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会不会感染艾滋病?如何保障献血和用血安全?一起来看——

摘要:事实上,无偿献血不仅体现了社会公益精神,更是防控艾滋病传播的重要举措。通过避免经济利益驱动下的隐瞒高危行为献血,无偿献血制度有效降低了艾滋病等经血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

通讯员 许刚刚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提起艾滋病,有人疑惑:献血会不会感染艾滋病?

事实上,无偿献血不仅体现了社会公益精神,更是防控艾滋病传播的重要举措。通过避免经济利益驱动下的隐瞒高危行为献血,无偿献血制度有效降低了艾滋病等经血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

那么,我国是如何确保献血者和临床用血患者的安全呢?

自实施无偿献血以来,我国严格规范采血器材的使用,所有采血器材均为一次性消耗品,使用后按照医疗垃圾处理标准进行报废。无论是献全血还是成分献血,所使用的针头、针管、血袋等器材均为一次性使用,确保每位献血者的血液安全无虞。成分献血过程中,捐献者的血液在经严格消毒的密闭管道套材中循环和分离,与机器不发生直接接触,彻底消除了交叉污染的可能。

血液采集后,血液标本将被送往检验部门进行严格检测。检测共有7项,包括ABO血型、RhD血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梅毒试验,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等项目都要用两个不同厂家的试剂进行检测。在酶免法检测的基础上,还需要对血液进行乙肝、丙肝、艾滋等项目的核酸检测。上述检测全部过关,这份血液才会被贴上“合格”的标签。

对于血站检测出的HIV反应性结果,我国也有严格的处置流程。血站将所有血液标本送至初筛实验室进行检测,一旦发现HIV抗原抗体反应性,将立即转送至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确证试验。对于HIV可疑血液,将采取保密性销毁措施,并在信息系统中屏蔽该献血者信息。同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将进一步跟进该献血者,确保防控工作万无一失。

无偿献血是一种奉献,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要正确认识献血,不入误区,不踩坑。据悉,湖北省无偿献血宣传作品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该活动于2024年6月15日至2025年4月30日,面向全社会征集表演类、视频类、音频类、图文类无偿献血宣传作品,鼓励采用地方特色、地方方言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呈现。如果想了解更多无偿献血的知识,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来源:极目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