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五沪指一根中阳线直接突破3400点,让市场情绪再度高涨,周末各种关于牛市的讨论此起彼伏。这就是A股,一根阳线千军万马来相见。
周五沪指一根中阳线直接突破3400点,让市场情绪再度高涨,周末各种关于牛市的讨论此起彼伏。这就是A股,一根阳线千军万马来相见。
目前市场的核心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海洋经济概念持续发酵;
提振消费政策密集出台;
央视315晚会对部分行业及个股的影响。
A股慢牛进行时,短期关注几点
虽然指数表现亮眼,但很多投资者对“指数涨了,账户没涨”感到无奈。A股的慢牛,并不意味着所有股票都会同步上涨,而是由大金融、大蓝筹带动市场,散户偏爱的中小题材股未必同步受益。
从消息面来看,下周市场仍具备上冲的动能,沪指若能突破,则有望冲击3510点。但同时,也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大金融板块的持续性,若券商、银行等核心品种能够继续走强,则指数进一步上行的概率大增。
AI和机器人方向的资金回流,科技主线能否继续走强是市场能否持续活跃的重要因素。
海洋经济和大消费的持续性,特别是政策的进一步落地情况。
市场风格的变化值得重视 目前市场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资金开始“高低切换”,但不是科技板块内部的轮动,而是非科技线的低位板块被资金关注,如消费、医药、军工、机械等。
政策红利加持,消费、股市齐提振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出台,股市成核心政策工具 中办、国办联合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从收入、政策扶持、金融支持等多个方面全面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该文件提到要“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多措并举稳住股市”,意味着股市已经成为提振经济的重要抓手。对A股来说,这是明确的中长期利好,意味着流动性支持和市场稳定措施将持续。
短期来看,政策直接利好的方向包括:
游戏、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科技细分赛道
多胎政策助力母婴、医药等消费概念
房地产政策松绑预期加强
科技热点事件密集,AI产业链受益
下周,科技圈将迎来多个重要事件:
英伟达GTC大会(3月17-20日),市场聚焦液冷、CPO、人形机器人等前沿技术。
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3月20-21日),关注鸿蒙、云计算等核心业务。
腾讯财报(3月20日),重点关注资本开支是否超预期,AI投入是否加码。
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公布,AI算力、通信基础设施迎催化。
AI赛道长期逻辑不变,但高位板块波动加剧,当前配置策略应更侧重于产业+业绩逻辑的个股,避免过度追高。
监管趋严,炒作风险加大
央视315晚会影响几何? 315晚会曝光卫生巾、纸尿裤等行业乱象,涉及浪莎股份、稳健医疗、百亚股份等上市公司,交易所紧急问询。
但整体来看,这类事件对A股整体影响有限,更多是针对个股的短期情绪冲击。国家加大对消费市场的监管,本质上有助于行业优胜劣汰,长期看反而利好中高端消费升级。
监管重拳出击,ST股风险大增 周末监管持续释放高压信号,多家问题公司被ST,包括东方集团、国旅联合、中青宝等。证监会还对两家机构开出合计4亿元的巨额罚单。
投资者需警惕:
远离被立案调查或问询的公司
ST及业绩不佳公司短期风险加剧
市场风格向价值投资倾斜,核心资产受益
公募基金改革,市场生态迎来深刻变革
公募基金改革方案即将出台,其中核心内容包括:
强调长周期考核,要求基金业绩考核周期延长至三年及五年以上,鼓励长期投资。
基金经理绩效与业绩直接挂钩,避免过度博弈和追涨杀跌。
这意味着未来A股市场的风格将更加稳健,抱团现象减少,成长股与价值股将实现更均衡的发展。
外围市场与全球资本动向
美股大涨:周五美股全线收高,道指涨1.65%,纳指涨2.61%,标普500涨2.13%。
黄金突破3100美元,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小金属、贵金属板块有望迎来短期机会。
外资增持中国消费股,高盛报告称1月以来欧洲机构持续加仓中国消费板块。
A股展望:慢牛主基调,结构性机会突出
整体来看,当前A股市场仍处于慢牛周期,核心逻辑包括:
“东升西降”背景下,股市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政策持续释放利好,提振消费+科技双轮驱动
公募基金改革引导市场回归长期投资
低估值核心资产(大金融、大消费、中字头)
政策催化(海洋经济、多胎、医药、国企改革)
业绩支撑的科技股(AI算力、机器人、低空经济)
来源:小城故事大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