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实践教育“六策略”

摘要:在基础教育学校中,将党建工作与实践教育深度融合,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通过以下“六策略”,能够让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浸润学生心灵。

——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在基础教育学校中,将党建工作与实践教育深度融合,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通过以下“六策略”,能够让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浸润学生心灵。

一、课程融合,筑牢文化根基

党组织引领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与党建课程有机融合。例如,在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同时结合党史故事、红色经典等内容,开发校本课程。

像以“红色诗词与传统文化精神”为主题的校本课程,选取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诗词作品,在讲解诗词艺术的同时,阐述其中蕴含的爱国情怀、坚韧意志等传统文化内涵,以及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这些文化精神的传承与践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又加深对党的光辉历程的理解,筑牢文化根基。

二、活动拓展,丰富文化体验

学校党支部组织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如举办“传统节日文化节”,在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写春联、剪窗花、包饺子,感受春节的喜庆氛围与民俗文化;

端午节时开展包粽子比赛、讲述屈原故事等活动,体会爱国诗人的高尚情操与端午文化的独特魅力;中秋节则组织赏月、制作月饼等,传承团圆文化。

同时,结合党建主题,开展“红色文化之旅”活动,带领学生参观本地的革命纪念馆、红色遗址等,让学生在体验传统文化的同时,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丰富文化体验。

三、社团驱动,培养文化传承者

以党建为指导,成立各类传统文化社团。书法社团中,党员教师带头指导学生练习书法,从汉字的笔画结构到书法作品所传达的意境,让学生感受书法艺术背后的文化底蕴,如通过书写古代仁人志士的名言警句,将书法与品德修养相结合。

戏曲社团则邀请专业戏曲演员到校教学,传授京剧、越剧等传统戏曲的表演技巧和文化内涵,学生们在排练经典戏曲片段的过程中,了解戏曲所承载的历史故事与文化价值。

这些社团活动在党员教师的积极推动下,培养出一批批热爱传统文化、愿意传承传统文化的学生骨干,成为校园文化传承的活力源泉。

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文化氛围

党组织主导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校园景观。比如在校园中设置文化长廊,展示古代圣贤的事迹与名言、传统美德故事以及党的重要历史事件与人物事迹,让学生在日常校园生活中随时受到文化的熏陶。

班级文化建设中,以党建促团建、队建,开展“传统文化主题班级”评选活动,每个班级围绕一个传统文化主题,如“礼仪文化”“中医药文化”等进行布置,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滋养,增强文化自信。

五、家校共育,拓宽文化传承渠道

学校党支部积极组织家校共育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家庭。通过举办家长学校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家长讲解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家庭传承的方法。例如,开展“家庭传统礼仪教育”讲座,指导家长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等礼仪习惯。

同时,组织亲子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如亲子共同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参加民俗文化展览等,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拓宽了传统文化传承的渠道,让家庭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六、社会实践,增强文化担当

学校党支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与当地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学生们在党员教师的带领下,对古建筑、古文物等进行调研、宣传保护知识,增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

还可以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传统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如举办传统文化公益讲座、表演传统文艺节目等,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学生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更增强了他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与担当精神,让传统文化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得到传播与传承。

通过这“六策略”的实施,基础教育学校能够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实践教育中有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强烈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青少年。

来源:简单是福851

相关推荐