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减轻学生负担,课堂作业、双休日作业,实行限份量、限数量、限时间“三限”;方便家长、服务学生,将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学生全部纳入服务范围;完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开展一校一品、一班一品、基础课程辅导、兴趣小组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掘多样化教学资源,贴合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
文/本报记者 李宏伟 图/本报记者 金玉敏
减轻学生负担,课堂作业、双休日作业,实行限份量、限数量、限时间“三限”;方便家长、服务学生,将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学生全部纳入服务范围;完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开展一校一品、一班一品、基础课程辅导、兴趣小组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掘多样化教学资源,贴合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让孩子们在学校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这是我市义务教育学校实施“双减”政策带来的可喜变化。
“双减”工作实施三年来,我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双减”工作的部署,突出强化学校作为主阵地的作用,积极落实巩固“双减”工作,各地各学校通过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全面实施,已形成了“多元育人”的生动局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开心、家长放心。
通过“双减”政策的实施,近年来我市教育生态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大幅度下降,无序发展趋势已经基本上得到了遏制,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下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遍开展了课后服务,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人数比例不断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从“双减”实施带来“双升”变化,见证了我市“双减”工作的质量和实效。
盐湖区魏风小学科技节点亮孩子们的未来。
健全体制 统筹部署——
以“高位”扎实推进
“双减”事关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市将落实“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强化“双减”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主体,健全体制机制,统筹部署,扎实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工作坚持“减负”“增效”双管齐下,校外治理与校内提质联动,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得到有效减轻,校外培训机构得到有效规范与治理,“双减”工作取得显著的成效,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初,市委、市政府就专门成立了“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由教育、政法、公安、消防、市场监管、科技等22个部门组成的工作协调机制,“双减”工作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上下贯通、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在推进过程中,我市不断强化政策配套,相继印发、转发了“双减”和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五项管理”工作一系列文件,各县(市、区)和各学校也制定了相应的细化政策。同时,我市还强化督导检查,将“双减”工作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系统开展专项督政、视察监督、常态督学等工作,把“双减”工作成效纳入县(市、区)和学校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在落实“双减”的过程中,市教育局加强政策宣传引导,通过全市各级各类媒体及时发布、报道、解读“双减”政策、做法,加强舆论引导,凝聚广泛共识。各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主题班会、宣讲、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引导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全社会教育观念也在发生积极转变,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越来越注重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双减”减去了作业的总量,减去了校外学科类培训,学生回归课堂、回归校园,让学校学习成为“双减”主阵地。在实践中,各地义务教育学校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实施教育教学提质工程,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建立健全教学指导工作机制,推广优秀教学成果,遴选命名一批教学改革示范校。义务教育学校建立教学基本规程,加强幼小科学衔接,普遍做到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同时,我市不断深化招考制度改革,压减义务教育阶段考试次数,将压减考试和提高学生素养相结合,提高素质教育。
“双减”要做到减轻负担、不减质量,就要在教育教学方式上、课堂实效上做文章。为此,各学校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作业设计水平,在“压总量、控时间”的基础上,注重“调结构、提质量”,大力推广先进教育教学方法,加强教师新课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术培训,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作业设计的针对性、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学校强化作业管理,建立健全作业管理机制,优化作业设计,加强作业指导,严控书面作业总量,从而使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有效减轻。目前,我市各学校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对布置的作业做到“全批全改”,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各学校不断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大力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课后服务时间和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健全课后服务保障机制,积极拓宽课后服务资源,让课后服务真正惠及学生、温暖家庭。目前,全市641所有需求的学校全部开展课后服务,惠及学生24万人。
平陆县下坪中心校音乐教师教山区孩子学钢琴。
内外规范 均衡发展——
以“严格”营造生态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全市各地不再审批新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极大减少了各种学科类培训,规范了培训机构的行为。
