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多年生药材种植密码,这些品种稳赚不赔!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17 00:29 4

摘要:最近,中药材市场那叫一个火热,价格就像坐了火箭一样,蹭蹭往上涨。中药材综合 200 指数在 2023 年 6 月强势突破 3500 点大关,虽说下半年稍微回调了一点,但 2024 年一开年,又展现出强劲的上涨劲头 ,价格居高不下,一点降温的迹象都没有。

最近,中药材市场那叫一个火热,价格就像坐了火箭一样,蹭蹭往上涨。中药材综合 200 指数在 2023 年 6 月强势突破 3500 点大关,虽说下半年稍微回调了一点,但 2024 年一开年,又展现出强劲的上涨劲头 ,价格居高不下,一点降温的迹象都没有。

在这波涨价潮里,多年生药材成了市场上的 “香饽饽”。为啥它们这么受欢迎?主要还是供求关系在起作用。像人参、三七这些多年生中药材,生长周期特别长,少则三五年,多则七八年,短时间内根本没办法大量增产 。但市场对它们的需求却越来越大,一方面,大家健康意识提高了,都开始注重养生保健,对高品质中药材的需求不断攀升;另一方面,中医药文化这几年传承发展得特别好,中医诊疗、中成药制作对中药材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需求多,供应少,价格自然就被哄抬起来了。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些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走势还特别稳的中药材品种,产地往往都比较集中。比如道地产区的药材,因为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像土壤、气候、水质这些条件特别适合药材生长,再加上成熟的种植技术,种出来的药材品质特别好,备受市场青睐,价格也相对稳定,一直处在高位 。

从需求端来看,未来 3-5 年,中药材的市场需求将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多年生药材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潜力不容小觑。

先来说说人口结构的变化。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老年人对健康养生的需求十分旺盛,中药材在养生保健、慢性病调理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这就使得老年群体对中药材的需求不断攀升。就拿常见的养生中药材枸杞来说,很多老年人喜欢用它泡水喝,以达到滋补肝肾、明目等功效。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枸杞的市场需求也在稳步上升。

再谈谈大众认知的转变。现在,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对中医药 “治未病” 的理念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选择中医药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类的中药材产品也备受青睐。像是人参、灵芝等中药材,以前可能只有少数人了解和使用,现在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许多年轻人也加入了养生大军,开始注重日常的调理,他们对中药材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这无疑进一步扩大了中药材的市场需求。

还有政策利好的因素。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种植补贴到产业规范,从科研投入到市场监管,全方位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比如,政府对中药材种植户给予一定的补贴,鼓励他们扩大种植规模,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加强对中药材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确保消费者能够买到优质的中药材。这些政策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促进了市场需求的增长。

中药大健康产品的研发也是推动市场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了对中药大健康产品的研发投入,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创新产品,如中药保健品、中药护肤品、中药食品等。这些产品将中药材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既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又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以中药保健品为例,市场上出现了各种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功效的产品,像针对女性的美容养颜类保健品,针对男性的补肾壮阳类保健品等,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欢迎。

从长远来看,多年生中药材的种植前景十分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多年生中药材种植的附加值较高。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药材的深加工产品越来越多,像中药提取物、中成药等,这些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也提高了中药材的附加值 。比如人参,经过深加工后制成的人参保健品、人参提取物等,价格比原材料大幅上涨,种植户和相关企业的利润空间也随之扩大。

环保优势也是多年生中药材种植的一大亮点。与一些传统农作物相比,多年生中药材在种植过程中对土地的扰动较小,而且很多品种可以与林业、畜牧业等有机结合,实现生态循环发展。比如在林下种植中药材,既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不过,种植多年生中药材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品质和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中药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其药效和消费者的健康,而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众多,如种植环境、种植技术、农药残留等。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还会对整个中药材产业造成负面影响。前几年曾出现过个别中药材农药残留超标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给相关企业和种植户带来了巨大损失 。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也是一个制约因素。虽然近年来中药材种植技术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其他农业产业相比,科技创新能力仍然相对薄弱。在品种选育、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还需要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技术水平,以适应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

此外,市场波动也是种植户需要面对的风险。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受到供求关系、政策法规、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市场行情不好,种植户可能会面临销售困难、价格下跌等问题,导致收益减少。因此,种植户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安排种植计划,降低市场风险 。

