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智慧电气科学中心(CiPES)傅旻帆课题组在无线充电电磁兼容领域取得研究进展,2项成果在电力电子领域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上发表。
近期,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智慧电气科学中心(CiPES)傅旻帆课题组在无线充电电磁兼容领域取得研究进展,2项成果在电力电子领域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上发表。
感应式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IPT)采用类天线的感应耦合器进行无线充电,会对周边物体产生辐射型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从辐射EMI的角度出发,IPT系统是一类全新的被研究对象,其耦合器的非封闭设计与天线效应将对外界产生强辐射干扰,终端的高自由度摆放与位移将进一步扩大耦合器EMI的影响范围。傅旻帆课题组致力于研究耦合器所致的辐射型EMI,探索其产生机理,并提出了两种抑制方法。
图1 无线充电系统中的高频辐射电磁干扰
感应式无线充电系统中高频辐射电磁干扰的评估与抑制
研究人员着重分析了耦合器所致的电磁干扰成因,并设计了低辐射逆变用以抑制辐射场强。研究深入评估了电容、电感及耦合器的宽频特征对线圈辐射的影响,通过定义了多种情境,解耦分析线圈宽频谐波的成因,最终获取辐射型EMI的主导性因素。基于辐射机理,该项研究对DE类逆变器进行了优化,以实现对宽频范围内EMI的抑制。实验装置采用了1 MHz的IPT系统,结合高频电压、电流和磁场的检测手段,验证了仿真分析。优化后的Class DE逆变器在超过30 MHz的频段内对线圈电流和场强实现了最大约20 dB的衰减效果。
图2 基于DE类逆变的EMI抑制方法
该成果以“Evaluation and Suppression of High Frequency Radiated EMI in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为题在线发表。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李鹤远为第一作者,傅旻帆教授为通讯作者。上海科技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论文链接:
基于E类逆变器扩频技术的EMI抑制方法
基于电磁干扰(EMI)机理的分析,研究人员在E类逆变器中引入了扩频技术,进一步削弱了耦合器的辐射EMI问题。传统的E类逆变器通常针对单一频率进行优化,而引入扩频技术可能导致硬开关问题。研究重点分析了效率、电压应力、输出纹波和EMI抑制等多目标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通过多目标优化设计,开发的IPT系统在0.95 MHz至1.05 MHz的频率调制范围内实现了零电压开关,同时保持了87%的效率。相比传统1 MHz固定频率的E类逆变设计,该方法实现了13 dB的EMI抑制效果,大幅提升了电磁兼容性能。
图3 基于扩频技术的EMI抑制方法
该成果以“EMI Suppression in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s Using Class E Inverters”为题在线发表。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李鹤远为第一作者,傅旻帆教授为通讯作者。上海科技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论文链接:
本文来源:上海科技大学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新媒体平台
电工技术学报
CES电气
学会官方B站
CES TEMS
学会科普微信
大赛官方微信
☎️ 《电工技术学报》:010-63256949/6981;邮箱:dgjsxb@vip.126.com ☎️ 《电气技术》:010-63256943;邮箱:dianqijishu@126.com ☎️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机与系统学报(CES TEMS)》:电话:010-63256823;邮箱:cestems@126.com ☎️ 编务:010-63256994 ☎️ 订阅:010-63256817 ☎️ 商务合作:010-63256867/6838来源:小鱼观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