容映照着重重院门,繁枝上花朵盛开像团团白雪铺满花盆。似刚刚沐浴才出的杨贵妃冰清雪冷,像捧着心口皱着眉的西施以白玉作精魂。晨风吹不散花中的哀愁,经夜之雨又为其增添了一抹泪痕。独自斜倚着画栏像是在默默思念,砧声清冷笛声哀怨送去落日黄昏。
【赏析】这是小说人物林黛玉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交待了海棠花生长的环境;颔联写海棠花的白与洁;颈联继续写白海棠的高洁白净;尾联写相思之情,与首句遥相呼应。林黛玉借咏颂白海棠,写出了一个热恋中的少女的心声。全诗采用了比喻、象征、拟人、设问、神话传说和直抒胸臆等多种表现手法,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风流别致。
来源:隴上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