如果你也心动了,想投身多年生药材种植的行列,不妨看看下面这 6 种潜力十足的多年生药材品种。

连翘是一种在中药材市场上备受瞩目的品种。它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药品生产等领域 。尤其是在感冒、炎症等常见病症的治疗中,连翘发挥着重要作用。在 2020 年疫情爆发初期,以连翘为主要原料的连花清瘟胶囊成为抗疫的重要药品,市场需求急剧增加,连翘的价格也随之飙升。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中医药的普及,对连翘为原料的药品需求不断上升,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连翘的适应种植范围也很广,在我国山西、河北、山东、陕西、安徽西部、四川、湖北、河南等地都有种植 。它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能耐干旱,耐瘠薄,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中性土壤、盐碱地、微酸地都能生长,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长势会更好。

从种植到采收,连翘一般需要 3 - 5 年的时间。在管理方面,连翘相对容易,每年进行适当的除草、松土、施肥和修剪,就能保证其正常生长和结果。盛果期的连翘亩产可达一定数量,收益较为可观。而且连翘除了药用价值,还具有观赏价值,它的花朵在早春开放,鲜黄色的花朵挂满枝头,十分美丽,也可用于城市绿化,进一步增加了其经济价值 。

酸枣近年来在中药材市场上可谓是一匹黑马。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酸枣这种既美味又营养的果实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 。酸枣仁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市场上,酸枣仁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酸枣的市场收购价也在不断上涨,2022 - 2023 年酸枣市场收购价达到 20 元 / 公斤,刺激了酸枣产业的飞速发展 。

酸枣树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强,能在多种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 。无论是山区、丘陵还是平原,都能看到酸枣树的身影。它耐旱、耐寒、耐瘠薄,管理相对粗放,非常适合大规模种植。在种植密度方面,一般每亩可种植 200 - 300 株左右。

酸枣树从种植到结果一般需要 2 - 3 年的时间,3 - 5 年后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可持续 10 - 15 年甚至更长时间,收益长久 。而且酸枣树的寿命较长,一次种植,多年受益,是种植户们不错的选择。

金银花是一种大家比较熟悉的中药材,它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可以用于制药,还可以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等行业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等功效,在预防和治疗感冒、流感、咽炎等疾病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市场上,金银花茶、金银花露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金银花的适应能力很强,在中国除黑龙江、内蒙古、西北部分省区和海南无自然生长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 。它喜欢湿润温暖、弱光阴雨的自然环境,无论是南方的酸性土壤,还是北方的碱性土壤,金银花都能生长良好 。

金银花的种植要点也不难掌握。繁殖方式通常分为种子种植和枝条扦插种植两种方式。种子种植建议在 4 月份进行,播种前用 40℃左右的温水浸泡种子催芽,等种子有裂口之后再播撒在土壤中 。枝条扦插建议在雨水充沛的季节进行,剪取 30 厘米左右长度的健壮插穗,将下端叶子剪掉,沾上生根粉插入土壤,保留地面上 7 - 10 厘米即可 。在田间管理方面,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定期施肥,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和修剪整形 。金银花从种植到采收一般需要 1 - 2 年的时间,每年可采收多次,产量较高 。

麦冬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等功效,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广泛 。麦冬的市场需求相对稳定,价格也比较平稳。

麦冬的采收年限一般为 3 - 4 年,它喜欢温暖湿润、较荫蔽的环境,耐寒性较强,对土壤的要求也不高,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良好 。麦冬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与其他作物进行套种,比如在果园、林下等地方套种麦冬,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增加经济收益 。在套种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和管理措施,确保麦冬和其他作物都能正常生长 。

枸杞的果实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极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市场需求一直非常旺盛 。无论是直接食用,还是用于制作保健品、药品、食品等,枸杞都备受青睐。在养生市场上,枸杞是当之无愧的明星产品,很多人喜欢用枸杞泡水、煲汤、煮粥,以达到滋补养生的目的 。

枸杞树喜欢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环境 。在种植管理方面,需要注意科学合理的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整形修剪 。枸杞树的种植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种植密度根据地块条件和品种特性而定,一般每亩种植 2000 - 3000 株为宜 。从种植到结果,枸杞树一般需要 1 - 2 年的时间,3 - 5 年后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可持续 10 - 15 年 。枸杞的价格相对稳定,市场波动较小,种植风险较低 。