在落实“双减”政策中,我市不断针对校外培训市场逐步规范,对学科类培训机构有序压减,学科类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数量大幅减少,“营改非”、政府指导价、资金监管、全流程监管实现了4个“全覆盖”。学生校外培训的减少,使得群众家庭教育支出减少,有效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在对非学科类培训监管中不断完善,我市强化校外培训机构归口管理,明确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主管部门,从严把关机构审批,强化预收费资金监管,对纳入全国监管平台非学科培训机构实现全流程监管,做好风险防范化解,严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
同时,为了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我市不断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充分发挥市“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多次召开非学科类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协调会议,扎实推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治理工作。
在规范校外培训市场的实践过程中,我市重点建设并在市直学校推行了“课后服务智慧管理平台”,实现了“学校一键排课,家长在线选课,校长在线巡课,家长课后评价,教育部门线上监督”。校外方面,成立培训机构鉴定专家委员会,开展调查问卷,多部门联合检查,进行专项治理。近年来,市教育局排查处理校培机构78个、处理相关人员10人,将全市确定的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培训的机构由1598家压减至653所,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部清零。
为了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我市强化日常监管,杜绝违规隐患。在日常工作中,各县(市、区)坚持多方发力,多措并举开展监督检查,实地调查走访,坚决查处以“一对一”有偿补课、“众筹私教”或以研学、游学、夏令营等名义开展的学科类培训等违规行为。不断加强假期非学科类培训价格监测,严厉查处借寒暑假之际肆意涨价、超时段、超限额收费、不按规定签订培训合同等违规行为,严格查处组织面向中小学生的违规竞赛情况。
为了确保规范的实效,我市依托平台强化培训机构资金和培训材料、从业人员资格监管,确保市域内校外培训机构规范运营。同时,狠抓举报问题线索落实,遇有问题线索第一时间进行实地核查,核查处理结果及时反馈当事人,严格督促各机构按照《校外培训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进行安全自查自纠,各业务主管部门落实部门工作职责和行业监管职责,开展常态化安全巡查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目前,全市各地校外培训机构在“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完成注册,并实行动态更新黑白名单,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成长观,减少盲目性和跟风心理,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各种乱象减少,校外培训热度已经降温。
闻喜县礼元中心校裴柏小学戏曲社团活动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创新优化 深化发展——
以“服务”培育未来
“孩子作业减少了,在校都能完成。在学校还参加了兴趣班,免费学习特长。现在每到周末,我安排孩子去参加艺术、体育类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很有帮助。”家住盐湖区的一名家长李妍说。
“自从开展课后服务以来,孩子在学校就能把作业做完,老师还帮忙查漏补缺,复习巩固,现在校外学科培训类机构已经找不到了,孩子的学习在学校有老师专门进行辅导,把一切学习问题解决了,今年他的成绩上升不少。”永济市一名学生家长谢女士说。
为了落实“双减”、优化课后服务,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优化创新、坚持服务、因材施教、培养特长,构建符合校情的课后服务模式,构筑家校合作育人模式,一项项惠民课后服务举措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收到了家长点赞和社会的好评。
“在落实‘双减’政策中,我们注重减量不减质,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加强学校各项团队活动、体艺活动、课外阅读的监管。同时,注重以兴趣小组、科技创新、综合实践为引领,点亮孩子的梦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双减”政策全面实施以来,我市各学校坚持全面发展、能力提升、高阶思维的培养理念,进一步对标提质增效的新要求,多措并举提高作业管理水平。各校在作业管理中建立作业公示制度,通过作业管理栏对各班、各科作业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必须明确作业和建议完成时长,严格控制作业完成时间。在素质教育方面,通过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跨学科与实践性作业,充分体现“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管理中,各校还定期检查作业设计等情况,并跟踪反馈,对后续作业布置进一步优化,不断提升作业效能,让学生们作业减负,学业质量不减质。
“双减”政策落地,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也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家长的精神负担。在实践中,各学校还积极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丰富家校交流渠道,强化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在家校合作共育工作中,各学校普及推广家庭教育,引导家长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构建普惠性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合作育人的良好机制,助力孩子们的成长,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双减”政策的实施三年来,稳固了我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基本盘”,激活了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的“内动力”,构建了全面育人体系的“大格局”,塑造了校内校外同步治理的良好局面,助推全市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均衡发展,巩固“双减”成果,不断创新优化,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稳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补齐城乡教育短板,巩固提升集团化、学区化办学成效,加快发展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缓解各方升学“内卷”压力。同时,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不断提高职业学校办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降低中小学生考试压力,让孩子们快乐成长、全面发展。
“‘双减’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事关学生成长,关联千家万户,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下一步,我们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做好‘双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作为,务实担当,切实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办好人民群众满意教育。”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范安军说。
本文来自【运城日报-运城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