瓜蒌全身都是宝,它的果实、根、种子都可以入药,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等功效 。瓜蒌在中药材市场上的需求也比较大,价格相对较高。

瓜蒌的种植收益较为可观,一般每亩可产瓜蒌果实 1000 - 1500 公斤,根(天花粉)100 - 150 公斤 。从种植到采收,瓜蒌一般需要 2 - 3 年的时间 。瓜蒌喜欢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性较差,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适宜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种植 。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搭架引蔓,合理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 。瓜蒌的市场前景较好,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对瓜蒌的需求还将不断增加 。

种植技术要点

中药材的品质和药效与产地密切相关,道地药材在特定地域的生态环境、自然条件中种植、生产出来,品质更优质纯正。比如宁夏的枸杞,粒大饱满、色泽鲜艳、含糖量高、药用价值高,这得益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和优质的水源 ,让枸杞在这里茁壮成长,成为闻名遐迩的道地药材 。

不同地区适合种植的药材品种也各不相同。山西适合种植黄芪、党参、远志等;山东则适合金银花、北沙参、栝楼等;浙江的浙贝母、延胡索、芍药等道地药材久负盛名 。在选择种植品种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遵循 “道地” 原则,这样才能种出高品质的药材 。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选地时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土壤质地很关键,沙质土壤透气性好,但保水性差,适合种植一些耐旱、根系发达的药材,像花生、西瓜等;粘质土壤保水性强,但透气性差,适合种植水稻、小麦等对水分需求较大的作物;而壤土则兼具两者的优点,是比较理想的土壤类型 。

有机质含量也是重要考量因素,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肥力高,能为药材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土壤的酸碱度也不容忽视,不同的药材对土壤酸碱度有不同的要求。比如金银花适宜在微酸性至中性的土壤中生长;而枸杞则更适应碱性土壤 。

此外,还要关注土壤的排水性和透气性,避免选择低洼易积水的地块,以免药材根部腐烂。同时,要检测土壤中是否有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问题,确保种植环境安全 。

气候因子包括光照、温度、降水等,对药材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不同的药材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 。像地黄、黄芪、红花等属于喜光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若光照不足,植株会细弱,生长不良,产量也会降低 ;而人参、西洋参、黄连等则是喜阴植物,不能忍受强烈的日光照射,栽培时需要人工搭棚遮荫或种在林下荫蔽处 。

温度也很重要,植物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正常生长发育。一般来说,大多数植物在 0℃以上开始生长,在 20 - 35℃时生长最快 。但不同的药材对温度的耐受范围也有所差异,比如金银花比较耐寒,能在较低的温度下生长;而一些热带药材,如槟榔、砂仁等,对温度要求较高,只能在温暖的地区种植 。

降水也会影响药材的生长,不同的药材对水分的需求不同。有些药材耐旱,像甘草、麻黄等;而有些药材则喜湿,如泽泻、菖蒲等 。在种植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种植品种和种植时间,确保药材能获得适宜的光照、温度和水分 。

环境保护对药材种植至关重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产优质药材的前提。随着人们对中药材质量和安全性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生态种植模式越来越受到推崇 。在种植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采用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病虫害,如利用天敌防治害虫、使用生物农药等 。同时,要注意保护水源和土壤,避免污染 。

生态种植模式还可以与林业、畜牧业等相结合,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态的平衡发展 。比如在林下种植中药材,既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为药材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还能增加森林的生态功能 。此外,一些地区还开展了中药材与农作物的轮作、间作等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 。

多年生药材种植在当前中药材市场需求增长的背景下,展现出了广阔的前景。从连翘的清热解毒到酸枣的宁心安神,从金银花的疏散风热到麦冬的润肺清心,从枸杞的滋补肝肾到瓜蒌的宽胸散结,这些多年生药材不仅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还为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

不过,种植多年生药材也并非一帆风顺,需要面对品质、安全、技术和市场等多方面的挑战。但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注重环境保护,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就一定能够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 。

如果你对多年生药材种植感兴趣,不妨行动起来,抓住这个机遇,开启你的种植之旅。在种植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与同行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多年生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多年生药材种植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为农民增收致富做出更大的贡献 。

来源:健康新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